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景华++杜晓莉++焦书升++陈体能
摘要 介绍秋播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施肥整地、选种、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秋播大蒜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蒜;秋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3.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80-02
大蒜,别名蒜、胡蒜,为百合科葱属二年生宿根植物,其植株的多个部分都可以食用,包括蒜苗、蒜头等,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特别是含有人体几乎没有的蒜氨酸,是天然的高效植物杀菌剂。大蒜是众多菜品的点缀品,对各种蔬菜、肉菜的味道仿佛是点睛之笔,且香味浓郁。大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最佳种植季节为秋、冬2季,且在入冬前长出5~6片叶为最佳,此时抗寒能力强,为翌年高产稳产打下基础、创造条件。现将秋播大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施肥整地
播种前进行整地施肥,应当确保底肥充足。施优质农家肥75 t/hm2、饼肥1 200 kg/hm2;在复合肥施用方面,以磷肥1 200 kg/hm2、尿素750 kg/hm2、硫酸钾复合肥375 kg/hm2、硫酸锌22.5 kg/hm2(忌用含氯元素的肥料)为宜。此外,深耕有利于大蒜根系的生长,也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做到细耕、耙平、耙实,没有明显坷垃,一般耕层深度20 cm以上[1]。整地后做成宽70 cm的播种畦,根据水源和地势确定畦的长短,以50~100 m为宜。
2 选种
在秋播大蒜的品种选择方面,优先选择耐寒喜光、适应能力强、生长健壮、抽薹率高、高产稳产的优质品种。品种确定后,选择个头健硕、蒜瓣硬实整齐、晾晒好的成熟大蒜留作种蒜。选种要求是纯白无红筋、无伤痕、无糖化、无光皮。通过人工方式将托盘和茎盘去掉,并根据个头大小进行分级[2]。用种量为1 500 kg/hm2左右,种子大小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3 适期播种
适时播种将为大蒜后期生长发育以及最终实现高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3]。对于地膜种植大蒜,播种时间无须太早,过早会造成蒜苗徒长,越冬期容易遭受冻害,降低最终产量,并且容易出现众多小瓣蒜,影响大蒜品质;播期也不能过晚,过晚将失去地膜覆盖的意义。开封地区播期宜在9月底至10月初,此时气温一般在17 ℃左右。
合理播种,科学管理。播种前适当晾晒蒜种1~2 d。蒜地整理好后,用工具在地里拉出种蒜沟后开始播种,然后覆土。每个畦面种4行,行距21 cm,株距7~8 cm,栽深以埋住蒜瓣为准,播种时注意蒜瓣的圆背面朝一个方向,以确保后期生长叶片互相间不遮光,均匀一致。 播种后浇透水,3 d后喷洒除草剂覆盖地膜。除草剂可选用氟乐灵或乙草胺、二甲戊乐灵喷洒地面。所用地膜通常采用宽80 cm、厚0.06 mm的白色薄膜。为了防止地膜被风刮起,在覆膜时应当伸直、拉紧、紧贴地表,并用土压实。待蒜芽破土时,及时捅破地膜,并用潮湿的细土将破孔处盖严,以便蒜苗自然长出。苗期如发现有蒜蛆或死棵现象,可冲施药剂。
4 田间管理
一般在4月上旬或地温在15 ℃以上时,种瓣开始腐烂,结合浇水施复合肥225 kg/hm2,利于叶片的生长,促进苗壮。蒜薹刚刚露尖时,结合浇水施速效肥300 kg/hm2,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蒜薹的产量。蒜薹弯钩成大秤钩状、苞明显膨大发白时进行收获[4],晴天13:00—15:00,茎叶稍萎蔫时提薹最好,不易抽断。
蒜薹采收后,蒜瓣开始膨大,此时,应结合浇水追施速效肥1~2次,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7 d停止浇水施肥。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害
5.1.1 大蒜紫斑病。紫斑病的发病部位多集中于叶尖或花梗中部,随着病情扩散将不断向下蔓延,发病症状表现为水浸状,中央附着紫色的斑点,形状逐步变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在湿度适宜环境下会呈现同心轮纹。对此,可在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施2~3次[4],每次间隔7~10 d。
5.1.2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或花梗。叶片受害始于叶尖,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向下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褐色至淡黄紫色病斑,潮湿时其上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上半部枯死。后期在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不抽薹。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5.1.3 大蒜灰霉病。灰霉病多发于老叶尖部,并以生长后期居多,具体表现为发病初期呈水浸状,后逐渐变为白色、浅灰褐色,并不断向整个叶片扩散,后期叶片两面会出现灰褐色的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可蔓延至整株叶片,导致叶鞘溃烂直至干枯。对此,可在发病初期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者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者50%灭病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 d。
5.1.4 大蒜锈病。大蒜的叶片及茎部是大蒜锈病的主要发生部位,初期叶片表面粘钩梭形褪绿斑,随着病情加重,会在表皮下面长出夏孢子堆,呈椭圆形或圆形凸起状,待表皮破裂后会散发出大量的夏孢子即橙黄色粉状物。此外,病斑周围布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成片后导致叶片枯黄,直至死亡。对于大蒜锈病,可在发病初期使用20%三唑酮乳油2 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液1~2次,每次间隔10~15 d。
5.1.5 大蒜病毒病。病毒病多发于叶片部位,初期以条点状为主,后表现为黄绿色相间条纹,患病后将严重影响植株生长,表现为矮化、生长缓慢症状。病株鳞茎变小或蒜瓣及须根减少。严重时蒜瓣多僵硬,产量明显下降。由于该病是虫媒传播,所以要早治蓟马、飞虱等传毒害虫。发病初期喷20%病毒克星可溶性粉剂4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2~3次,每次间隔10 d左右。
5.2 虫害
危害大蒜的害虫以葱蝇为主,其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对其应当尤为关注。葱蝇幼虫形似粪蛆、成虫则为灰色小蝇,长有透明翅。通常情况下,1年发生4~6代,高发期在3月、4月、5月以及10月,一旦发病,葱蝇幼虫会钻入大蒜的鳞茎中进行取食,造成众多孔洞,从而引起腐烂、枯黄,直至死亡。
5.2.1 农业防治。所施底肥尽量采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当肥料中带有蒜葱残体时,为了将其中所带虫卵杀死,应当采用高温堆肥方式处理;此外,在有机肥使用前10~15 d时,采用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洒进行充分搅拌,后土封7 d左右,进行充分闷杀虫卵。在收獲大蒜时尽量彻底清除残体,减少田间虫量。
5.2.2 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病初期,可通过使用50%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或者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杀虫,用量为2 250~3 000 kg/hm2,根据田间情况,连续防治2~3次即可。在成虫发生期,可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2.5%敌百虫粉剂每7 d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对于蒜蛆严重田块,也可以用50%地蛆灵1 500倍液浇灌1次。
6 及时收获
大蒜采收期通常在大蒜抽薹后20 d左右,当假茎变软、顶叶黄枯时便可进行采收,为了防止收获后蒜皮过湿影响贮藏,应当在收获前7~10 d停止浇水;此外,地膜覆盖栽培的大蒜成熟早,一般比露地栽培提早10 d左右,应注意及时收获。
7 参考文献
[1] 许美荣,张锡玉,董克锋,等.秋播地膜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0(28):13-14.
[2] 程传雷,陈成海,赵永亮,等.秋播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08(9):15-16.
[3] 关世杰,李钰,郗青,等.崇信县秋播大蒜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5(7):79-81.
[4] 刘飞,陈春秋,赵成环,等.黄淮地区蒜头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0(1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