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正中
对近年经济形势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是制订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基础。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
1.经济增长走势良好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的33年间,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都保持在高位运转。尽管有一些小的波折,但从1998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平均每年是9.9%,工业化、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长等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贫困,我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与制造国、第二大经济体。
2.消费增长平稳较快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使我国经济持续着快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两大动力严重受挫,消费需求的重要性逐步凸显。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200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0.7%上升至52.5%,投资与消费增幅的差距有所缩小。正如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所表示的,中国“十二五”规划可能引发现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消费浪潮,对中国、亚洲及更广泛的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3.进出口总额较快增长
对外贸易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与出发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发展为全方位的开放经济,从贸易逆差转变为顺差,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10年我国进出口连续5个月出现正增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64.6%。更可喜的是从进出口产品的结构看,机电类技术型产品出口增势较强,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开始下滑。
1.外部:国际市场动荡增加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我国经济保持健康态势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遭到了巨大打击。其后经过各国政府的努力,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仍十分脆弱,充满不确定性,且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常规财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风险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美国国债被评级机构历史性地降低信用等级,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与此同时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展,日本经济仍受地震的严重困扰。这些都严重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遭遇的歧视性待遇增加,其中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行动占其全部反倾销行动的比重,从2002年的19%增加到2009年的34%;而工业化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行动从2002年的11%增加到了2009年的27%。这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震荡较大,存在不确定性。
2.内部:通胀阴影挥之不去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纠结于保增长还是控通胀的微妙平衡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从1、2月份的4.9%到5月份的5.5%,再到7月份创37个月新高的6.5%,逐月攀升。8月份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处高位,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高失业率。根据中科院的统计,2009年我国失业率为9.6%。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也表示:“今年年底到2012年中国失业率肯定要比现在有所增长。”挥之不去的通胀阴影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降低了调控的效率,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哈继铭指出:“过去三年货币供应速度过快。累计货币增速超过GDP增速50%,接下来如果货币增速慢于GDP增速是很正常的,是对过去三年错误的纠正。”
2006年,世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要跳过这个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关键。未来一段时期不仅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结构重构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之旅。
1.全球新一轮洗牌:出口奇迹步入黄昏
金融危机减缓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改变了世界市场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低迷的国际市场加剧了各个国家之间的出口竞争。为促进经济尽快复苏,各国纷纷贬值本币、增加各种补贴来刺激出口;同时也竞相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并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一些发达国家面对金融泡沫破灭的事实,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口号,期望通过扩大实业生产,发展制造业的途径,提高劳动者的有效收入,从而促进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必然抬头,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壁垒必将极度严苛。而随着中国国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曾经拥有的低成本出口优势将被严重撼动,发达国家会逐渐把投资中心转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制造业所创造的中国出口奇迹将很难重现,但全球新一轮的洗牌也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在新经济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旧有格局被打破,新经济体将获得发挥的空间,登上世界舞台。
2.中国城市化越坎:城市病“魔咒”缠绕
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缓慢、加速、再减慢的过程。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后,就将进入加速阶段。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是47.5%,已经处于加速阶段内。据预测我国城市化水平在2015年将达到50.35%,2020年达到54.45%,2030年达到61.63%。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与其动态性、多样化和高度关联度的发展模式相伴随的是“城市病”的逐渐凸显和集中爆发。城市作为一个引力场,聚集的不仅仅是人口、物质、资金、信息、文化和产业,还有各种社会问题。在经济快速转型的过程中,这些社会问题不断积累、激化,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城市化在带来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巨大的城市化空间同时也是扩大内需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表示,“推进城镇化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增长,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扩大,为我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提供动力。”
3.中国区域经济重整:主体功能区理念的落地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越来越呈现失衡、不协调的态势。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主要不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的地区差距,而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失衡。不合理空间结构的调整要花费巨大代价。未来五年正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解决不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划分不同类型区域并制定和实施有区别的规划及发展政策,是世界各国政府调控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对国土空间重新调整、合理规划,这一思路充分体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然而主体功能区战略在从构想成为现实的操作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挑战。如人口转移问题,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土地流转问题、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规划目标、监管和绩效考评体系问题等。
4.低碳经济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技术瓶颈凸显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以资源密集开采和快速消耗为特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的进程中,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高耗能的发展模式不但不可持续,而且效率较低。目前,人类已经进入第四波技术突破期,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新技术、低碳经济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高耗能的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波特指出,“在国家层次上谈论国际竞争力是不恰当的,国家竞争力的比较应从产业角度考察才有意义。”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致命的挑战,但同时也指出了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是21世纪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