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鉴定的甘蓝品种

2011-02-16 14:08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管理处
中国蔬菜 2011年21期
关键词:单球叶球纵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管理处

2010年国家鉴定的甘蓝品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管理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管理处,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100125

豫甘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春甘蓝品种,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0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叶色绿,平均单球质量1.27kg,叶球近圆球形,结球紧实。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993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6.9%。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644.4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11.2%。

栽培技术要点:河南省一般12月中下旬阳畦育苗,3月中旬露地定植,加盖地膜,或2月下旬拱棚定植,苗期注意控制温度,以防徒长引起春化。定植株距40cm,行距50cm,每667m2定植3300株左右。适时收获,防止高温裂球。建议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适宜地区作露地春甘蓝种植。

绿球66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特征特性:早熟春甘蓝品种,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58~60d(天);植株较直立,外叶黄绿色,蜡粉中等;叶球圆球形,绿色;叶球中心柱短,紧实,耐裂球。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性鉴定,抗病毒病、黑腐病和霜霉病。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069.5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8.5%。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626.6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10.8%。

栽培技术要点:北方地区春甘蓝栽培12月中旬~1月中旬阳畦播种育苗,土壤解冻、气温稳定、幼苗6~7片真叶时带土坨定植;南方地区可适当提早栽培。适宜株距33cm,行距45cm,春季栽培前期少灌水,后期多灌水,莲座中后期多施追肥,叶球成熟后及时收获。建议在陕西、北京、河北、山东、云南适宜地区作露地春甘蓝种植。

惠丰6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春甘蓝品种,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3d(天)左右。植株开展度50cm,外叶数12~14片,外叶深绿色,叶面稍皱,蜡粉中等;叶球近圆球形,绿色,叶球横径16cm左右,纵径15cm左右,单球质量1.2~1.5kg,中心柱长约为叶球纵径的1/2。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258.6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12.5%。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4893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17.2%。

栽培技术要点:太原地区可于1月下旬~2月上旬在塑膜覆盖阳畦内播种育苗,4月10日前后定植,每667m2适宜定植4000~4500株。施足底肥,在结球初期追肥1次。注意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育苗期和定植期。建议在北京、山东、河北、陕西、青海、云南适宜地区作露地早熟春甘蓝种植。

中甘192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春甘蓝品种,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0d(天)左右。植株开展度50cm,外叶12片左右,深绿色,叶面蜡粉中等。叶球圆球形,球色绿,紧实,不易裂球,叶球纵径14.7cm,横径16.6cm,中心柱长6.7cm,平均单球质量1.28kg。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265.3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12.7%。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630.3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10.9%。

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一般于1月中下旬在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内育苗,2月中下旬分苗。苗床应控制温度,防止幼苗生长过旺、过大。定植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3月底~4月初定植露地,每667m2定植4500株左右。建议在北京、山东、河北、陕西、青海和云南适宜地区作早熟春甘蓝露地种植。

中甘19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春甘蓝品种,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0d(天)左右。植株开展度51cm,外叶14片,深绿色,叶面蜡粉中等。叶球圆球形,球色绿,紧实,质地脆嫩,不易裂球,叶球纵径14.6cm,横径15.3cm,中心柱长6.4cm,单球质量1.19kg。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484.7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17.4%。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700.5kg,比对照中甘11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同中甘192栽培技术要点。

豫甘3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秋甘蓝品种,秋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70~75d(天)。植株开展度57cm,叶色绿,蜡粉中等,叶球扁圆球形,紧实度0.64,纵径13cm,中心柱长小于叶球纵径的1/2,单球质量1.43kg。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969kg,比对照希望增产18.5%,比对照夏强增产25.6%。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811kg,比对照希望增产18.9%,比对照夏强增产11.9%。

栽培技术要点:河南省一般6月底~7月初播种育苗,定植株距50cm,行距50cm,一般每667m2定植2700株左右。适时收获,防止裂球。建议在北京、河北、山西、湖北、浙江适宜地区作秋甘蓝种植。

