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性教育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2011-02-18 14:11张鑫鑫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培训者党性课程内容

□张鑫鑫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江西井冈山 343600)

论党性教育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张鑫鑫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江西井冈山 343600)

课程实施创生取向就是在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技能、智慧的基础上整合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联合发明、建造、创造并自然生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坚持党性教育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通过深化规律性认识、强化实践理念以及拓宽培训思路,充分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党性教育的效果。

党性教育;课程实施;创生取向

加强党性修养是干部养成优良作风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党性教育是加强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方式,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占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把提高能力和增强党性统一起来,把党性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1]这都对党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把党性教育提升到新的水平。

在影响党性教育效果的因素中,包括物的因素(如课程、教材、教具、教学设施等)和人的因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物的因素主要体现为课程内容,党性教育的内容在我国已形成了比较成熟而稳定的体系,它包括对党员干部进行的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宗旨意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及党风党纪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虽不断在完善,但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当教学活动中课程内容的因素一定时,人就成为关键,由培训者与学员共同参与的课程实施活动就成为影响党性教育有效性的最大因素,而课程实施活动则处于相应的课程实施取向的指导之下。

一、课程实施创生取向的内涵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教学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把书面的课程计划、教学方案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2]P243课程实施取向则是对课程实施过程宏观层面的概括,[3]是人们对课程实施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反映了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本质及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认识的不同倾向。

1992年,辛德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具有三种倾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创生取向”,是课程理念发展的必然,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实施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4]随着人们对课程实施理论和实践认识的发展,创生取向将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价值取向。

创生就是创造并生成,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就是在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技能、智慧的基础上整合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联合发明、建造、创造并自然生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5]它强调培训者与学员应具有能动性,培训者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学员也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接受者。创生取向基于以下的假设:课程内容的处理方案与教育情境相互之间在实施中不断发生调整;培训者与学员在对课程方案的调整与改造中具有能动性;课程方案与实施过程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存在预设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方案。

创生取向的根本性质,就是课程实施各构成因素之间在内在联系上的“经验创生”。它是培训者与学员对课程创生加工的过程,是培训者与学员交流互动的过程,是培训者与学员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一)课程实施创生取向是培训者与学员对课程创生加工的过程

正如课程实施创生取向的内涵所揭示的,真正适合实际教育情境中的课程不是事先编制好的一成不变的课程,而是根据培训者与学员不同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情感、思维等对既定的课程计划进行创新并生成适合学员实际需要的教育经验。因而,创生取向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培训者与学员共同对课程进行创生加工的过程。

对于党性教育而言,在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中,已固定的理论教育的内容只提供了普适性的材料而已,是培训者与学员生成适合实际需要的课程的基础。每个班的学员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养不一样,他们对党性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对党性教育的内容就会有所选择地进行接受和解读,解读的方式和角度也会千差万别。这些因素在教学前是无法完全预见的,因而,课程方案的设计也就无法囊括课堂上将发生的一切,需要在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境中对课程进行创生加工,以生成对学员来说最适合、最需要的课程。

(二)课程实施创生取向是培训者与学员交流互动的过程

培训者与学员要共同生成最适合学员需要的课程内容,交流互动就是必要的,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也是一个培训者与学员交流互动的过程。

党性教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大多理论已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理论要结合实际,否则将成为教条,这就为培训者与学员的交流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性教育中培训者与学员的对话交流所要达到的目的,一是培训者能在多大程度上领会学员的思想,把握学员的主旨要求及能否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充分考虑,另一方面是学员能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培训者的思想、把握培训者的主旨及能否在课程实施时认真参与其中。

党性教育中学员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通过交流和对话,可以激发出他们潜藏心底的思想和智慧,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对理论进行具体化的加工、思考,并使不同的想法和思考成果碰撞、整合,形成新的共识,达到对课程的创生,体现课程对他们的价值。

