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 波
如果要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几个关键时刻的话,那么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无疑可以算是最为重要的时刻之一。“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是反帝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革命武装的来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标志着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正式诞生,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因为此,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真实而艺术地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生动形象地塑造出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党、我军主要领导人的艺术形象,成为艺术家们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拟通过对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艺术形式对“八一”南昌起义的不同艺术抒写的梳理,再现对“八一”南昌起义的艺术表现,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艺术创作思想的演进与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再现“八一”南昌起义的,是由江西省话剧团上演、由刘云、余凡、雪草、张刚合作的话剧《八一风暴》。1958年,党中央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口号。在此口号下,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向全省文艺工作者发出“回忆革命史,歌颂总路线”的号召。江西省文化局的刘云和余凡经过认真思考和准备,决定创作以反映“八一”南昌起义为内容的革命历史题材话剧,他们在研究了有关“八一”南昌起义的资料、访问了起义时在江西大旅社工作的工友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话剧草稿写出,暂定名为《第一面红旗》。在听取了领导、专家和剧团演员们的意见后,两人对剧本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改,并将剧名定为《八一风暴》。剧本的主题思想是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革命斗争,以及创建革命武装的过程,以反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者贯穿全剧的始终,主要是歌颂当年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领导“八一”南昌起义的功勋。但鉴于当时党中央有规定,凡是在世的党中央委员的形象和姓名一律不能在戏剧舞台上出现。于是,作者便通过剧中人的对话来交代,把周恩来同志主持起义会议的场面放在幕后处理,直接出场的人物是叶挺等。1958年8月1日,为庆祝“八一”建军节,江西省话剧团在南昌首次公演《八一风暴》。在南昌首演十几场后,江西省话剧团便带着这个戏,到吉安、赣州地区和湖南长沙,以及部队等进行演出,并征求意见。其间,江西省话剧团创作组的雪草、张刚参加了“边演边改”的创作过程。1959年1月,来南昌视察工作的贺龙同志观看该剧后提出修改意见,他指出:“在戏里不要突出任何个人的作用,应该突出歌颂党的领导,应该突出的是毛主席的武装斗争思想的英明和正确。戏要用党在起义中的作用和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来贯穿。”并对戏中特务活动过多、手段过于现代化提出批评。贺龙同志说:“那时,两条路线的斗争是有的,机会主义副师长还可以写得更深刻些。群众场面还要扩大些,要把工人纠察队的力量充分表现出来。”最后贺龙同志指出:“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把政治、艺术、技巧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个戏是成功的,可以到北京、上海去演,大胆的演吧!边演边改。”(1)遵照贺龙同志的意见,创作人员集思广益,对剧本进行了认真修改。这次修改采取了忠于史实的原则,对人物塑造采用能真则真,不能真则像,以及虚实结合、交相衬映等手法,由此塑造了党代表方大来和“铁军”师长杜震山(贺龙的形象)、朱德的学生张敏、警卫连长罗林等人物。并设置了方大来在第二场里,从周恩来主持发动起义的前敌委员会议的楼上走下,进入“铁军”两条路线激烈斗争的场面。另外,该剧还采用传统戏曲手法,进一步加强了“单刀赴会”的“鸿门宴”式的一场戏,由方大来带双枪警卫连长罗林赴宴,表面上觥筹交错,暗地里却刀光剑影,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这样就造成奇峰突起,扣人心弦,将戏剧推向了新的高潮。《八一风暴》修改后得到中共江西省委领导和省文艺界的肯定和好评,定为进京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剧目。1959年9月14日,江西省话剧团在北京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话剧《八一风暴》,该剧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十几天的献礼演出,江西省话剧团全部进京的同志,代表江西老革命根据地人民和红土地的文艺工作者,向首都观众和建国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在以后几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巡回演出走遍全国各大中城市、部分兵营和农村,把这颗用众人心血凝成的弘扬“八一精神”,宣传党史、军史的精神文明食粮奉献给了全国的观众,对党领导下的红色武装的创建历程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和赞颂。