豫甘5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秋甘蓝品种,秋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5d(天)左右,植株开展度49cm,叶色绿,蜡粉中等,叶球近圆球形,叶球纵径13.2cm,中心柱占纵径的0.39,叶球紧实度0.67,单球质量1.07kg。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574.6kg,比对照希望增产6.7%,比对照夏强增产13.1%。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440.4kg,比对照希望增产7.3%,比对照夏强增产1%。

栽培技术要点:河南省一般6月底~7月初播种育苗,定植株距40cm,行距50cm,每667m2定植3300株左右。建议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湖北适宜地区作秋甘蓝种植。

惠丰7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秋甘蓝品种,秋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2~65d(天)。植株开展度48cm,外叶数10~12片,外叶深绿色,叶面稍皱,蜡粉中等,叶球近圆球形,纵径15cm左右,横径16cm,单球质量1.1~1.3kg。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558.3kg,比对照品种希望增产6.2%,比对照夏强增产12.6%。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158.2kg,比对照品种希望减产1.5%,比对照夏强减产7.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北方地区作早熟秋甘蓝,南方地区作晚秋早熟甘蓝栽培。在北方地区于7月上旬播种育苗,育苗期间注意遮阴,防暴雨、暴晒,苗龄30d(天)左右定植。适宜增加定植密度来提高产量,降低裂球率。每667m2定植3800~4000株,行距40cm,株距38~40cm。施足底肥,在结球初期追肥1次,注意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南方地区可在8月上旬播种育苗,高垄栽培,每667m2定植4000株。建议在北京、山西、河南、云南、湖北适宜地区作早熟秋甘蓝种植。

秋甘4号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中早熟秋甘蓝品种,秋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73d(天)左右。植株开展度56cm,外叶14片,灰绿色,叶面蜡粉多。叶球圆球形,色绿,紧实,不易裂球,叶球纵径15.7cm,横径14.1cm,中心柱长5.8cm,单球质量1.32kg。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355.3kg,比对照夏强增产6.1%。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584.7kg,分别比对照希望和夏强增产11.8%和5.3%。

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秋季露地栽培,可于6月底~7月上中旬播种育苗,苗期注意防热、防雨、防治病虫害。7月下旬~8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深翻土地,施足有机肥,定植株行距50cm见方,每667m2定植3000株左右,10月中下旬收获上市。东北、西北一季作地区3月播种,4月分苗,5月定植,7~8月收获上市。建议在北京、河南、江西、浙江适宜地区作中早熟秋甘蓝种植。

怡春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秋甘蓝品种,秋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66d(天)左右,植株开展度53cm,叶色绿,蜡粉较少,叶球近圆球形,叶球紧实度为0.65,中心柱长与叶球纵径的比值0.4,单球质量1.06kg。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612.9kg,比对照希望增产7.8%,比对照夏强增产14.3%;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211.8kg,比对照希望增产0.2%,比对照夏强减产5.7%。

栽培技术要点: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定植株距为35cm,行距为45cm,一般每667m2可栽种3000~3500株。保持土壤含水量60%左右为宜。缓苗后,在距根部7~10cm处每667m2穴施尿素5~10kg。酌情每667m2追施磷酸氢二铵10~15kg。重点注意苗期及结球期的病虫害防治。收获期间应及时采收,以防裂球。建议在浙江、江西、云南适宜地区作早熟秋甘蓝种植。

超美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特征特性:中早熟秋甘蓝品种,秋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80d(天)左右。叶色浅绿,叶面光滑,蜡粉中等,叶球紧实,扁圆球形,球叶绿色。中心柱长小于叶球纵径的1/2,单球质量1.5kg左右。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347.6kg,比对照品种中甘8号减产3.2%。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4219.4kg,比对照中甘8号减产3.1%。

