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习护生临终护理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2011-02-14 09:04王亚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专项我院

王亚莉,何 剑,孟 敏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由于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原因,在理论学习中本科实习护生无法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终关怀的实际行动和护理能力,因此护生在真实的临终情境中,缺乏临终护理知识及技能。[1-2]针对临终护理这一特殊场景,我院采用心理素质培养,临终关怀、法律知识学习,强化临终护理理论和技能训练,实习中实施个案护理、导师制、情景式教学,实行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制定出临终护理实习教学计划,建立教学系统的反馈通路,确立本科实习护生临终护理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式,达到临终护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1 心理素质培养

有研究表明,本科实习护生面对死亡呈现负性情绪,对死亡均表达出恐惧和不安。[3]因此在实习之初,要通过回放尸体料理录像、让护生在有临终患者的病房亲身体验、带习教师组织讨论并表达切身感受等措施调整护生的心理状态,帮助护生缓解心理压力,正确认识人生和死亡,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融于临终护理工作中。[4]

2 强化临终护理理论和技能训练,实施个案护理

2.1 临终护理理论和技能的训练

临床实习最终目的是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①带习教师帮助本科实习护生分析临终患者各阶段的心理变化。临终患者对未知、失落、分离、死亡时的形象、对死亡过程的恐惧等会有否认、愤怒、忧郁、接受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中患者表现出易怒、易恐惧、易焦虑、易悲伤等症状。[5-6]作为一名准护理人员应对临终患者进行敏锐的评估,适当的支持,满足其需要,以尊重生命,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7-8]②情景认知理论。学习要在一定情景或文化中进行才能产生效应,因此实习之初应将情景式教学应用于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临终护理技能培训中,带习教师和本科实习护生均扮演患者、家属、护士等不同角色,教学互动,增加护生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接受有自身参与的学习方式,进而使护生能够较好掌握学习内容。

2.2 个案护理的实施

强化训练本科实习护生护理程序的估计、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为临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内容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计划、评价实施质量和效果。每名护生在各科护理临终患者,要求完成完整评估的护理病历。在带习教师的指导下,对临终患者实施身心全面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随时做好记录。

3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普及,患者和家属的维权意识逐步提高,加之临终患者心理、经济状况以及家属的理解程度等不同,做好护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我院定期邀请医学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强本科实习护生法律知识的培训,坚持召开每月一次的护理缺陷分析讨论会,并轮转各科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考核。

4 临终护理教学管理

4.1 临终护理知识专题教学

本科实习护生在各科轮转期间,安排有经验的带习教师对其进行临终护理知识专题授课,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各科均需完成临终护理教学查房一次,形式包括汇报-检查式、提问-启发式、示教-传授式、讨论-交流式、小结-评估式等,护生之间可主查或被查,并由带习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指导护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原则分析解决临终护理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理性判断能力。

4.2 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

教学计划中安排专职带习教师,为每名本科实习护生安排一周的临终护理教学,由带习教师一对一负责指导,深入了解和体会护生在临终护理时的感受,帮助护生克服各种身心障碍,指导护生对临终患者实施全面护理,使之掌握临终护理技巧,要求护生做好临终护理笔记,带习教师检查并点评。

5 完善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

5.1 临床师资的遴选

带习教师对护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9]我院从护理队伍中遴选出高素质、高学历、德才兼备、责任心强、技术过硬,具备较强沟通能力、讲解能力、示范能力的带习教师作为培养对象,对承担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的带习教师,每年举办一期临终护理师资培训班,系统地进行岗前培训与考核。之后,由他们负责指导本科实习护生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

5.2 临床师资组织结构

设立专职总带习教师一名,由分管临床教学的护理部副主任担任,设立片区总带习教师,选拔能够胜任病区组长工作的人员担任。实行护理部-片区总带习教师-病区带习教师三级负责制。护理部根据护理本科实习大纲制定我院临终护理专项教学总计划,各片区总带习教师制定具有片区特色的教学计划,提出阶段性教学目标,再由各病区带习教师根据病区特色及片区教学计划中的要求制定病区临终护理专项教学计划。

5.3 临床师资的培养

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我院每年选派10余名教学骨干外出参加学习,全面培养带习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素质,为构建本科实习护生临终护理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师资保障。

6 建立教学双向反馈评价系统,实施全程教学质量控制

教学双向反馈评价系统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本科实习护生临终护理能力培养的成效,也加强了带习教师的临床教育和管理能力。通过评学、评教,使反馈控制更加及时,以调节教与学双向行为,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动态分析和管理,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为对临终护理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我院对带习教师以专人负责、教学计划、小讲课、教学查房、教学管理、教学科研等六个评价指标实施考核,并纳入全程临床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6.1 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与项目

教学质量评价采取现场评价本科实习护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方法。护生在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中,各病区带习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对护生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出科时,一方面让护生完成临终护理实习自我评价,并对各科教学管理和带习教师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对护生的临终护理能力、心理素质、伦理道德、法律知识,结合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作出客观评价。成绩汇总后,由片区总带习教师作出整体评价,并将我院自制的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评估表上报护理部。

6.2 严格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是评价体系的核心,以本科实习护生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作为评价重点,这也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以学论教”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评价护生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学习成效时,注重护生对临床实践教学的满意率、护生的综合能力情况等,以达到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教学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科实习护生临终护理能力培养模式使护生在实习之初接受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在临终护理专项管理实习中,带习教师促使护生深入理解临终护理内涵,使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科学的死亡观,提高了临终护理技能,增强了职业荣誉感,也为今后护理队伍培养出高素质的临终护理人才奠定了先行基础。[10-11]

[1] 熊碧君,陈芳.临终护理中护士的角色行为及伦理道德要求[J].西南军医,2009,11(2):343-344.

[2] 李光焰.临终护理中护理伦理的应用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2050 -2051.

[3] 王亚莉,杨艳,文红英.本科实习护生临终护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1 -4.

[4] 宋菲菲,马喜娟.现代护理伦理学应用于临终护理的体会[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58-59.

[5] 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29-333.

[6] 唐颖,李晓玲.我国临终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华西医学,2009,24(9):2475 -2477.

[7] 梁丽萍.临床护士开展临终护理的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2):57.

[8] Graham F,Clark D.The changing model of palliative care[J].Medicine,2008,36(2):64 -66.

[9] 霍清华,郭玉环.临终护理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5):99.

[10] 李月霞,李文涛,安力彬,等.利物浦护理路径对我国临终护理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09,22(8):58 -59.

[11] Carlson MD,Morrison RS,Bradley EH.Improving Access to Hospice Care:Informing the Debate[J].Palliat Med,2008,11(3):438 -443.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专项我院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以本为本,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动态教学计划管理体系研究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探究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