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本华,赵 岚,韩景献,于建春△
(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南宁 53002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天津 300193;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经络循环流注”是《灵枢·经脉》阐述详尽和《经络学》引用完备的理论。阴阳学说是古代用来说明宇宙间事物发生、发展和运动变化的朴素哲学,其渗入中医针灸学中,对“经络学说”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阴阳属性根本是“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是“经脉循环流注”理论的基础,本文试就此探讨。
“一阴一阳之为道”是《周易》“一分为二”的阴阳属性论,指阴阳对立统一是事物的根本属性,阳与阳、阴与阴之间相互排斥,阴与阳之间相互吸引,即阴阳通过“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相互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易学的基本原理,在《易经》爻与爻的相应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阴阳“一分为三”为三阴三阳是《周易》从宇宙的生成论对阴阳时空的划分,用来研究事物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秩序,称为“三极之道”,取《老子》言“三生万物”之意;中医的三阴三阳是“一分为二”阴阳之道和“一分为三”三极之道的有机统一,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时、位、性三种特性,既有事物属性的抽象含义,又有事物本身的具体含义,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阴阳别论》、《素问·六微旨大论》及《灵枢·营卫生会》、《灵枢·根结》等多篇中。
中医阴阳之间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在以时空划分的三阴三阳中起重要作用:既是阴阳根本属性,又有对根本属性行三阴三阳定量的意义:三阴“阴含量”级别排序依次是“三阴”太阴最盛,“二阴”少阴其次,“一阴”厥阴最少,三阳“阳含量”级别排序依次是“三阳”阳明最盛,“二阳”太阳其次,“一阳”少阳最少。由于对人体阴阳的空间划分,不同阴阳含量的三阴三阳分别内外连属“脏腑”、“手足”两端的特定部位,外连手足端、内属脏腑端,即“冠于手足”、“内属脏腑”,对应着三阴三阳经脉概念,能延伸为十二经脉系统。在三阴三阳经脉的阴阳含量上,太阴阳明为同级表里阴阳最盛,少阴太阳为同级表里阴阳其次,厥阴少阳为同级表里阴阳最少。不同阴阳含量的空间部位三阴三阳依“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确定彼此的流动方向,空间三阴三阳得以实现时间上继起的次序流注,反映为人体三阴三阳“时、空、性”完整“状态”的十二经脉循环体系,体现出三阴三阳的“阳气(阴气)流动原则”。
人体三阴三阳同性相斥具体是:十二经脉三阴三阳的“同性相斥”属性,决定了“一阴”、“二阴”和“三阴”诸阴间或“一阳”、“二阳”和“三阳”诸阳间是相斥的,即相斥是在阴阳同性间发生的,并在不同级别阴或阳间由含量多向含量少的方向流动,即是“太阴→少阴→厥阴”和“阳明→太阳→少阳”的“相斥”力方向。
(1)三阳间相斥体现在:手与足外连的三阴三阳经脉之间,按空间部位阴阳属性划分,手为阳而足为阴,同名(级)阳经间手阳经含阳量更甚于足阳经;因而,“诸阳头面会”中,诸手阳经阳盛相斥下交同名足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阳盛下交于足阳明胃经,手少太阳小肠经阳盛下交于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经三焦阳盛下交于足少阳胆经;(2)三阴间相斥体现在:①在手与足外连的三阴三阳经脉之间,足为阴而手为阳,同名(级)阴经间足经含阴量更甚于手经,诸足阴经阴盛相斥上交同名手阴经脉,如足太阴脾经交于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交于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交于手厥阴心包经,此即陆瘦燕所言的同名手足三阴经上升相交[1],但因其不是胸腹之阴的经脉内属五脏(和心包)对相应阴经气血的加注,只适于解释经脉间联系,不适于构成经脉系统的环周上;②由于经脉内属于脏腑,而脏腑是人体气化的场所,是经脉气血的化生之所和经气源头,故经脉气血是受内属脏腑化生气血加注而来。在诸阴经脉内属的五脏(和心包)上,脏为胸腹之阴,手足为阳,故内属脏之阴而盛于其阴经;属阴之营气以五脏(和心包)为本,源于中焦脾胃运化“地食人以五味”之阴,转输上焦心肺再肃降下焦肝肾,形成五脏(和心包)之精气并加注于各阴经(即阴受气于五脏),故手足三阴经在胸腹阴处的交接循环,不以足阴经脉“相斥”流向(等级)同名手阴经的经脉交接,而遵经脉内属之脏(属阴胸腹五脏与心包)的不等级(量)阴含量间“相斥”从多向少按“太阴→少阴→厥阴”流动的诸“脏”间交接。如是则诸脏气间交接既能对交予之脏气血加注,又能使其对经脉气血加注,进而推动十二经脉顺序流注,即足太阴脾经内属脾交于心出手少阴经,足少阴肾经内属肾交于心包(胸中)出手厥阴经,而足厥阴经内属肝因经脉循行终未和东方肝主升之性而回归肺出手太阴经,如此环周不休构成经脉体系。
