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成祥,贾秋英
(1.河南中医学院中医文化学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8;2.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4)
《黄帝内经》多论针而少论药,尤其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一段关于神妙的针刺技巧的精辟论述:首先指出“针有悬布天下者五”,并特意说明这是“黔首共余食,莫知之”,然后指出“一曰治神”,就是说,“治神”在5个方面中是首要的至为关键的。接着对“众工所共知”的“虚者实之,满者泄之”,却不知道“法天则地,随应而动”的“末世之刺”提出批评,继之阐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尤其是最后指出了针刺的最高境界:“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从诊断病情到实施针刺的整个过程,作为医生必须做到集中精力,沉静心灵,全以神运,把针刺技术发挥到极致,达到针刺治病的大医的至高境界。然而,人们对这段文字尤其是对“深浅在志,远近若一”的解释都不尽人意,令人费解。如:(1)吴昆注:“肉厚者宜深,肉薄者宜浅,秋冬宜深,春夏宜浅,病在筋骨宜深,在经脉皮肤宜浅,穴在四支者为远,穴在腹背者为近,取气一也。[1]”(2)郭霭春翻译为:“无论针刺深浅,无论取穴远近,得气是一样的。[2]”(3)新编规划教材《医古文》注曰:“‘深浅’二句:意为针刺或深或浅,医者应灵活运用。针刺的穴位有远有近(穴在四肢为远,穴在腹背为近),而留针候气的道理是一样的。[3]”
以上诸家解释不妥之处有四:其一,前两种解释中,“深浅在志”中的“在志”没有得到解释,只注意到了“若一”而忽略了“在志”。第三种解释中,对“在志”的解释是正确的,但对“若一”的解释和前两种一样都是错误的。其二,文意不连贯。文中“慎守勿失”是说要在思想上慎重把握经气到来的时机,不能错过,“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实际上是对“慎守勿失”的进一步论述,说明如何“慎守勿失”。可是,把“若一”解为“得气是一样的”、“取气一也”、“留针候气的道理是一样的”,就偏离了这一话题,使经文变得语无伦次。其三,文法不通。“深浅在志,远近若一”两句对仗工整,若取以上各家之注,则完全破坏了这一工整的对仗结构,大谬对仗之理。其四,在医理上实在也难以成立。如果真的“无论针刺深浅,无论取穴远近,得气是一样的”,那么针刺的手法就没有研究的必要,可以深浅随意、远近随意了。像这样以文害辞,因注误经,一字之失,全句为之梗塞,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弄明白“若一”的含义。
“若”有“顺从”、“按照”、“根据”的意思。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案:卜辞诸‘若’字像人举手而跽足,乃像诺时巽顺之状,古‘诺’与‘若’为一字,故‘若’字训为顺。古金文‘若’字与此略同。”《尔雅·释言》:“若,顺也。”如《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又《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二年》:“天地垂佑,风雨时若(风调雨顺,风雨如时而至)”。“若”由“顺从”之义可引申出“遵从”、“由”的意思。如《论衡·祸虚》:“若此言之,颜回不当早夭,盗跖不当全活。”“若此言之”即“由此言之”。据此,则“若”可释为“顺”、“按”、“由”。《汉语大词典》解释“若”的第一个义项就是“顺,顺从”。并举例证:《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谷梁传·庄公元年》:“不若于道者,天絶之也。”范宁注:“若,顺。”宋·苏轼《与张朝请书》之一:“旦夕西去,回望逾远,后会无期,惟万万若时自重。”明·吕坤《说天》:“雨旸时若,善也。”
“一”,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它可以指万物的本源——“道”。如《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还可以指人的精神世界,如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人能守一,一亦守人。”道家学说中通常所说的“守一”、“抱一”、“持一”、“虚一而静”等等,都是讲心灵虚静的原理,庄子更形象地把这一原理描绘成“心虚”,“心虚”也就是“虚一”,“一”就是“心”,即人的精神世界。关于“一”的含义,道教中历来有诸多解释,如《老子河上公章句》中解释为:“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太平经》中解释“守一”说:“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庄子·人间世》:“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因此,“若一”就是“由心”,就是根据人的内心感受之意,与前句“在志”的意思完全一致。且“深浅在志”和“远近若一”构成互文,“据互文以求同义”(《广释词叙》)的原理,也可以看出“若一”和“在志”是同义的,都是“在内心里”的意思。于是“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为“进针的深浅和取穴的远近,全在医生的心里”,正道出了针气和针刺不可言状的玄秘和微妙,同时也说明了针刺取气要靠医生至意深心地去体会和感悟,这正是汉代名医郭玉所说的“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要求医生在留针候气时要并心一志,澄神内视,“无营于众物”。解决了“若一”和“在志”的同义关系,整个句子的含义也就昭然若揭了。就是说,在所期盼的经气到来的时候,要慎重地把握而不失时机,至于进针的深浅、取穴的远近,都全在医生的心领神会,全靠医生的内心感受去体验,正所谓“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汪昂《医方集解·序》),“医之为言意也”(《后汉书·方技列传》),从而要求医生在针刺治疗的具体过程中,要聚精会神,“神无营于众物”。
[1]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90.
[2]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63.
[3]段逸山.医古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