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有时就在“意外”中

2011-02-17 20:38:58侯闰华浙江省临海市东塍中学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7期
关键词:意外同学课堂

侯闰华 浙江省临海市东塍中学

精彩有时就在“意外”中

侯闰华 浙江省临海市东塍中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孕育着许多非预期性因素,如果教师能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调控教学,提高直觉、灵感、思维能力,掌握一些策略,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情况”,冷静对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就能在意外中引出无限精彩。

意外;精彩;教育机智;策略

教学是人的教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不可能按老师预先想好的同一思维轨道运行,师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可能造成教学的“一波三折”,引出无限精彩,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意外的收获。这种精彩,虽然无法预约,但是可以捕捉和放大。

从教多年,公开课也上了多次,可其中的一次公开课却记忆深刻。教师都知道利用谚语、诗词歌赋、顺口溜、录像、漫画、小品、案例等形象手段,把学生引进科学知识的殿堂,激发学习欲望,渲染课堂气氛,开拓学生视野。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综合提高的目的。所以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课时,经过精心准备,课前《和谐并不遥远》的flash动画美轮美奂,利用了课前资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背景音乐下的诗朗诵“宽容是大海,……”顺利地导入主题“感受宽容”,案例分析时我发现我设想的开课的班级学生素质应高于我们农村的学生,对学生不了解就借班上课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学生的发言太不积极了。我硬着头皮进入第二环节“生活回顾”中:“请同学们结合自身说说自己是否有过原谅别人或被别人原谅的经历,并把当时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更是应者寥寥。我当机立断,决定抛开原来的设计,改成“假设我是同学们的班主任,我们正开着班会,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冬游。同学们想去哪里啊?”那些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只听不言的学生,和把自己当成配角、当成局外人、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一下活跃起来,几乎人人都有想去的地方。“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呢?怎么办?”有同学说:“虽然那里已经去过了,不过好几年了,去看看变化也好”“虽然前不久刚去过,不过那里风景真不错,再去也行。”“虽然不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但有的游玩还是不错的”等,最后归纳为“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后,回到原来的话题“宽容”。鉴于学生的表现,我把接下来的问题“为什么要宽容他人”改为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归纳,怕过于宽泛的问题把刚活跃起来的学生的积极性又压制下去。此后,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时,我又降低难度把教材中的问题“小亮该怎么做?为什么?”变成“小亮会怎么做?为什么?”通过一系列的课堂临时变化,终于使课堂在学生积极参与下结束了,很多听课老师对我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了肯定评价。

精彩,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孕育着许多非预期性因素,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调控教学,提高直觉、灵感、思维能力,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情况”,冷静对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这就是教育机智。

要形成教育机智,教师首先要增强捕捉能力。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和体验,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已有经验、兴趣爱好和学习资源,从而大致推测、整体估计非预期性因素可能产生的环节、时机。在一次次的刻苦钻研、认真备课、细致观察、换位体验和细小环节的临机处理中,提高直觉灵感思维品质,培养敏锐地捕捉生成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教师要培养筛选有用资源的能力。不是所有的非预期性因素都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我们在筛选时,应考虑这个非预期性因素是否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是否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是否与教师本人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精彩,需要教师掌握策略。

一、如何对待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1、消退策略

对那些试图吸引教师注意或对教师进行“忍耐度检测”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干预往往成为对其行为的“奖励”并强化了这种行为。因此,如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严重或对其他同学不会造成干扰,就可以选择忽略,或推辞干预时间如课后单独教育。

2、连接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一旦超出一定限度,教师就应采取措施迅速解决,以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此时教师采取的策略应是发展性的,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同时避免打乱课堂秩序,因此连接策略成为首选。连接策略就是教师根据所发生的偶发事件,联系上课内容巧妙地把学生注意力转移到上课内容上来,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反映的教育方法。例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在讲到“正确行使权利”以言论自由为例时,发现一桌同学在笑着说悄悄话,我便笑着对全班同学说,“看,我们的班长及同桌一听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马上开始行使了,他们对言论自由的认识正确吗?”不仅成功地制止了学生的嬉闹,而且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了,使得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来讨论这个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阻断策略

偶发事件与上课内容无关,如不及时制止,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采用幽默、警语故事等阻止其发展下去或直接阻断其发展。有一次,有几个学生在政治课上打瞌睡,周围还有几个学生看着他们发笑。为了使学生专心听课,我问:“同学们知道 ‘垂帘听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完之后,我说:“闭着眼睛听政治课叫 ‘垂帘听政’。”引得全班哄堂大笑,瞌睡的学生完全清醒了。

4、因势利导策略

有些偶发事件虽与课堂内容无关,但教师可以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某青年教师第一次走进课堂,一个调皮的学生在黑板上给他画了肖像,引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结果,这个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等学生平静下来之后,肯定了这个学生有绘画才能,并鼓励他把这种特长发展下去,结果,这个令人难堪的场面,变成了极其有教育意义的课。学生的自信心被树起来了,假如,他当时狠狠地斥责这个作画的学生后果会怎样呢?显然,是没有教育意义的。所以“因势利导”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通过传媒接触大量的信息,往往会在某一方面超过教师的知识贮备,提出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共同发展探究能力的过程,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优良教学环境。

二、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1、存疑待答

教师对不便当堂回答的问题暂时不答,而把问题留给学生,促使学生去思考。此类问题,教师如果解答,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的,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计划,或者是教师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才能解答,可采用存疑待答法,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留下了探讨的悬念,也为教师更准确地解答赢得了时间。

2、讨论共答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上课内容有密切关系,教师可以把问题还给学生,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还真这么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三、如何对待教师自己出现的差错

教师在教学中因准备不足或临堂发挥不好,出现说错话,用错词、写错字、讲错问题、用错事例的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冷静对待,注意处理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当时就承认自己的疏忽或不足,千万不能顾面子,怕丢脸,回避错误,更不能为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压制学生,以致损害教师的崇高形象。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只有教师勇于自我批评,才能使学生信服,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达到“从其师,信其道”。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是这个意思。教师要创造一个崇尚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用生动形象的描述,幽默风趣的讲解以及丰富的表情、手势,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思维的灵感。为此,每节课我都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课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轻松愉快的笑容、亲切随和的语调、吸引人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希望能为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提供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有时候是难免的,只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生成意识和高超的调控艺术,善于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抑制情绪,冷静对待,保持心理平衡,积极主动地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相信会引出无限精彩,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意外的收获。

[1] 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金鑫,王淑萍.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教学月刊 中学版.教学参考总第385期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49

猜你喜欢
意外同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环球时报(2015-12-31)2015-12-31 08:12:00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环球时报(2015-04-28)2015-04-28 23:42:47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