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4)
许叔微,字知可,宋代真州(今江苏仪征)白沙人,一说毗陵(今江苏武进)人,生于元丰三年(公元1160年),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中为进士,曾任徽州、杭州教官,后迁京,任集贤院学士,故有许学士之称。
许氏自幼家道贫寒,笃志经史。许氏归隐后潜心岐黄,钻研方书,精益求精,“救物为心”,活人不可胜计。其一生著作颇丰,有《许氏伤寒论著三种》(即《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和《伤寒九十论》)、《类证普济本事方》、《仲景脉法三十六图》、《治法八十一篇》、《翼伤寒论》、《辨类》等书(后四本书已佚),尤以《许氏伤寒论著三种》及《普济本事方》称誉医林。其书多记载切身体会和临证经验,主要学术思想为对伤寒和杂病的证治阐发。
许叔微所撰《伤寒百证歌》原著缺序跋,史书也无记载,故具体成书时间已难考证,若根据许氏的生平情况推论,该书所撰时间可能始于作者官至集贤院学士后的二、三年,约 10年完成;始刻于宋乾道庚寅年间,此时作者已辞世十余年了。该书原刻本已佚,而元代刻本流传不详,今北京图书馆所藏为孤独本,扉页剥蚀不全;清代万历辛亥年(公元 1611年)有乔山堂坊刻本,亦佚。现存较多的是清代咸丰以后的各种校勘重刻本,主要有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刘晓荣据宋刻本刊刻的藏修书屋刊本(简称“修本”),光绪辛巳年(公元1881年)陆心源据元刻本翻刻的十万卷楼丛书本(简称“楼本”),光绪巳丑年(公元1889年)上海右江书林石印本、美利达公司铅印本,光绪戊戍年(公元 1898年)瞿镛铁琴铜剑楼影抄本。此外,刘晓荣于同治庚午年(公元1870年)将“修本”进行复校重刻,为述古丛书钞本(简称“述本”)。1916年黄任恒翠琅玕馆从书本(简称“翠本”)、1936年黄启沂芋园从书本(简称“芋本”),均系“述本”刊刻。1935年苏州国医书社铅印本、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简称“丛本”)、1956年商务印书馆刊《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简称“伤本”),均系据“楼本”重刻。
许氏穷通经论,知识广博,对《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理论与方法有深入的研究,而本人又长期从事临床实践工作,治疗经验非常丰富,故其所撰写的论著是一部研究《伤寒论》辨证论治方法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著作,集中反映了作者的重要学术思想、见解和临床应用经验。许氏在宋代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主要学术成就如下。
许叔微的《伤寒百证歌》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用“按症类证”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全书共列症状 53个,将具有同一症状的若干方证汇集起来,进行排列、分析、比较、辨其异同,为后学者正确地认识、诊断、治疗伤寒提供了依据。例如冷厥、热厥、汗厥、水厥、脏厥的症状与鉴别要点,《伤寒百证歌·第四十六证厥证歌》曰:“厥有冷厥有热厥,脉证当须仔细别。冷厥才病四肢冷,脉但沉微身不热,足多挛卧并恶寒,引衣自覆仍不渴。热厥身热头且痛,三四日内厥方发,半日之间热复回,扬手掷足烦躁列。要之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相侵。血气不通手足冷,医人不识却疑阴,其脉沉伏而更滑,头面有汗指甲温,急便下之安可慢,不然疑似祸相仍。又有正汗来相逼,两手一手忽无脉,手足厥冷面不泽,细辛甘草汤脱厄。心下怔忪厥有水,脉紧厥时邪在里。发热七八日身冷,此名脏厥为难治。”