(三)课程实施创生取向是培训者与学员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还是一个教学相长、培训者与学员共同成长的过程。它将培训者与学员视为课程内容的创造者,双方通过交流互动创生出适合的课程,这实际上否定了“培训者与学员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一传统观念,肯定了培训者与学员在课程实施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共同生成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培训者与学员双方达到“共进”的目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党性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知识的掌握与增加,而主要是价值观、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在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中,课程内容是学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而主动生成的,不仅是对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更是对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产生影响的过程。对培训者而言,同样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学员有不同的理解,这不仅对培训者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是对培训者知识结构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因而,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是师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二、党性教育课程实施创生取向的必要性

由于受长期以来的政治教育传统的影响,党性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将课程内容理解为固定的、预设的,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授-受”的单向传授方式,在课程内容的处理上单一化、理论化和抽象化。这样的党性教育因缺乏说服力,学员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染力不强,从而影响了党性教育的效果。要想改变这一状况,确保党性教育收到实效,就要在党性教育中做到有效性、实践性、个体性,而党性教育有效性、实践性、个体性的要求,决定了在党性教育课程实施中必须坚持创生取向。

(一)党性教育的有效性要求决定了在党性教育课程实施中必须坚持创生取向

党性教育的有效性是指使党性教育的内容“入脑入心”,切实达到增强干部党性修养的目的。党性教育是人参与的活动,而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其具有能动性。只有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课程达到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党性教育有效性的目的。

目前的党性教育存在单一化现象,即培训者在教学中采用单一的理论教育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缺少教学形式的创新和丰富,教学的吸引力不够。培训者严肃而板着面孔,给人以疏远感,不善于寓理于情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与学员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染力不强。这种党性教育不注重学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使学员对教育活动产生漠然甚至消极对立的情绪,使党性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坚持党性教育的创生取向,培训者在研究课程内容和学员的特点的基础上,创新课程内容的实现形式,探索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设备,使课堂富于变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与学员的交流对话,根据学员状态及时调整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使课程内容围绕学员的兴趣展开,充分调动起学员的主动性这一内因,提高课程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性。

(二)党性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决定了在党性教育课程实施中必须坚持创生取向

党性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要求,即通过党性教育,不仅要使学员懂得某些特定的要求,更要将这些特定要求作为内在行为规范自觉地用以指导实践。具体来说,党性教育就是不仅要把价值观、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传导给学员而且要使之被认同和接受,这就不单单是传授概念和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是党性教育中的理论知识见之于实践、改造实践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中,党性教育理论不可能为全部现实问题提供答案。因而,只有根源于实践的理论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而目前的党性教育却有理论化的倾向,即理论灌输多,而实践性不够。现实生活不断发展变化而党性教育的内容依然不变,缺乏对现实的深刻分析,理论上的容量无法涵盖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课程实施中一味地进行灌输教育和空洞的道德说教,却不能与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不能为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提供方法论和思维上的支持,这样的党性教育因缺乏说服力,而使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受到影响。

只有在课程实施中坚持创生取向,立足于实践,重视现实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将静止的课程内容与培训者及学员头脑中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理论获得生命力,成为实践的指导,引起行为上的变化。

(三)党性教育的个体性要求决定了在党性教育课程实施中必须坚持创生取向

党性教育既有统一性要求,也有个体性要求,即在具体教育过程中针对学员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明确不同的教育重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

目前党性教育中的抽象化,即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学员的统一性要求,将党性教育过程看作产品的加工过程,认为按照同一模子来进行生产就能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因而只关注模子的质量和统一,强调课程内容的固定性和权威性。在教学中,培训者是课程内容的忠实执行者,学员只能被动地全盘接受。课程内容不存在改造和生成的可能,只要照着念或抄就可以了,培训者在课堂上只是为了对理论进行讲解而讲解,不顾学员的具体情况,在任何地方都使用同一篇讲稿讲到底。这种党性教育虽然保证了内容上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可以获得概念和理论数量上的增加,但因其不能贴近学员的具体情况,缺乏情感上的共鸣,而无法转化为能被学员所接受和理解的东西,不能具体化为个体性的知识和经验。