《八一风暴》在北京献礼演出后,也得到首都文艺界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发表十余篇《八一风暴》的剧评文章。1959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报》第18期刊登了一篇《十年艺苑花齐放开向东风朵朵红——记首都国庆献礼戏剧演出》的本刊记者文章,在关于话剧《八一风暴》文中写道:“在革命历史题材方面,特别要提一下的是江西省话剧团成功地献演了《八一风暴》,这场描写中国工农武装诞生的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话剧,出色地塑造了几个无产阶级领导者的生动形象。这个戏和南京前线话剧团演出的以抗日战争初期我军团结一切力量坚持抗日为题材的话剧《东进序曲》,就艺术成就来说,是最近出现的描写中国人民革命史实的双璧。”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以《戏剧艺术的青春》为题发表专题评论文章,对话剧《八一风暴》的创作和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话剧《八一风暴》因以其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成功再现了中国革命武装的创立而成为“十七年”戏剧舞台的精品。其剧本被刊登在大型文学刊物《收获》1959年第四期上,并于1960年3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其后,全国多个省的话剧团、京剧团、评剧团等都有移植演出的不同艺术形式的《八一风暴》,使历史上的“八一”南昌起义更加深入人心,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得以形象生动地广泛传播,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一出好戏。在“十年文革”中,该剧同样没有逃过被禁演、被批判的厄运。及至“新时期”,该剧才得以重演,并深受好评。
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话剧《八一风暴》改编拍摄了彩色宽银幕故事影片《南昌起义》,由上影厂著名导演汤晓丹任导演。该片作为向党的60周年生日献礼之作,于1981年7月1日隆重上映。总体来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编、再创造的优秀之作,重现了“八一”南昌起义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影片以真实的人物、宏伟的气势、富有历史特征的情节,把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画卷再现于银幕之上,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评论界普遍认为:影片创作人员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严谨地运用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通过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历史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3)正因为此,该片获得了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较之于话剧《八一风暴》,电影《南昌起义》在典型环境的选择、矛盾冲突的安排上更加集中,许多场景作了较大的电影化处理,最大的改动是影片大胆地将重要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真名实姓出现在银幕上,真实、准确、艺术地在银幕上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影片中除了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叶剑英、恽代英、李立三、谭平山、蔡和森这些我党早期革命斗争的领导人外,其他重要历史人物,如陈独秀、张国焘、汪精卫、以及朱培德、张发奎等都出现了。一部故事片出现如此众多的历史知名人物,这在当时我国故事片中还前所未有,是一重大突破。另外,在影片中,创作者还虚构出战士双喜和黑姑两人相恋的情节,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穿插了一段缠绵的爱情。许多情节的设置都显现出导演精心的安排,比如黑姑给双喜送鸡蛋,两人躺在草垛上憧憬未来,最后双喜在起义中牺牲,黑姑伏在他身上大哭等,组成一曲令人潸然泪下的爱情悲歌。鲜明的人物个性、史诗剧中的爱情,都为本片增添了亮色。
2007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宋业明、董亚春执导的影片《八月一日》作为建军八十周年献礼影片隆重上映。这是继《南昌起义》之后又一部反映“八一”南昌起义的电影作品,也体现出新世纪电影人对“八一”南昌起义的更深入思考。这部影片虽然也展现了“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风貌,但与话剧《八一风暴》和电影《南昌起义》相比,无论叙述视角还是人物塑造、画面构图,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八月一日》以“八一”南昌起义为背景,反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周恩来同志按照党中央的决定,和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于1927年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的故事。该片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广阔的视野,艺术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来龙去脉,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创建革命武装的艰难历程。