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国友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畜牧兽医局,六安 237000)
浅谈肉鸽的人工孵化技术
聂国友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畜牧兽医局,六安 237000)
肉鸽养殖中采用人工孵化方法,可避免孵化时压破种蛋,防止鸽粪污染,减少胚胎中途死亡,提高肉鸽孵化率和出雏率,缩短种鸽产蛋周期,加快繁殖速度,提高繁殖率。试验证明,自然孵化平均产蛋周期为63 d,而采用人工孵化平均产蛋周期可缩短为50 d,产鸽产蛋率可提高近4 倍。
孵化设备所需热能主要有人造热能、自然热能的2种。人造热能有:煤加热、油加热、电加热;自然界热能有太阳能、风力热能、空气能,但有的设备昂贵。水温电热孵化箱,保温性能好,温湿度好控制,省电,电脑自动控温,不怕短时停电,停电3 h加相应温度热水1次,停电6 h加2~3次热水均可,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从1~25日龄,这种灌喂方法要注意:(1)保温室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要做好,温度过高乳雏受热出汗了,生长慢,温度过低,乳雏受凉消化不良,通风不良室内氨气过大,会导致乳鸽出气喘病和呼吸道疾病。(2)饲料的配制供给,蛋白能量比要适宜,千万不能喂霉变饲料。(3)乳鸽一定要喂饱但不能胀坏嗉囔。
主要做法将孵出的乳鸽拼给保姆鸽代喂3~5 d,再取出人工灌喂。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好使,乳鸽成活率高。
这种方法更简单,但增产效果不如前2种。主要做法是将孵化箱中孵出的乳鸽拼给种鸽喂,饲养人员在喂料之前将小鸽灌喂九成半饱这样减轻了种鸽的生理负担,又利用亲鸽加温在10 d以后,再取出人工灌喂,基本上能使用常温,但冬季要加温,夏季要降温,及时清除粪便,及时消毒。
种蛋要求来自经过白痢,支原体净化的优良健康的鸽群。在捡蛋和上盘前进行2次挑选。选出不合格的种蛋,主要包括沙壳蛋、破蛋、血蛋、畸蛋等。
在存放期间,消毒1次/d,注意潮湿的种蛋禁用臭氧灯消毒,否则死胚率高达30%,用甲醛熏蒸,待烘干后再消毒。
(1)存放温度控制在13 ℃恒温为宜,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7 d,5 d内入孵,否则,孵化率,健康率均受影响。(2)种蛋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为23.9 ℃,高于这个温度就开始发育,低于这个温度就停止发育,但种蛋储存时决不能认为低于这个温度就可长时间存放,因为胚胎在低于23.9 ℃的一定温度范围内,胚胎的生理代谢仍然存在,在这种条件下存放,其活力就会下降,当转入正式孵化时,会出现孵出死胚和弱雏,影响孵化质量,所以存放种蛋,要使胚胎的生理代谢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又不能过低或过高。(3)湿度也不能忽视,湿度过低,蛋内水份蒸发过快而气室增大,造成胚胎粘壳、湿度过高,又会造成霉菌滋生,侵害胚胎,造成死胚,影响孵化效果,一般存放湿度掌握在55%左右较为适宜。
把生产1~5 d的种蛋经消毒后,放入蛋箱入孵,电孵箱内的温度控制在38.2~37.8 ℃左右,此温度应在放孵前调整好,当孵化到3~5 d时,如果有80%的胚胎能见到明显的“眼点”。9 d~14 d合拢,则说明温控适当。如果第5 d看到胚胎只有4 d的小蜘蛛网,则说明用温偏低,可提高温度0.2~0.3℃,第9 d如果胚胎合拢在70%,则表明用温度适宜,如果有90%合拢则表明温度偏高,同时在孵化过程中,要依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出雏时温度偏高,而造成小雏体内水份偏低及雏脐部黑结痂的残雏。
孵化机湿度是获得最佳孵化效果的重要必要条件,适宜的湿度,在孵化前期,可使胚胎受热良好,后期则有利于胚胎的散热和破壳,湿度偏高,幼雏会出现大肚子,臃肿等异常(高湿度综合症)现象:偏低则出现干瘪、胶毛等现象。最直观的鉴别湿度方法,可通过观察胚胎的“打嘴”情况,孵化后期有80%胚胎开始“打嘴”,打嘴位置:孵化前期1~10 d,湿度控制在50%~55%之间,后期逐渐增到60%~65%,可用40 ℃温水兑1%的食醋喷于蛋表面,3次/d,增加湿度,软化蛋壳胚胎大端朝上观察,如果有70%的胚胎正好在蛋的最大直径处“打嘴”,且呈小梅花状,说明湿度适宜,如果位置偏上,表明湿度偏高,失水不足,反之偏低,失水过多,这样应适当调整湿度2~3个百分点。
孵化前期1~10 d,湿度控制在50%~55%之间,后期逐渐增到55%~60%可用40 ℃温水兑1%的食醋喷于蛋表面,3次/d,增加湿度,软化蛋壳,帮助破壳。
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保持空气清新很重要,随着胚龄的增长,需氧量增加,氧气含量在21%左右,二氧化碳含量0.04%最为适宜,通风不良易造成出壳困难和死亡,反之通风过度、温度和湿度都难以控制。
自入孵后1~11 d每昼夜翻6次,5~16 d每昼夜增加到8次,待到17 d出雏期不翻蛋,把已啄壳的种蛋放在平板出雏蛋盘内,让期自行出壳。翻蛋的同时结合晾蛋,每次晾蛋时间依照室内温度而定,当室内温度在20 ℃左右时,晾蛋时间一般前期4~6 min,后期为8~10 min。
孵化到第5 d开始第1次照蛋,照蛋工具可用手电筒或自制照蛋器。若见到蛋内有均匀的血管分布。并呈蜘蛛网状,即为受精发育正常蛋。若蛋内透明、无血丝分布,则为无精蛋。孵化第11 d进行第2次照蛋,若蛋内一端变黑,胚胎将封门,另一端气室增长变白,并见到胚胎活动活跃,则为发育正常。
孵化期间应进行3次消毒,第1次入孵,用1 000倍百毒克兑成40 ℃的消毒水有5 min,不要破坏表面的粘膜,清洗掉表面粪便。第2次入孵化后用烟壶消毒王,按7 g/m3量烟雾消毒,第3次在孵化中后期行,出壳时用百毒杀喷雾消毒。育雏期间,消毒1次/d,勤换粪盘,清理笼内粪便。
(1)育雏箱内的温度尽量保持稳定,温度从出雏开始,每天降1°为宜,如过高乳鸽会发生喘息,相反过低则会颤抖至冻死。(2)各个时间的人工乳料要按比例、说明配兑达到营养全价,易消化,注意不要喂的过饱。(3)喂料器要保持清洁卫生,每次用完,随时洗刷消毒。 (4)由人工乳料转为籽粒料时,要先浸软再喂,注意加足矿物质饲料。并适当另喂消化酶,以帮助其消化,增加饲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