● 胡爱祥 孙少哲 杭祝智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策略研究
● 胡爱祥 孙少哲 杭祝智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现状,从大学生创新激发模式、培育模式以及文化素养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和建议。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构建 着力点
加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我国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国外高校十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的重点,在高等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也都把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与创新人才的标准、价值取向及所赋予的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相邻学科知识;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就我国高校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薄弱环节。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处理好培养目标、教育观念、培养体系、培养方法、师资力量和社团组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共同直接和间接渗透作用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和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的重要方面。笔者通过总结归纳,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模式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独立思考性不强、缺乏主动性以及自信心不足等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高校的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灌输式”教学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而研究性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主体参与、自我构建,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突破课堂和教材的束缚,教学组织开放和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将科研引入教学,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高校教育改革首要的目的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为此,高校教师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教育从应试教育观向创新教育观的转变,改变唯分数论的片面观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二是要实施民主化管理,强化学生创新的主体意识。教师要注重维护和加强大学生个人认识的独立性,给他们以表达思想的充分自由,以使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三是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人格。高校要为大学生营造出积极讨论和交流的良好环境,通过引导大学生的兴趣来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四是要完善好相应的激励措施,尤其是在评先、入党等方面坚持好谁创新、谁优先的原则,鼓励其进行创新。
2.创新动力的培养模式。创新离不开创新主体崇高的思想觉悟。创新最基本的态度是质疑,最基本的精神是批判。因循守旧、思想凝固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的产生,也不可能有创新行为的出现。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境界,能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勇于揭示矛盾并大胆进行创新。大学生创新动力的培养应该注重培育这样几个品质。一是要有创新的品德。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自觉地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创新,将创新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二是要有创新的热情。热情是强有力、稳定而深刻的情绪状态,它是创新成功的最基本心理条件。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三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就是探索前人未曾解决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独到见解,在创新的过程中,就必须培养好大学生较强的抗压和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以增强其意志力。
3.文化素养的培养模式。创新离不开知识,知识的积累对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对其创新能力的开发起阻碍作用。为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并非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量的积累,而是让他们掌握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其原有知识结构,促进其知识迁移水平的提升。为此,高校的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并不是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基础上,促进其迁移水平的提升。同时,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向大学生系统地讲解创造思维、创造工程、创造教育和创造能力开发等内容,以培训他们的灵活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反性思维等能力,以此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和创造的主动性,让大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策略。
4.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是一个认知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实际锻炼的过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授比较重视,而对其实际操作能力却有所忽视,实践性教学十分缺乏,导致大学生出现片面追求分数,导致思维固化。学校人才的培养要重新定位教学与科研、社会与校园、课堂与实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培育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构建好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平台。为此,一是高校要提高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使其个性化特征得以充分地发挥,逐步形成创新的潜能。还可以建立诸如“兴趣爱好小组”、“发明创新协作、社会调研小组”等方式,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和主题创意竞赛、创意设计,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二是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三是要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针对高校的考试偏重于知识的测试而忽视大学生能力考核的的问题,高校必须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考试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本环节,可依托社团组织来整合和创建系统性强、实用性强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相互渗透的结构体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间的团队互相学习,主要模块以开放式问题为主,采用创新案例教学,老师在课堂上不是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而是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成功者的创新方法、过程和规律,然后教师对各小组的意见或经验进行总结,重点为学生提供从创意、策划、投资分析、管理模式分析和市场开拓等一系列训练的实践活动,达到团队学习的效果。
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创意的师资队伍是创新课程和实践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一是高校应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教师要成为主要的师资力量、辅导员可作为重要补充、但创新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外聘教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创新者协会的优势,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承办各种对外通联工作,为校外师资引入搭建了交流平台,邀请成功企业家、校友成功人士来校交流,实现“学院派”师资和“实践派”师资相结合。二是高校要着重构建体验式教育师资培训平台,让教师在一定时期内亲临创新型企业来获得创新知识、积累创新案例和总结创新经验,以此带动学生进行创新。
为满足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需要,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必须进行改革,为大学生的创新提供实践平台。特别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选择适当的组织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照顾全体学生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高校还应积极为大学生创新提供交流、学习和提升的空间,开辟“创新实验室”、配备会议室、报告厅和商务谈判专用教室等实践场所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利的支撑。通过模拟创新演练,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通过制定创新计划、组建创新团队、进行创新实践管理的全过程模拟,让学生看到创新的成果。
高校必须时刻紧盯社会变化,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将高等教育的目标从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全面型人才”,以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发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营造好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必须的条件。同时,高校还应在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创新文化,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敢于争先、敢于尝试”的创新意识。学校应积极利用创新型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活动,如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大赛,创新项目成果展等,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等媒介,来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宣传大学生创新活动。
1.韩照祥、朱惠娟、李强:《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培育创新人才》,载《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1期间。
2.孙树枫:《重视实践环节,完善高校创新教育体系》,载《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20期。
3.龚秀敏:《谈谈创新教育的师资培训》,载《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第5期。
4.徐小洲、李志永:《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制度与政策选择》,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1期。
江苏科技大学)
■责编 岳晋闽 Tel:010-68345891 E-mail:hrdyjm@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