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书籍推荐

2011-02-19 05:17:41
质量与标准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第一版过敏原饮用水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应用指南2010年11月(第一版)出版

推荐理由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以保证饮水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和水源水质中的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限值规定,并规定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和行为规范、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及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内容

指南共有四章。第一章概论,介绍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生活饮用水标准发展历程、生活饮用水标准修订背景、新版标准的特点。第二章标准内容说明,逐条介绍了标准条文内涵、标准指标限值比较、水质指标的分类。第三章指标限值制定依据与说明,详细介绍了106项水质指标的制定依据与卫生学意义。第四章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概况。

《食品安全检测培训教材 微生物检测》2010年11月(第一版)出版

推荐理由

食品检测是食品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和质量保证是确保检测结果可靠的基础。近年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引入了大量的先进检测技术,这些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如自动化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芯片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部分解决了现代食品安全保障的需求问题。

内容

本书全面介绍了目前食品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及其检测方法、质量控制等在实际检测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理论和操作知识,同时还介绍了目前在微生物检测中急需解决的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包括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指导食品微生物检测非常实用。

《食品安全检测培训教材 理化检测》2010年11月(第一版)出版

推荐理由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国民健康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国际贸易中的重大瓶颈。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注意力已从食品供应保障转向安全营养方面,由此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容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食品检测实验室常用的理化分析技术,其内容包括化学实验基础操作技术、实验数据误差与处理、滴定实验基本操作、样品前处理技术、色谱分析、光谱分析和质谱法等目前常用检测分析技术。所涉及的仪器包括气相、液相、气质、液质、紫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原子吸收、红外、原子荧光等通用分析检测仪器。本书针对这些仪器从其基本原理、操作要点、主要分析应用技术及实例分析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阐述,聚焦当前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最热门的问题,最突出的分析检测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回顾2010年发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新闻事件,消费者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旧账”很多,包括卷土重来的“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地沟油”,而毒豇豆、伪紫砂、植物奶油、漂白蘑菇等事件,也折射食品领域问题花样不断翻新。百姓期待随着国家法制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能逐步得到解决。

2010年1月,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3月,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5月,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市面上热销的紫砂煲,其紫砂内胆不含紫砂,只是普通陶土加化工原料染色而成。7月,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一批送检的奶粉样品中,检验出三聚氰胺超出限量值标准。11月,有媒体报道,植物奶油中反式脂肪酸危害人体健康。

《食品中过敏原及其成分检测》2010年11月(第一版)出版

推荐理由

食品安全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两种概念,食品中因含有过敏成分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属于相对安全问题。由于食品中过敏成分具有许多独特性,并且与消费者免疫系统有关,这就决定了食品过敏问题的复杂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食物过敏问题的研究和关注较少,突出地表现在国内关于这类问题的研究和报道较少,消费者对由此引发的过敏反应知之甚少。只有在食品安全工作者、管理者以及消费者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共同努力才可能把存在的风险降至最低限。

内容

本书详述了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的检测技术、食品中主要过敏原检测技术的应用、食品中过敏原的安全管理、食品过敏原的风险评估及控制等内容。另外,本书推荐了食品中各种过敏原成分检测方法以指导相关实验室的具体操作。

食品和化妆品质量安全检测丛书《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指南》2010年10月(第一版)出版

推荐理由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年来,由于农药残留而引发的健康安全问题和贸易技术壁垒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实施农药残留风险评估、风险检测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保障公众健康、促进食品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

本书共分为十八章,简要概述了农药的分类、使用、管理、农药残留风险分析、风险检测、风险管理、标准制定、实验室管理与质量控制、通用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动态和进展,详细论述了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有机锡类、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菌剂、除草剂、熏蒸剂等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分离分析与确证技术与趋势。

食品和化妆品质量安全检测丛书《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指南》2010年10月(第一版)出版

推荐理由

随着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快速发展,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以及公众的注意。转基因食品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人们的食物链,食品中的转基因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常常作为进口国重点关注的问题。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监管技术水平的提升已成为科学发展转基因产业的根本保障。

内容

本书主要包括转基因食品概况、种类,转基因食品检测的质量控制体系,转基因食品检测的样品提取及处理技术,转基因食品的定性PCR检测技术、定量PCR检测技术、蛋白质检测技术、其他检测技术以及各国转基因产品管理的相关法规介绍等。相关技术介绍中不仅有方法的概述及介绍,而且还提供了一些实例帮助理解。

猜你喜欢
第一版过敏原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供水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4:11:42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点解读
医学信息(2021年10期)2021-06-02 08:04:36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把头版让给老百姓——浅析《义乌商报》第一版改革实践
传媒评论(2018年10期)2019-01-17 01:33:34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食品与机械(2017年5期)2017-07-05 13:24:47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15
《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三批第一版)有关修订情况的解读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