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对26例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1-02-15 03:21季景田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10期
关键词:网膜胃肠道免疫组化

季景田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约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肿瘤多发生于胃、小肠及结肠,少量发生于网膜、系膜及腹膜后,以胃和小肠多见[1]。随着螺旋CT(MSCT)技术的发展,MSCT在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显著[2]。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GIST的MSCT表现,旨在探讨MSCT在GIST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共2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为57岁。临床症状:腹部包块患者为8例, 间断性黑便及腹泻患者为5例,腹痛腹胀患者为9例,合并肝转移患者为2例,无症状查体发现GIST患者2例。有体征者病程约1个月至2年不等。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26例患者检查前准备禁食6~8 h,检查前4 h每间隔1 h口服2%~5%泛影葡胺300 ml。检查前10 min肌注654~210 mg,以便减低张力抑制胃肠蠕动。

1.2.2 设备及条件

采用西门子 sensation 16层螺旋CT(MSCT),条件120 KV,180 MA,层厚5 mm,间隔5 mm。患者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注入优维显(350 mgI/ml)80~100 ml,速度3~3.5 ml/s。动脉期跟踪扫描,静脉期为50~60 s。患者一次屏气连续扫描,检查后做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

2 结果

2.1 肿瘤的发病部位与MSCT的影像表现

本组26例患者均为单发GIST,其中,发生在胃部的患者为12例, 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3例,结肠2例,大网膜及肠系膜各1例,合并肝脏转移2例。良性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哑铃形,边缘光滑,最大截面为2~5 cm;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常见分叶,最大截面为5.2~13 cm。良性病灶显示病变密度较均匀,境界清晰,呈明显增强。恶性病灶密度不均匀,肿瘤中心为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坏死区。实性部分动脉期明显增强,静脉期病灶持续增强, 肿瘤中心坏死区无增强或轻度增强。肝转移瘤呈边缘增强。发生于大网膜及肠系膜的病变范围较大,可见坏死或囊变,边缘与周围组织或器官有粘连。

2.2 病理与免疫组化表现

肿瘤患者术后病理证实,GIST良性14例,恶性8例,交界性4例。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主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以梭形细胞多见,混合细胞少见。送检标本免疫组化显示CD117表达呈阳性24例,CD34表达呈阳性19例。

3 讨论

3.1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Mazurd等[3]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缺乏平滑肌细胞的特征,提出胃肠道间质瘤概念,将GIST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Kindblon等[4]研究表明,GIST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ajal细胞相似,均有c-kit基因、CD117、CD34表达阳性[1,5]。本组送检标本免疫组化显示CD117表达呈阳性24例,CD34表达呈阳性19例,显示GIST免疫组化的特异性较高[5]。GIST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以中老年患者多发,本组26例患者平均年龄约57岁,同文献报道一致[6]。大部分GIST发生于胃、小肠及结肠(24/26)。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胃肠间质瘤罕见,其误诊率较高。

3.2 GIST的临床与形态学表现

GIST的临床症状与病灶的大小、部位相关,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及胃肠道出血是GIST最常见症状[4,7]。良性小病灶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临床上GIST极易被延误诊断。胃肠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壁固有肌层,可向腔内或腔外生长,也可同时向腔内外生长。MSCT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哑铃型软组织肿块,在对比剂充填胃肠道空腔后,通过MPR和MIP图像重组可清晰显示肿瘤与胃肠壁的关系,极大提高了GIST的诊断率,有利于确定临床治疗方案[8]。腹内胃肠道外型胃肠间质瘤,多来源于网膜、系膜或腹膜后,由于该肿瘤不累及消化道,所以首次就诊时肿瘤体积往往较大,本组病例中一病灶最大直径就达13 cm。恶性GIST直径多>5 cm,病灶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连,分界不清晰,形态欠规则,多呈分叶状改变。

3.3 GIST的内部结构特点

对GIST结构特点的描述国内外报道多以CT表现为主[5,9]。良性GIST病灶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病变呈均匀明显增强,病变与胃肠壁境界清晰。恶性GIST生长速度快,肿瘤体积比较大,易产生组织坏死。其实质密度一般不均匀,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囊变或出血区。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呈中度以上增强,坏死区通常不增强或轻度不均匀增强。病灶向腔内生长如侵透胃肠壁形成局部溃疡,则有时可见气体或气液平面。恶性GIST向肝脏和腹膜腔转移为主,以小肠GIST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符合转移瘤的MSCT表现,如肝转移瘤增强病灶呈晕征等。

3.4 鉴别诊断与MSCT的诊断价值

GIST需与胃肠道其他间叶肿瘤相鉴别,如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等;EGIST还需与纤维肉瘤、间皮瘤等鉴别[6,10]。依据MSCT所表现的发病部位及内部结构特点,包括肿瘤形态、肿瘤大小、是否有囊变坏死及出血等不难做出诊断。

4 结语

MSCT的应用,突破了传统B超、消化道钡餐及胃肠镜等检查手段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率。MSCT检查患者痛苦少,操作方便,仅需检查前做好胃肠道准备及检查时屏气配合;但胃肠间质瘤的最后定性还须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来完成。

[1]朱增雄,侯应勇.对胃肠间质瘤的再认识[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1):3-5.

[2]吴志娟,黄建康,朱玉春,等.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13(2):82-83.

[3]Mazur M,Clark HB.Gastric stromal tumors:reappraisal of histogenesis[J].Am J Sung Pathol,1983(7):507.

[4]杨其昌,季晓华,沈屹,等.7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评价[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6-10.

[5]Caspcr ES.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Curr Treat UP-tions Oncol,2000,1(3):267-273.

[6]侯英勇,朱雄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03,18(4):257-259.

[7]张信华,何裕隆,詹文华,等.胃肠间质瘤135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1):17-20.

[8]吴海鸰,李欠云,袁鸿绯,等.16层螺旋CT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9):949-952.

[9]张龙江,祈吉.胃肠道间质瘤:一种新确定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98-1001.

[10]尚东平,刘林祥,马祥兴,等.多层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1):23-26.

猜你喜欢
网膜胃肠道免疫组化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