栽培技术要点: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区于7月中旬~8月中旬播种,适宜株距40cm,行距40cm。整个生长期间,肥水管理以促为主,保持充足的水分,施足底肥,追肥1~2次。建议在河南、陕西、江西、湖北适宜地区作中早熟秋甘蓝种植。

中甘9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秋甘蓝品种,从定植到收获70d(天)左右。植株开展度52cm,外叶16片,叶色绿,叶面蜡粉中等。叶球圆球形,球色绿,紧实,不易裂球,叶球纵径14.0cm,横径15.2cm,中心柱长5.5cm,单球质量1.0~1.4kg。

产量表现:2007~2009年参加国家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产量3384.6kg,比对照希望增产1%。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一般每667m2产量3331.7kg,比对照希望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秋季露地栽培,可于7月上旬播种,做高畦、搭荫棚育苗,注意防雨、遮阴。8月上旬做小高畦定植或垄作,一般栽在垄的阴半坡。每667m2定植3000株左右。定植前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缓苗后追肥,并扶垄正埂,使植株处在垄脊的正中。注意防治病虫害。10月中下旬收获上市。建议在北京、山东、河南、江西、湖北和浙江适宜地区作早熟秋甘蓝种植。

博春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成熟期145d(天)。植株开展度50.6cm,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球牛心形,叶球紧实度0.51,单球质量1kg左右。冬性强,耐抗寒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6~2008年参加国家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176.0kg,比对照春丰增产2.16%;2008~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2979.6kg,比对照春丰增产6.98%。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10月上中旬播种,苗龄30d(天)定植,定植株距35cm,行距40cm,每667m2种植3500~4000株。每667m2大田用种量50g。大田施足基肥,深耕浅耙做高畦,幼苗带土坨移栽,浇足定根水,掌握冬控春促的原则,冬季控制幼苗生长,稍施缓苗肥,幼苗不宜生长过大过旺,防止先期抽薹。春季气温回升后,方可大肥大水,加快植株生长,整个生长期施肥2~3次。该品种熟性早,不需治虫,翌年4月上中旬上市。建议在江苏、河南、湖南、贵州、浙江适宜地区作露地越冬甘蓝栽培。

苏甘20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成熟期145d(天)。植株开展度50.3cm,生长势较强,叶色浅绿,蜡粉中等,叶球牛心形,整齐度好。单球质量1 kg左右。冬性强,耐寒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6~2008年参加国家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386.4kg,比对照春丰增产8.92%;2008~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512.5kg,比对照春丰增产6.85%。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10月上中旬播种,苗龄30d(天)定植,定植行距40cm,株距35cm,每667m2种植3500~4000株。每667m2大田用种量50g。大田施足基肥,深耕浅耙做高畦,幼苗带土坨移栽,浇足定根水。冬控春促,冬季控制幼苗生长,稍施缓苗肥,幼苗不宜生长过大过旺,防止先期抽薹。春季气温回升后,方可大肥大水,加快植株生长,整个生长期施肥2~3次。该品种熟性早,不需治虫,翌年4月上中旬上市。建议在江苏、上海、河南、湖南、江西、重庆适宜地区作露地越冬甘蓝栽培。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成熟期138d(天),比对照春丰早熟7d(天)。植株开展度49cm,叶色绿,蜡粉较少,叶球牛心形。冬性强,耐寒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6~2008年参加国家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3007.0kg,比对照春丰减产3.28%。2008~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2781.9kg,与对照春丰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10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定植,定植株行距35cm见方,每667m2种植3500~4500株。每667m2大田用种量50g。冬季控制幼苗生长,稍施缓苗旺,只需幼苗安全越冬,幼苗不宜生长过大过肥,防止先期抽薹。春季气温回升后,方可大肥大水,加快植株生长,整个生长期施肥2~3次。该品种熟性早,不需治虫,翌年4月中旬上市。建议在贵州、重庆、湖北适宜地区作露地越冬甘蓝栽培。