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根据干部成长的规律和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注重研究干部的内在特点和需要,充分尊重学员在党性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共同参与课程内容的加工和处理,使预设的课程在培训者与学员的互动中不断改进,生成为适应学员个性需求的内容,提高他们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

三、党性教育课程实施创生取向的实现途径

党性教育中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需要教师深化规律性认识、强化实践理念、拓宽培训思路,体现党性教育个体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使党性教育成为雅斯贝尔斯所说的“灵与肉交流的过程”。

(一)深化规律性认识,生成个性化党性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开展党性教育的依据,创生取向中的教育内容不是预定的,而是培训者与学员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加工生成的。这需要培训者加深对时代发展要求、学员需求及本地本校资源的规律性认识,改变过去一份讲稿用到底的现象,将带有普适性的党性教育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加工处理,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党性教育的个体性,这是实现党性教育课程实施创生取向的前提。

一是需要培训者研究党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时代要求。党性修养的内容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员干部有不同的党性要求。进入新世纪,党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党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党性教育的内容应结合具体的时代要求将抽象的理论进行具体化,以使之成为时代化的理论。进行党性教育的培训者就要时刻关注时势的发展,研究现时代的规律,紧密结合党面临的大环境及当前的具体形势对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化的加工处理,使之更贴近时代对党员党性修养的要求。

二是需要培训者研究学员的需求。不同班次,不同岗位类型的学员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个性特点、理论素养,他们对党性教育都有不同的需求。培训者需要研究不同的学员对党性教育的需求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专题教学针对不同的培训班次、不同的培训主题、不同类型的培训学员,每次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做到主题突出,逻辑分明,层次清楚,避免专题泛化现象。即使题目相同的教学专题,不同类别的班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也有所区别,重点有所不同,针对性有所不同,具体化到学员的实际情况中去,生成个性化的教育内容。

三是需要培训者研究本地本校的资源优势。党性教育所在地、所在校的实际为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不同培训机构的党性教育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构建特色化培训机构的基础。培训者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挖掘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党性教育资源以及本校可资利用的党性教育优势,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生成具有地方和本校特色的党性教育内容。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别注重对个性化党性教育内容的构建。从事党性教育的培训者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注意研究时代发展、学员需求以及本地资源与党性教育结合的规律,根据“党要什么,干部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做到“按需施教”。在教学中利用井冈山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充分挖掘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史鉴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对党员党性的新要求、不同类型学员的特点以及当地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将党性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强化实践理念,搭建实践化党性教育平台

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是一个交流互动,将教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学员的实践结合起来,赋予理论以鲜活的生命力的过程。党性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需要教师具有实践理念,从理论的“象牙塔”中走出来,运用各种实践教育形式为学员搭建起在实践中接受和感悟党性教育的平台,改变过去片面进行理论灌输的现象,体现党性教育的实践性。这是实现党性教育课程实施创生取向的基础。

一是需要教师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历来是我国党性教育的优良传统,并被证明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形式。要在党性教育中为学员搭建起将理论实践化的平台,教师就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有意识地打破唯理论的“教条主义”的束缚,上课之前结合当前的实践形势和学员所在岗位的工作实践要求将课程内容实践化。并在课程实施中与学员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学员具有丰富多元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在交流中可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运用理论与学员讨论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进度,创生出最有用、最适合的课程内容,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并完善理论的目的。

二是需要教师研究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理论条文灌输的党性教育被证明是低效的,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和思考是提高党性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当地的资源优势研究和开发出多种实践性的教学形式,搭建起进行实践化党性教育的平台。实践化的教学形式有很多,如现场体验、入户调查、社会实践、案例教学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坚持以实践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知行统一,运用社会实践教学组织学员深入农村、企业、街道等社会基层,通过与群众同吃,同劳动,面对面谈话交流沟通或开座谈会等方式零距离接触社会,获得第一手的国情资料,之后,学员围绕调研提纲进行总结分析,运用理论知识重点就实践教学点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做法、经验、成就、问题及工作对策进行论述分析,对实践教学点今后怎样做、学员自己回去怎么做展开讨论并撰写调查报告。这种教学形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理论不再是教条,而是在实践中用活了,获得了生命力。此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探索出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教学等教学形式。这些教学形式将静止的、平面的知识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理论与学员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纯粹说教的方式,使僵死的理论知识活跃在学员的头脑中,进而将其应用于当下及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实现了理论的重新解读和创生,提高了党性教育的实践性。

