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2011-02-15 19:37李福洪代富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2期
关键词:坡耕地单产耕作

李福洪,代富平

(马龙县水务局,云南 马龙 655100)

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李福洪,代富平

(马龙县水务局,云南 马龙 655100)

水土保持;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小流域治理;马龙县

马龙县在水土流失治理中,把农业种植技术与水土保持有机结合,采用农作物高矮间作技术增加地面覆盖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业种植技术。

马龙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居昆明市与曲靖市麒麟区之间,全县总面积 1 614.15 km2,人口 19.82万人,耕地总面积 1.787万 hm2,其中坡耕地面积 0.623万 hm2,占耕地面积的 34.9%,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烟草、大豆、马铃薯、小麦种植为主,其次为荞麦、油菜、万寿菊等。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上只注重农作物增产,而忽视了水土保持,致使坡耕地养分流失、产出率降低,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剧了水土流失。 1998年以来,马龙县在开展“长治”、“珠治”、国债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时,在单项措施保土耕作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种植技术和方法,由横坡耕(垄)作逐步转向作物高矮间作的立体种植,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1 立体农业种植技术产生的背景

马龙县属低中山缓丘陵区,大面积农作物都种植在坡耕地上,特别是主要种植的 6个农作物品种。马龙县降雨集中于 5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此期间降雨在 600mm左右,占全年降水量 850mm的71%,这个时期也是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时期(除冬小麦),在坡耕地种植农作物采用传统种植方法不仅产量低,而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农作物本身覆盖率低,吸蓄水量少,易造成水土流失;二是农户习惯纯品种单茬种植,造成通风透气不畅,影响农作物光合作用,导致生长不良、产量下降;三是由于马龙的气候和土壤特性,按照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实行横坡耕(垄)作汛期排水不畅,农作物易受涝,影响产量,致使广大农户以生产利益为重,在耕作上采用顺坡耕种的方式,给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动力因素,造成汛期耕地养分大量流失,形成越耕越瘠的恶性循环。针对坡耕地种植易产生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低的实际,马龙县水保办在种植技术上不断总结,多次与农业部门共同研究,探索出了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复种指数的立体农业种植技术。

2 立体农业种植技术要点

马龙县旱生农作物大部分种植在 10°~15°的坡耕地上,坡耕地种植造成的水土流失占全县水土流失量的比例较大,因此农业种植技术对水土保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周期为:马铃薯种植期为 2月,成熟期是 7月;玉米种植期是 4月,成熟期是 9月;大豆种植期是 4月,成熟期是 9月;小麦种植期是 10月,成熟期是翌年4月。旱生农作物除冬小麦生长周期与降雨不同期,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外,其余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都与降雨同期。

为满足农民生活用粮需求和防止耕作不当造成水土流失,马龙县在小流域治理中,把保土耕作措施与农业种植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常规横坡耕(垄)作转变为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即农作物高矮间作技术。其种植方式是:小麦—马铃薯—玉米,种植时各农户根据自己生活所需选择作物品种,以带状形式按作物种植季节先后进行,如先种植小麦,时间为 10月份,种植时以 2m带状顺直,间隔预留 2m带状空地,于翌年 2月种植马铃薯,4月份小麦成熟收割后及时种植玉米,6月份马铃薯刨收后,及时种植荞麦或萝卜等晚秋作物。各种农作物种植规格均以带宽 2 m为宜。为利于农作物通风透气和避免遮阳,一般应顺东西向排列。

立体农业种植技术通过高矮间作、带状排列,不仅能满足各种作物所需的光照,更重要的是能通风透气,保证了作物的茁壮成长,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增加了农作物产量。高矮间作的立体种植措施,减轻了降水对地面的侵蚀,使耕地不易产生水土流失。

3 效益分析

立体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不仅使农作物种植结构趋于合理,而且能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测产比较,采用该项技术种植的农作物,单产与常规相比增幅达 25% ~33%。如小麦普通种植单产为 3 750 kg/hm2左右,采用该项技术种植单产达 4 500 kg/hm2左右,增幅 20%;玉米普通种植单产为 7 500 kg/hm2左右,采用该项技术种植单产达 9 750 kg/hm2左右,增幅 30%;马铃薯普通种植单产为 30 000 kg/hm2左右,采用该项技术种植单产达 37 500 kg/hm2左右,增幅 25%;大豆普通种植单产为 900 kg/hm2左右,采用该项技术种植单产达 1 200 kg/hm2左右,增幅 33%。

为充分反映立体农业种植技术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我们选择了一块坡度为 14°、面积为 0.36 hm2的坡耕地,连续两年用不同的耕作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在地块排水口建一个简易沉沙池,规格为 3m×3m×1.5m,进行泥沙监测。两年监测时段以降雨量 750mm为基准,结果表明:一般耕作措施年泥沙沉积厚度为 0.8m,泥沙流失量为 9.36 t;采用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年泥沙沉积厚度为 0.26m,泥沙流失量为 3.04 t,与一般耕作措施相比减沙效益达 67.5%。由此可见,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在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只要按照技术规程实施,就能发挥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措施。

4 结 语

立体农业种植技术虽然是一项费省效宏的措施,但往往被人们忽略。就马龙县而言,按照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实施横坡耕(垄)作,与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特性不相适宜,汛期地块排水不畅,农作物易受涝长势不良,导致产量下降且土地产出率低,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几年来,马龙县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坚持生态优先,把先进技术与当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应用了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对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在实施中得不到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支持,推广难度较大,尤其是广大农民长期养成了农业生产随意性,要使他们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一是水保部门要持之以恒地面向各级领导和山区农民,宣传该项种植技术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二是要以“长治”、“珠治”工程项目为契机,努力推进该项技术的顺利开展;三是请各级政府对该项措施给予政策扶持或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促使该项措施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S157.2

C

1000-0941(2011)02-0049-02

李福洪(1964—),男,云南马龙县人,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2011-01-15

(责任编辑 徐素霞)

猜你喜欢
坡耕地单产耕作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耕作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