人体三阴与三阳经脉异性相吸具体是:《灵枢·阴阳系日月》言:“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故手在上、足在下,接天阳与地阴,天阳下降而地阴上升,故人体三阴三阳经脉交天地阴阳合于四末,言“阴阳交于四末”。手足四末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阴阳“相吸”作用体现在手与足“同级(量)”阴经与阳经相吸,即“三阴”与“三阳”、“二阴”与“二阳”及“一阴”与“一阳”的表里经脉交接,是三“阴”三“阳”间“相吸”的“同级(量)”配属要求;又遵循易经“等级”配合之意,如《易经》有言:震是长男,巽是长女,故震是和巽相配的,而不“等级”的配属。又如《左传》“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是为《易经》“蛊”本义。阴阳“同级(量)”相吸是三阴三阳空间对应的结果。顺接次序为:手阳明大肠经接手太阴肺经、手太阳小肠经接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接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接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接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厥阴肝经接足少阳胆经。阴阳相吸作用将同性不同阴阳含量的“相斥”力方向的流注在“同级(量)阴阳”表里经脉间顺接起来,保证十二经脉循环的顺接。
总的看来,三阴三阳“同性相斥”和同级(量)阴阳“异性相吸”表里对流反映的经脉流注次序,即是以“三阴”、“三阳”经脉为经脉循环的第一回环,再流向“二阴”、“二阳”经脉第二回环,再流向“一阴”、“一阳”经脉第三回环,而构成十二经脉循环次序。
“经脉气血的多少”集中见于《素问·血气形志》、《灵枢·九针论》、《灵枢·五音五味》等篇。经脉起“协调阴阳、平衡脏腑经脉之阴阳气血”的基本作用,较合理的古人“经脉气血的多少”之论应能反映经脉的此项(平衡经脉气血)基本功能为宜。历代医家多赞同《素问·血气形志篇》所论:“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厥阴常多血少气,少阴常少血多气,太阴常多气少血;”但如此,则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处于气多血少的不均衡状态。而《太素·知形气所宜》言“太阴多血气;”笔者认为其符合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均衡”的生理状态及临床实际,符合十二经脉运行之气血的贵当平和之要,且与本文所论气血多少相一致。
三阴三阳间“同性相斥”由多向少流注和同级阴与阳间“异性相吸”的表里对流顺接,所说的是总的十二经脉三阴三阳间流注的级别和动力机制。而经脉的气血多少是言在经脉流注机制下,输布、分布、分配、贮存于经脉中气血和能量的多少,其是三阴三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动力作用的结果,经脉气血、能量多少及平衡是以这种动力机制为原因及基础。“三阴”“三阳”阴阳最盛,配起始第一回环经脉,太阴主生化,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多血则能升发,多气则能布散,故经脉自当“多血气”,对应经脉为多气多血,而能为经脉之始;“二阴”则阴减少,其脏心肾为水火既济,少火生气完成生命活动的动力——阳气的运行和温化,重在主血脉,重在于推动,为气血之动力,以多气少血为宜,故其经脉气血、能量贮存当少血多气;“一阴”则阴气衰微,不是进一步阴降的输送,而是厥阴为枢机,厥阴主寒热,是收受阴血,故心包、肝主持人体血液之蓄溢,其经脉气血能量分布贮存当多血少气为是。“二阳”较“三阳”阳气减少,输注动力减少,其腑主太阳寒水,经脉气血能量分布贮存当是多血少气;“一阳”阳气衰少,少阳主调和,三焦为诸经原气之根,胆司阳气升发之机,是以少阳(二者)主持人体气化气机之调畅,经脉气血的分布、贮存当以少血多气为宜。
人体脏腑经脉是相连相合的,十二经脉气血虽有多少之异,通过表里相应的关系协调互补,从而达到气血均衡的的生理状态。由阴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反映出的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就是协调诸经间的气血平衡过程,凡阳经不足则阴经相对有余,凡阳经有余则阴经相对不足,保证了“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组内的气血均衡。三阴经则“三阴”多血气,流注“二阴”经则少血多气,至“一阴”经则应多血少气;“三阳”经多血气,至“二阳”经则多血少气,流至“一阳”经则少血多气,保证组间的气血均衡。十二经脉气血如此在不平衡中更替交错、寻求平衡,推动了气血运行、周流不息,符合事物的运动规律,对生理病理及针灸临床补泻均有重要的意义。
是以三阴三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造成十二经脉输布、分布、贮存的气血多少的原因、基础及其动力,是机体脏腑经脉间气血多少平衡的枢机。十二经脉循环流注维持了人体阴升阳降的协调,气血多少的平衡,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的次序就反映了阴阳气血由多到少、由少复多的循环返复,环周不休的规律。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人禀受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化生。《淮南子·精神训》言:“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真于地也……形体以成,五脏乃形。”《淮南子·天文训》说:“阴阳合和而万物生。”《周易·咸彖》言:“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人既禀天地阴阳而生,亦赖《素问·六节脏象论》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供养而生存,而使脏腑气化有源、经脉才能运行,故言经脉生成于先天而运行于后天;“五味”始于脾胃中焦化源,故经脉起于中焦,“五气”宣纳于肺,藏于心肺,受中焦五味藏养化为宗气,注之于脉,而流于周身,故经脉始于万物之始出之寅时,寅配肺经,故出于肺经,由肺朝百脉流于周身,百脉朝肺而回流于肺。另外,《灵枢·营气》言:营(经)气从手太阴出依次行至足厥阴肝经而还注于肺,再“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鼻孔),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就指明督脉的循行是自上而下的,组成营气的十四经脉循行。周楣声认为营气在任督二脉应属阴升阳降,上下分行[2]。
