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宁,王存申,杨淑芬
(宁安市林业局,黑龙江 宁安 157400)
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茜草科,耳草属植物,又名矮脚白花蛇利草、蛇舌癀、目目生珠草、节节结蕊草、鹩哥利、千打捶、羊须草、蛇总管、鹤舌草、细叶柳子、甲猛草、蛇针草、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珠仔草、定经草、小叶锅巴草、南地珠、散草、竹叶草、奶沙尔、铁沙尔等。药材表现为全草扭缠成团状,灰绿色至灰棕色。主根细长,粗约2mm,须根纤细,淡灰棕色。茎细,卷曲,质脆,易折断,中心髓部白色。叶多皱缩,破碎,易脱落;托叶长1~2mm。花、果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花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葫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宿萼顶端4裂,边缘具短刺毛。味淡。清热解毒,利湿。主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等。
白花蛇舌草为全草类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近年医学又证明其具有抗癌和护肝等功效。由于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其市场出现缺口,价格不断上升,发展人工种植前景看好。
1年生草本植物,高15~50cm。根细长,分枝。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5cm,宽1~3mm,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稍粗糙,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先端芒尖。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雄蕊4,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扁,花药卵形,背着,2室,纵裂;子房下位,2室。柱头2浅裂呈半球形。蒴果扁球形,直径2~2.5mm,室背开裂,花萼宿存。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和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生长较好。
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生于潮湿的田边、沟边、路旁和草地生于潮湿的田边、沟边、路旁和草地。
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各地。
白花蛇舌草应选择地势偏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基肥每亩施各种腐熟的农家肥500kg或复合肥50kg和磷肥50kg,将基肥均匀撒人土内,浅耕细耙,开沟作畦,畦宽1m,畦沟深25cm,畦面呈龟背形,以便排灌。
5.2.1 播种时间及播种量。白花蛇舌草播种时间可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作商品,秋播既可作商品又可留种,春播在南方水稻栽培地区,以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佳,春播收获后可在原地连播,也可留根发芽栽培。秋播于8月中下旬进行。1亩地需要种子1kg。
5.2.2 种子的播种前处理。由于白花蛇舌草种子细小,又包含在果实中,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白花蛇舌草的果实放在水泥地上,用橡胶或布包的木棒轻轻摩擦,脱去果皮及种子外的蜡质,然后将细小的种子拌细土数倍,便于播种均匀。
5.2.3 播种方法。白花蛇舌草播种分为条播和撒播2种。条播行距为30cm;撒播将带细土的种子均匀播在畦面上,稍压或用竹扫帚轻拍,在播种后用稻草薄薄盖一层,白天遮荫,晚上揭开,直至出苗后长出4片叶子为止,或播种后采用农家肥薄薄盖在畦面并留有空间,既遮荫,又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出苗,早晚喷浇1次水,保持畦面湿润,但不要积水。秋播畦面要用稻草覆盖,防止曝晒,影响出苗,待苗出4片叶子时,揭去遮盖稻草,秋季如留根繁殖,不需要遮荫,畦沟里应灌满水,以畦面湿润不积水为佳。
5.3.1 间苗及除草。幼苗出土后应结合松土除草,并进行间苗,在苗高8~10cm时按株距10cm左右定苗,植株尚未封行之前应勤除杂草,并追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待植株长大封行后就不再除草,以免锄伤植株。
5.3.2 排灌。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畦面积水,雨后有积水要及时排除;高温期间应在沟内灌水,起到降温和防止植株烧伤作用,在植物生长期间,水的管理是关键,既要防旱又要防涝,果期可停止灌溉。
5.3.3 追肥。白花蛇舌草生长期较短,需要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实践证明,人畜粪既能疏松土壤,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在苗高10cm左右时,每亩用人畜粪500kg,加入5倍水泼浇,中期按植株长势可不定期追施人畜粪水,因白花蛇舌草苗嫩,追肥时要掌握浓度,以防烧灼。另外,如果收获2次,在第一次收割后,每亩追施二次稀薄人畜粪或尿素15kg,待苗高10cm左右再适量施人畜粪水,如果在植株刚开花时长势不好,可增施1次粪肥。
白花蛇舌草根据播种时间1年可收割2次,春播收获期在8月中下旬,秋播收获期在11月上中旬。在果实成熟时,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和泥土,晒干即为商品,一般一亩地可收干品300~350kg。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2]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3]南京中医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