春甘2号

选育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中早熟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成熟期149d(天)。植株开展度较大,株高32cm,开展度57cm左右,外叶灰绿色,蜡粉中等,植株生长势旺盛。叶球近圆球形,结球紧实,耐裂球,单球质量1.12 kg,叶球纵径16cm左右,中心柱长约6.8cm,中心柱较短。球色为鲜绿色。田间调查,抗病,耐寒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6~2008年参加国家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692.5kg,比对照春丰增产18.77%,增产极显著。2007~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652.6kg,比对照春丰增产11.11%。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10月上中旬播种。每667m2栽3000~3200株。肥水管理做到前控后促,即冬前不宜大肥大水,防止先期抽薹。开春回暖以后要大肥大水。建议在浙江、河南、安徽、重庆、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适宜地区作露地越冬春甘蓝种植。

商甘蓝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中早熟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成熟期148d(天)。植株开展度56cm,外叶8~9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牛心形,单球质量1.22kg,紧实度0.47,中心柱与叶球纵径比值为0.468。耐寒,抗病,适应性强。

产量表现:2006~2008年参加国家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785.5kg,比对照春丰增产21.76%。2007~2008年度参加生产

苏甘21

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3623.8kg,比对照春丰增产10.24%。

栽培技术要点:淮河流域9月底~10月上旬播种,长江流域10月上中旬育苗,幼苗35~40d(天)、4~5片真叶时定植,行距42~46cm,株距40cm,每667m2栽3600~4000株。栽后不可促苗,以幼苗6~7片真叶、茎粗不超过0.5cm越冬为宜,防止先期抽薹。年前以控为主,年后一促到底。建议在河南、浙江、江西、湖北、重庆、贵州适宜地区作露地越冬春甘蓝种植。

皖甘8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成熟期147d(天)。生长势强,叶色绿,叶面蜡粉较少,叶球牛心形,叶球紧实,开展度56cm,中心柱长与叶球纵径的比值低于1/2,单球质量1.2kg左右。田间调查,耐寒性好,抗黑腐病。

产量表现:2006~2008年参加国家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761.7kg,比对照春丰增产21.99%。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666.7kg,比对照春丰增产11.54%。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10月上旬播种,每667m2用种量50g,幼苗3~4片叶时进行分苗,6~7叶时定植,株行距40cm见方,定植前每667m2施有机肥4000kg、复合肥50kg,年前控制水肥供给,防止幼苗营养体过大通过春化出现未熟抽薹,年后大水大肥猛攻,莲座期每667m2追施尿素20kg,促进提早上市。结球期注意菜青虫防治。建议在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江西、重庆、浙江、湖南、湖北适宜地区作早熟露地越冬春甘蓝种植。

春早

选育单位:浙江大学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成熟期141d(天)。植株开展度60cm,株高30cm,叶色深绿,叶球桃形,球形指数1.7,单球质量1.2kg。冬性强,耐寒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6~2008年参加国家露地越冬春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250.5kg,比早熟对照春丰增产4.55%。2008~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3108.9kg,比对照春丰增产11.62%。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露地越冬栽培,10月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定植。每667m2大田用种量50g左右,定植株距为40cm左右,一般每667m2种植3500~4000株。定植后要勤松土,莲座期及结球初期分别施一次追肥,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特别要注意磷钾肥的施用。年前控制水肥,防止幼苗营养体过大而出现未熟抽薹,结球紧实后及时采收。建议在江苏、浙江、河南、江西、贵州、重庆、湖北适宜地区作露地越冬春甘蓝栽培。

2011-05-21

猜你喜欢
单球叶球纵径
保康红豆杉性别分化过程中大小孢子叶球和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
更正
沈阳农业大学发现BrKAO2突变引起结球白菜不能形成叶球
适宜慈溪市种植的紫甘蓝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3个金柑新品种果实发育动态观察
冀西北生态环境下结球甘蓝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
浅谈大学初级乒乓球课程教学中的多球练习法
线性二次型球式滚动机器人运动稳定性研究与测试分析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