在《伤寒论》中本来寓有表里虚实、阴阳寒热的辨证内容,在许氏之前的一些医家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认识。许氏认为分析病情、决定治则的关键,在于明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即八纲也。他重视八纲辨证,同时与六经辨证相结合,主张辨证时首先以表里虚实为纲,将阴阳寒热包含在表里虚实之中进行辨析。此进一步突出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特点。他在《伤寒百证歌》论伤寒辨证谈到“伤寒最要辨表里虚实为先。有表实,有表虚,有里实,有里虚,有表里俱实,有表里俱虚。先辨此六者,然后用药,无不瘥矣”,辨析脉证认为“伤寒先要辨表里虚实,此四者最急。仲景云:浮为在表,沉为在里。然表证有虚有实,浮而有力者表实也,无汗不恶风;浮而无力者表虚也,自汗恶风也”。《伤寒论》虽以三阴三阳分证,但是八纲之中,尤以阴阳为总纲。许氏指出,三阳为阳,而阳热之证以阳明为甚;三阴为阴,而阴寒之证以少阴为甚;所谓“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自阴出。阳盛热多内外热,白虎相当并竹叶。阴盛寒湿脉沉弦,四逆理中最为捷”,说明阳、热、实的典型证是白虎证、承气证,阴、寒、虚的典型证是四逆证、理中证。许氏论伤寒也重视阴阳寒热的分辨,如《伤寒百证歌》记载“烦躁面赤身微热,脉至沉微阴作孽,阴证似阳医者疑,但以脉凭斯要诀。身热里寒阴躁盛,面戴阳兮下虚证,阴发躁兮热发厥,物极则反皆理性”,“小便赤色大便秘,其脉沉滑阳证是,四肢逆冷伏热深,阳证似阴当审谛”,“身冷脉沉紧且细,内虽烦躁不饮水,此名阴盛格阳证,霹雳散用烦躁止”。许氏更进一步将八纲有机的联系起来,用于伤寒辨证中,如《伤寒百证歌》曰:“恶寒发热在阳经,无热恶寒病发阴;阳宜发汗麻黄辈,阴宜温药理中宁。”由此可见许氏独特的伤寒辨证体系即重视八纲辨证,这为后来中医八纲辨证理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许叔微之所以善治伤寒,主要在于他对仲景脉法有精深的研究,而且十分重视脉证合参。他在《伤寒百证歌》中首先强调仲景以浮、大、动、数、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由此可辨病之吉凶预后;并且对脉之浮沉、有力、无力辨病之表里虚实,脉之数迟辨病之在脏在腑,逐一作了归纳,使之更加明了。他亦非常重视仲景“邪不空见,中必有奸”之论,并将《伤寒论》中所举例证改为韵文,以便学者掌握。此外,许氏十分强调人迎、气口、趺阳、太谿之诊,认为“右手气口当主气,主血人迎在其位。气口紧盛伤于食,人迎紧盛风邪炽”,“趺阳胃脉定死生,太溪肾脉为根蒂”。此理论不仅突出了仲景按手还需及足的重要观点,而且前者于风寒外感与饮食内伤不同之辨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许氏对于阴阳盛衰、阴结、阳结、纵横顺逆、残贼灾怪等特殊脉象作了系统归纳,虽然内容大部分都源于仲景之论,但若没有认真的研读和丰富的临证经验,是难以获得如此深刻的认识的。
许氏在临证中既尊重仲景的辨证论治体系,又善于从实际出发,强调通变,取诸家所长,灵活遣方用药,探赜索隐,多有创新,并且善自成一派,如指出仲景治法“合用与不合用,必心下明得谛当”,才能熟练裁用。他对伤寒用药深入研究,有独到见解,善于以仲景之方为基础,加减化裁,如对“热入血室”,仲景用小柴胡汤,许氏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许氏治伤寒之学,还上溯《内经》、《难经》的有关理论和博彩众家之说,以阐发仲景奥旨;并选入了后世不少有效方药,以补其缺疑。例如,许氏在《伤寒百证歌》将仲景方论编成歌诀 100首,其中对《伤寒论》中有论无方者,取《千金方》等方书之补之;他在《伤寒百证歌》中对“五种温”(温病、温疟、风温、温疫、温毒)、“三种湿”(湿温、中湿、风湿)、“似伤寒四证”等,在仲景论述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说,对其不足之处作了补充。
许叔微对仲景之学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他不仅能够彰明仲景心法,而且还有不少发展和创新,对《伤寒论》的应用和发展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在中医学术界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公认他为宋代颇有成就的医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