(三)拓宽培训思路,探索生动化党性教育方式

创生取向的党性教育是培训者与学员共同提高的过程,这要求党性教育的内容必须为学员所能接受,乐于接受,才能达到影响学员思想和行为的目的。教育方式是实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拓宽思路,丰富培训方式,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党性教育方法,以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将课程内容呈现在学员面前,使学员乐于接受,也更易于接受,增强党性教育的有效性,这是实现党性教育课程实施创生取向的保证。

一是需要培训者研究丰富的课程组织方式。目前的单一理论说教的方式,常使党性教育枯燥乏味,听得学员昏昏欲睡,党性教育的效果不佳。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需要探索更富有活力的丰富多样的课程组织方式,如讨论法,探究法,研究性学习、现场教学等,这些方式的共同点在于能调动起学员的主动性,增强学员的参与感。如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课,在体现着特定历史内涵的现场进行教学,这要求既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参观讲解层面,又不能异化为纯粹的专题讲授,而要努力把静止的、平面的历史资源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形象,激发学员情感,启发学员思考,增强教学的震撼力。达到耳听与眼见的结合,间接经验与直观感受的结合,知识接受与亲身体验的结合。这种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学员不自觉地就会被带入到课程的情境中去,达到良好的党性教育效果。

二是需要教师研究生动的课程呈现方式。根据党性教育及学员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加工改造。培训者适当运用抑扬顿挫的音调,以声音的变化提高表达的感染力,带动学员的感情。同时,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配合课程内容恰当地运用可增强表现力,培训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手势、身体姿态以及面部表情等的变化来传达丰富的讯息,提高课程实施的生动性。此外,学问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在于学着如何去问,问题往往更能引起学员的注意,巧妙设计问题,也是提高课堂吸引力的有效方法。培训者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引领性,既能给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启示,又能对问题的探讨以思路,而如果能引发出学员更多的问题,那就更是一个成功的问题,因而培训者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问题,善于发问并引导学员质疑和发问。

三是需要培训者研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以其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的特点而使课程内容的呈现和表达更为生动而深刻,达到对课程内容的生动化处理的效果,如音像设备、电脑、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等。培训者将党性教育的课程内容制作成简洁、精要、生动形象的课件,随着讲课的进程而动态地呈现,可以有效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使用是为课程实施服务的,不能将课件简化为板书的替代品,不能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而冲淡了教育活动本身的重点。

党性教育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通过深化规律性认识,强化实践理念以及拓宽培训思路,调动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1]王宪魁.切实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9).

[2]张传燧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唐芬芬.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及影响因素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8).

[4]韦冬余.课程实施的理想与未来——创生取向课程实施:本质与涵义[J].课改研究,2009(11).

[5]赵静静.课程实施取向研究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On the Origination Orientation in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

ZHANG Xin-xin
(Offi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China)

The origination orientation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 mean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according to their own demand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integrate the existing course plans based on the knowledge,experiences,abilities,skills and intelligence they have,and jointly invent,construct,create and naturally generate new educational experiences.Sticking to the origination orientation in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we can deepen the cognition of education law,strengthen the idea of practice and expand the train of thought,sufficiently stimulate the trainees’activity and initiativ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arty spirit education.

party spirit education;course implementation;origination orientation

G726

A

1674-0599(2011)03-0123-06

2011-04-14

张鑫鑫(1983—),女,广西桂林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教学管理处干部,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干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徐国栋)

猜你喜欢
培训者党性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者专业能力相关问题简论
教师培训要有“场”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