详言之,经脉的营气流注出于起于中焦脾胃,上属肺出为手太阴肺经,于大指端交表里“三阳”之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于头面相斥下交于同名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于大趾端交表里“三阴”之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上升经“三阴”脾相斥交于“二阴”心(心中)而出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于小指端交表里“二阳”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于头面相斥下交于同名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于小趾走足心交于表里“二阴”之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上升经“二阴”肾于胸中上斥于“一阴”心包而出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于无名指端交于表里“一阳”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于头面下斥于同名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于小趾次趾走大趾交于表里“一阴”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上升经肝,在下焦者主升和肝主升及经脉循环终结,回归于肺,完成十二经脉之环周。
因此,人体阴阳经时空上“一分为三”划分为三阴三阳,空间三阴三阳按阴阳含量“同性相斥”由多向少方向流动和等级(量)阴阳“异性相吸”相顺接,空间三阴三阳就实现在时间上继起的次序流注,对应了“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循环。其与十二经脉按循环次序配属十二地支时序纳配十二消息卦[3]反映的自然阴阳循环相一致,即:子时胆经配复卦、丑时肝经配临卦、寅时肺经配泰卦、卯时大肠经配大壮卦、辰时胃经配夬卦、已时脾经配亁卦、午时心经配姤卦、末时小肠经配盾卦、申时膀胱经配否卦、酉时肾经配观卦、戌时心包经配剥卦和亥时三焦经配坤卦。是以,人体空间三阴三阳阴阳态势作用而体现的十二经脉循环流注是与从自然时序阴阳消息变化、升降循环的卦理相一致的。奇经任督二脉亦参与营气的循环。任脉为“阴脉之海”、统诸阴经脉;督脉为“阳脉之海”,统诸阳经脉;十二经脉循环在肝经上升经肝并出肝后,因肝气之升而达头之巅,因阴阳相吸交于诸阳之会的督脉;营气循环中督脉阳气下降于会阴,因“阴阳相吸”交于诸阴之会的任脉;任脉一方面上交于头面督脉组成营气的任督二脉的小循环,另一方面,任脉阴盛由阴脉间斥力流向“三阴”肺而出手太阴肺经,形成营气的十四经脉大循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指出阴升阳降的基本规律;一则天阳之气的下降,是阳气的由多向少流动,是阳气相斥的结果,天在上为阳,应于人体的手和头,故手阳经下交同名足阳经的流注;再者地在下为阴,地阴之气的上升,是阴气的由多向少流动,是阴气相斥的结果,是以足阴经上交下一级手阴经的循环流注和同级别的阴经自足经“相斥”上升于同名手阴经的经脉联系;阴阳升降而“阴阳交于四末”,是手足阴阳表里同级阴阳的“互根”并“交感”、“相交”,是同级阴和阳“相吸”的结果,顺接了“阴升阳降”或“相斥”力方向。这种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交流和交感应于人体,升已而降,降已而升,阴极转阳,阳极转阴;升降交感循环于人体的结果为人体三阴三阳十二经脉的阴阳环周循环;“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是顺应天地阴阳属性而建构人体气血的十二经脉循环的基础,是三阴三阳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属性的形象表达。故,经脉是本于天地阴阳属性的概念。自然阴阳的变化和本于“地食人以五味”的经脉内属脏腑阴阳精气加注,仍是经脉营气流注的内在动力,故人之经气环周无非是天地阴阳二气作用于人体并经脏腑化生气血的运行而已;气血乃天地阴阳本性的体现。阴阳学说渗入经络学说后,经脉的命名“冠以手足”、“隶属阴阳”和“内属脏腑”,反映了经脉的“阴阳”本义。阴阳是经脉的本质属性,而脏腑和手足是三阴三阳经脉依属性阴阳含量差异在时、空划分并归属的两端。
综上,阴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是十二经脉循环流注的基础和经脉气血多少的原因,反映了经脉的阴阳本义。
[1]吴绍德,王佐良,徐玉声,等.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7.
[2]周楣声.灸绳[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6.44.
[3]谢感共,蒋垂刚,徐信山.子午对冲气血互注理论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5,25(10):70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