《八月一日》是一部史诗风格的历史正剧,影片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叙事主体,塑造了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20多位人物形象。与电影《南昌起义》相比,《八月一日》以周恩来的视角为主线,表现他从上海到南昌聚集革命力量,最终实现南昌起义的全过程。其间,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纷登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展示出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其中也包括对汪精卫这个人物演变的描写,这在以往的文艺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南昌起义》讲述的是起义本身及其带来的结果,而《八月一日》则是展现历史背景的折射,以磅礴的气势再现南昌起义前后震撼人心的历史风云。另外,在该片中,除了特型演员刘劲扮演周恩来、实力派演员侯勇扮演贺龙外,导演还大胆起用了香港演员吕良伟、李子雄分别扮演叶挺和汪精卫,这也是该片独到之处。在塑造人物方面,影片没有重弹旧调,反而大胆起用明星脸改走偶像路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将一些历史人物演绎出了另一番味道。从“四·一二”清洗、“七·一五”会议,到“八一”南昌暴动,整个历史的过程、人物聚合的经过,影片都作了详细的交代。影片重在对周恩来、贺龙、叶挺三位领导者的塑造,同时附带点出了陈独秀、汪精卫、李立三、张国焘等人的面貌。影片有几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周恩来为借兵同贺龙见面,贺龙和周恩来的一番谈话,最后周恩来同贺龙握手,贺龙因被称为“同志”而感到荣幸;二是周恩来奔波劳碌后回到寓所,见到伤心没了孩子的邓颖超,这一段构成影片最抒情的段落,搭配动人的背景音乐,乍看之下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于一部主旋律电影;三是表现南昌暴动的高潮戏,再现了精彩激烈的战争场面,主次分明,真实人物和虚构人物融合得比较恰当,尤其表现女战士大湘最后从魏老三的尸体上拿到她一心想要的枪以后,站起来在迎风飘展的红旗下举枪的画面,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八月一日》没有像多年前的《南昌起义》那样有记录色彩的再现,而是注重人物心态的扭转。如果说当年的《南昌起义》像一幅工笔画,那《八月一日》则更像一幅写意画。
从不同历史时期舞台和银幕对“八一”南昌起义的艺术呈现,反映出文艺工作者对这一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事件的重视,也折射出不同时期文艺创作思想的差异。话剧《八一风暴》产生于1950年代,带有那个时代文艺创作的特征,正面人物高大英俊,反面人物猥琐丑陋,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灯光位置、场面调度等均带有后来流行于文艺创作中的“三突出”的印记。但作为第一部真实再现“八一起义”的文艺作品,作品中蕴涵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值得称道的。1980年创作的影片《南昌起义》堪称银幕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开山之作,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故事片中没有直接反映南昌起义这一光辉历史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打响了中国影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第一枪”。由于有了《南昌起义》的成功和经验,一大批反映和表现党史、军史和国史的影片,如《开天辟地》、《秋收起义》、《西安事变》、《七七事变》、《重庆谈判》、《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开国大典》等随之纷纷出现。1987年7月4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专门负责审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宣告成立。2007年创作的影片《八月一日》作为新世纪对革命历史的回顾与展现,真实地再现了南昌起义震撼人心的风云历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主旋律军事题材佳作。为了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导演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结尾的南昌起义场面。为了既忠实于史实,又真实反映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导演在用色上压抑、凝重,在起义之前以冷色调为主体,最后的起义战斗,以浓烈的暖色调来张扬,突出血与火的红色。影片突出了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使人物(无论正反面人物)更加真实、性格更加丰满、形象更加鲜明。同时,影片对历史的思考也更为广阔和深邃,将南昌起义置于宏大的历史进程中加以描述。另外,影片对香港和内地偶像明星的选用,也体现出创作者对影片商业价值的关注这一当下电影创作中的现实思考。
“八一”南昌起义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但它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和在文艺创作上的思考却永远不会褪去。
注释:
(1)关于贺龙同志的有关讲话内容是根据江西省话剧团同志回忆整理而成的。
(2)见《戏剧报》1959年第18期。
(3)参见1982年《中国电影年鉴》上的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