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华,梁志清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妇产科,重庆 400038)
产前诊断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体现着医疗机构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做好产前诊断教学工作,使医学生不仅懂得遗传学、影像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而且学好医学伦理学等人文医学课程,进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和意识。[1]
从我国目前医疗发展水平和人们对产前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看,只有少数家庭愿意主动进行胎儿重大疾病诊断。虽然现在因遗传性或环境污染因素造成的重大疾病婴儿的出生的几率只有2% ~4%,但缺陷患儿一旦出生,就会对这个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给社会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鉴于此,要从带教老师做起,首先要给家长耐心解释诸多基因疾病的由来,阐明父母健康并不能说明胎儿就一定健康,任何人都有可能携带致病、致残的隐性基因;再者,即使是完全健康的人的基因,也可能发生自然突变。要耐心解释,做好医学知识宣教工作,强调产前诊断的意义和作用,加强父母产前诊断方面的意识,使其自愿、主动接受产前诊断检查。只有这样才会争取到最大限度的医疗配合并最终达到降低缺陷儿出生率的目的。[2]
在产前诊断中,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孕妇的生活起居非常不方便,且因身体内环境失调,导致脾气秉性发生较大变化,容易发脾气,有的还因家族遗传性疾病而羞于启齿。因此,只有真正做到用心与她们沟通,从小事上去照顾、关心她们,才能提高孕妇的依从性。人文关怀是医学生成长的必备素质,医学生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患者服务。人文关怀是伦理观念的具体体现,是医患之间的密切合作与沟通的前提和基础。人文关怀不仅表现在医疗行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医务工作者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怀有残疾胎儿的孕妇及其家庭的安慰与理解,要教导医学生从正面去引导,帮助这些家长消减疑虑,真正做到不歧视、不冷落患者,做到与患者心灵上的沟通。
在产前诊断检查中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生所做的一切,都应遵循对患者有益无害的原则。在具有一定医学背景前提下,部分高危孕妇有可能对体内胎儿健康过度担心,如担心胎儿是否会基因突变。这种担心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这时,作为医生一定要从伦理学角度对其进行教育,[3]使其明白目前医学的发展程度只能对其中部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而具有相当一部分突变疾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诊断手段。要帮助患者端正态度,要尊重每个个体的平等的伦理和法律地位,举一些身残志坚的例子,打消其内心顾虑,消除精神上的负担。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导医学生充分认识伦理教育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并且懂法、守法,使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在产前诊断中,要引导医学生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4]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对体内胎儿进行科学的判断,为下一步工作作出指导性的建议或意见。对于具体的诊断步骤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胎儿的健康状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医学发展的现状只能对部分疾病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而对于少数疾病利用现有的方法和手段是无法判断的。因此,深入了解胎儿的家族史以及夫妻双方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体状况是对胎儿发育状况作出初步筛查的必要手段。对于那些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要引导医学生给予重点检查和关注。对于那些有顾虑而不愿透露自己的家庭和工作、生活经历的患者,应该用温馨的语言去关心、安慰她们,使她们最大限度地配合检查,从而得出最准确的判断。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胎儿的一些重大生理性缺陷如:无脑儿、唇腭裂、单心腔等依靠超声诊断是完全可以筛查出来的,但由于疏忽未进行此方面检查的例子也非常多。要教育医学生不可一味追求基因诊断的时髦而忽视了对超声检查的重视,因为超声检查是最基础、最显而易见、最直观而且成本比较低、效果又较好的产前诊断手段。超声检查不应削弱而应加强。[5]
对于大多数遗传性疾病,尤其是在父母身上不能充分体现的隐性遗传,较好的诊断方法是依靠基因检测。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胎儿携带的遗传基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比对,对已经明确的致病基因进行排查,可对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系统、科学的评估。但是,目前有的遗传基因还没有完全明确,即使明确了也没有比较成熟的检测方法;再者,由于检测价格比较昂贵,需要比较专业的检测设备等原因,使得基因检测的推广应用还受到一定限制。尽管如此,基因检测代表着产前诊断的发展方向,需教导医学生要有前瞻意识,牢固掌握基因检测的各项技术。不仅如此、还要引导医学生主动思考、揭示那些未知的致病基因,努力寻找切实可行的诊断手段,为基因诊断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为了减少医患矛盾,医务工作者要注意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尤其要尊重受检者的知情选择权,在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技术的应用等各个环节,医务人员要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向孕妇或家属告知诊断技术的安全性、风险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等,这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基础。如果胎儿具有一些明确诊断的疾病,要实事求是地告知孕妇及其家属检测结果,并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角度提供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比如,针对每个家庭都希望生出健康聪明的孩子的心理诉求,在发现胎儿存在诸如唇腭裂之类出生后完全可以利用简单的外科手术去医治,而且后期效果非常好的小“瑕疵”时,要教导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开导患儿家长,使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为后期医疗活动做准备。要引导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一个合格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6]应该引导医学生和家长们作进一步沟通和交流,教育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作出正确的选择,不歧视那些患儿的家长。
产前诊断的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产前咨询,包括胎儿健康、生产建议、再孕风险等诸多内容。如果是一个有重大遗传性疾病的胎儿,要教导医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提出对胎儿的切实可行处理方案,同时还要对胎儿患病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医生有责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此阶段,要有意识引导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这对夫妇还能不能再次怀孕”、“再次怀孕发生疾病胎儿的风险有多大”、“假如还是疾病胎儿该如何处理”等,同时给医学生创造适宜环境与孕妇接触,让医学生去了解孕妇及家属思想变化,积极沟通,主动作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7]
产前诊断是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育质量和人口素质的大事,也是一个合格的妇产科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8]因此,在产前诊断学习中一定要教导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和意识,利用现有手段对胎儿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和检测;同时,使其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孕妇着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矛盾,真正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
[1] 王彩霞,鲍作晨,谢欣.尊重学生学习权利开展互动教学 提高医学生现实伦理决策能力[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146 -147.
[2] 杨军厚,杨玥,徐艳岩.伦理教育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4):133 -135.
[3] 徐艳岩,田伟.伦理教育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3):50 -52.
[4] 熊秀勤,杜文华.产前超声诊断教学的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9(12):767 -768.
[5] 苏桂栋,余庆云,全松.医学生在产科实习教学中应强调的五个观念[J].医学教育探索,2003,2(2):56-57.
[6] 张晋,吕振波.医学伦理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36-37 .
[7] 吴青青.多种教学方法在产前超声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3):1036-1037.
[8] 耿钰.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89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