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日至10月31日,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林力娜(Karine Chemla)教授作为中国科学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了为期3个月的学术访问。10月8日下午,举行了证书授予仪式,张柏春所长为其颁发了聘书。中科院“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计划”旨在吸引外国优秀高级研究人员参与中科院的研究项目,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人员的合作,提升中科院的创新能力。该计划2009年起开始施行。林力娜教授是第一批获得者,也是我所首位“特聘研究员”。她因故延至2010年来所访问。
访问期间,林力娜教授与我所韩琦研究员等就法国科学史尤其是法国科研机构史进行了全面的合作研究。此外,林教授在中国数学史、世界数学史学史等方面与所内外同仁展开广泛的交流。她还先后前往西安、长沙、上海等地组织或参加学术会议,并分别被上海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
林力娜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在研究所作了三场学术报告:“20世纪法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及未来研究趋向的展望”(10月8日)、“Michel Chasles:19世纪上半叶的几何学家和数学史家”(10月15日)和“中国古代算学文本的一些特点”(10月22日)。
在第一个报告中,她全面介绍了20世纪法国科学史研究的状况,对相关人物、机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哲学对法国的科学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法国科学史研究的传统。但随着科学社会学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后这种影响逐渐减弱,并导致七八十年代后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分离。她最后呼吁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起来,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并指出法国乃至世界科学史研究的“实践转向”,将对未来的科学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工具。她多年来所从事的科学史研究也正是与这一理念相呼应。
第二场报告以19世纪上半叶法国几何学家和数学史家Michel Chasles(1793—1880)为例,探讨当时数学研究与数学史之间的关系。以Michel Chasles为中心的数学家群体在研究方式上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进行数学活动时强调数学史和数学哲学;(二)强调一般性。报告尤其对Chasles《关于几何方法的来源与发展的历史大纲》(Aperçu historique sur l'origine et le développement desméthodesen géométrie)一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此书是作者对几何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历史考察而撰写的。因此,此书既是一部几何学著作,也是一部数学史著作,两者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Chasles指出以往的几何学缺乏一般性,并通过引入“转换”的方法加以建立,即在所有命题、定理之间建立统一的关系,试图形成与解析几何抗衡的另一种几何学。
第三个报告从问题、证明、一般性三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的数学实作,即当时的数学活动是如何进行的,这是她多年研究的心得。报告以《九章算术》文本为例,指出其中所给出问题的一般性,刘徽在其注释中更加强了这种一般性。此外,刘徽注不仅是为了读者理解原文,更是作为证明算法正确性的文本,往往要通过更换题目和运算而达到。她还指出,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在证明的历史中尚处于空白(证明的历史基本都关于定理的证明),需要对中国、阿拉伯、印度、巴比伦的古代数学进行比较研究才能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与第二场报告相呼应,她强调了一般性的历史性,及其与抽象性的区别。
从林力娜教授的几次演讲中,我们可体会到法国科学史研究的传统——哲学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亦可感受报告者多年所从事的“文本史”研究方法。
林力娜教授的来访对本所的学术氛围和对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还与所内同仁筹划双方研究所进一步的合作,希望达成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在科学史领域的双边协议,在此框架下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