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服务经济的网络结点

2011-02-18 20:51姜长云
中国发展观察 2011年11期
关键词:行业协会服务体系公共服务

■ 姜长云

服务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代表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关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门槛标准,少数学者认为是服务业占GDP或就业的比重达到50%,更多学者认为是服务业占GDP或就业的比重达到60%。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GDP和就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3.1%和34.6%,离进入服务经济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坐等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经济是典型的网络经济,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服务经济的网络结点,促进服务经济的“星星之火”,在一个个地区加快“燃成燎原之势”,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要按照鼓励试点先行、支持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培育发展服务经济的网络结点。

加强产权和要素流转服务体系建设

产权和要素流转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和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技术流转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资金市场服务体系、技术交易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等。产权和要素流转市场的发育及其服务体系建设,本身就是服务业发展的成果,也是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发展服务经济,必须把加强产权和要素交易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借此,第一,促进产权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的流动与优化重组,为提高产权和要素的配置效率创造条件,为增强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支撑和带动能力提供途径;第二,健全对创新成果、创新要素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要素结构升级,创造条件更好地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增强整体经济的创新能力;第三,结合推进产权和要素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将市场机制引入其建设和运行管理,激发不同类型主体参与产权和要素交易市场建设的积极性,引发和带动服务业其他领域的改革发展,形成对服务业改革发展的连锁带动效应,促进服务业功能的提升,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导功能。

加强产权和要素流转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增加投入的同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促进其标准化、规范化运作的政策支持体系,引导和鼓励其向下列方向发展。一是引导产权和要素流转市场各自之间及其相互之间完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关系,鼓励其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二是鼓励产权交易市场与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高级要素交易市场之间加强合作、融合或对接,在促进不同类型产权或要素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协调推进其相互间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其功能和作用。要注意优化产权和生产要素流转市场的准入条件,适度提高其经济技术门槛,放宽对民营经济、非政府组织和外资企业的准入限制。加强对相关市场秩序的监管,健全其退出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根据浙江发改委课题组的研究,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微型CBD、总部基地、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生产性服务集聚区、新型专业市场、文化商旅聚集区等。这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可能位居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城市内部,也可能临近现代制造业或现代农业基地。

形形色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的重要形式。顾客的地理接近性和现代服务业高度的顾客导向性,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渠道,发达的要素市场,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密集且可获性较强,以及崇尚分工合作和诚信、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是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群发展,特别是向大城市及其中心商务区集中的重要原因。作为发展服务经济的后来者,我国在发展服务经济的过程中,不仅服务业的运行机制和政策引导、宏观监管机制亟待完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要素市场的功能亟待提升,创新要素稀缺、要素结构升级滞后,特别是崇尚分工合作和诚信、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不足,更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积极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选择优势区域,培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不仅有利于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群的形成进程,还有利于增强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功能,促进服务业更好地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服务经济更好地与城市化和信息化互动发展。因此,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可以为培育服务经济的“星星之火”提供重要平台,也是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已经引起了国家和部分省、市、区的重视。上海市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构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工作设想,到2011年初,该市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初具规模。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也在加快推进。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把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作为试点的五大任务之一。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区建设将会进一步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当前实际来看,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还需注意以下问题:(1)加强规划引导和可行性研究,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协同;(2)提高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质量和产业特色,优先考虑其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与带动功能,规避产业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3)完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体系。面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强对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鼓励其培育崇尚分工协作和诚信、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培育有利于企业家和其他创新要素集聚、成长的制度环境,引导进入集聚区的企业增强本土根植性和产业关联。鼓励现代服务业领军企业在集聚区建设及其主导产业发育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协会建设

借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7部委2010年4月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我们可以将公共服务平台界定为主要按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服务的机构。鉴于当前我国在总体上尚未进入服务经济时代,鉴于大多数地区不具备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条件,当前在我国发展服务经济,最为普遍而又现实的路径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更好地发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对区域、产业和企业转型发展的引领、支撑、带动作用创造条件。从国际经验来看,行业协会往往不以营利为目的,它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往往是政府或营利性组织不常做、不便做、不愿做或做得不好的,具有政府和企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往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可成为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节点。中介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协会的支撑作用。

借鉴国内外经验,以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协会建设,还可以在以下方面达到一举多得之效,加快服务经济的发展进程。一是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向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区和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集群化和网络化,带动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二是引导服务业的专业化、信息化和集约化,通过加快服务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结构升级的引领支撑能力;三是更好地凝聚、引导和激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实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信息和网络共享,节约服务业的发展成本与风险;四是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差异化、多样化和高端化需求,更好地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的引领和带动功能;五是通过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的服务业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建设,更好地带动集群、园区内部的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六是加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建设,形成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品牌,甚至服务业品牌与制造业品牌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我国行业协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日益引起重视,但就总体而言,行业协会和公共服务平台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弱、同质性强、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严重制约其功能作用的发挥。要培育发展服务经济的网络结点,应该突出加强对行业协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鼓励行业协会在推进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行业交流和合作,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监管与治理中发挥作用。要注意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行业协会同地方政府的关系,逐步完善行业协会的政府监管制度,促进行业协会自主发展,完善行业协会同地方政府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的原则,引导和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更好地引导企业加快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优先支持企业(行业、产业)技术联盟、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各类人才、社会资本、非营利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结合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和服务业体制创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兴办或转制为公共服务平台,注意引导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关系。要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信用评级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相关预警机制建设,引导本土企业有效应对国际纠纷。

引导服务经济的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健康发展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发展服务经济也要从培育细胞层次开始。吴海宁、马丁基于国内外经验,将服务转型在企业层面带来的变化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转型前服务意味着成本支出,转型后服务成为企业的利润之源;转型前服务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转型后服务成为企业的整体性活动;转型前服务是企业的营销手段,转型后服务是企业的战略重点。企业的服务转型意味着企业的服务化,如制造业企业从提供产品为主转向提供产品——服务包;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企业转型;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形成服务业企业的独立化;服务业企业提升服务品质,或提供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等。尤其是部分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提升面向本行业的服务功能,成为全新概念的行业发展领头羊。这些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节点。随着分工的深化,部分传统的行业龙头企业日益专注于核心业务,把不具比较优势的业务分化或外包出去,由此导致企业之间的协作网络逐步延伸拓展,甚至居于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也由单个转变为多个,形成行业发展的动态多元化格局。

与此同时,要健全对中介服务组织的引导和支持政策,鼓励其走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发达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服务业主导经济形态和发展方式演变的重要路径。它还有利于疏通产权或要素的流动渠道,整合战略性创新资源,增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与质量。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还有利于扩大对公共服务平台,甚至行业协会等非营利组织的需求。推进服务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和网络化经营,也要以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为基础,鼓励其走产业化、社会化甚至国际化道路。要围绕产权或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交易,重点加强产权或要素价格评估体系和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中介认证机构发展的支持。鼓励各类资本、科技或经营人才、技术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创办、领办或合办技术或知识产权转移等中介服务机构。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行业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兴办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或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鼓励有条件的技术或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或知识产权服务产品。

猜你喜欢
行业协会服务体系公共服务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公共服务
河北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