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猪病防控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1-02-12 07:34陈秀梅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6期
关键词:猪病猪场养殖户

陈秀梅

(山东省郯城县畜牧局,郯城 2761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大力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农村养猪业发展快速,集约化、规模化成为养猪业的必然趋势。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养猪积极性增高,能否有效控制疾病成为决定养猪经济效益高低的主要因素。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农村动物防检疫工作,在监督检查并指导养殖户生猪饲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对当前农村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略作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1 猪病流行特点

1.1 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增多

在生猪疾病流行过程病中,往往不是单一的病原体所致,而是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又称共同感染)所造成的,多呈病原混合感染。病猪没特异性临床症状,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征。危害极其严重,控制难度大。常见疾病有:猪大肠杆菌病与肺病、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性腹泻并发;猪气喘病、巴氏杆菌病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猪瘟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附红细胞体与蓝耳病混合感染,或与流感并发。

1.2 非典型性疫病增多

有些生猪流行病病原体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及免疫的影响,毒力发生改变,有的毒力变强,有的毒力变弱,出现了新的变异株和血清型,加之猪群中的免疫抗体不一致,致使某些疫病在猪群中发生流行,表现出过去所没有的临床症状,呈现出非典型特征,均趋于亚临床状态。如“温和型猪瘟”,临床症状轻不典型;其病毒低毒力毒株通常引起疾病经过和隐性感染。感染母猪常发展为“带毒母猪综合征”,终身带毒、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出生仔猪常表现为流产,死胎、弱仔、弱胎现象,为猪病的诊断增加了难度。

1.3 条件性疫病增多

在猪病流行病过程中,有些是因饲养规模扩大,环境得不到改善或管理不到位等条件因素影响。如空气流动不畅引发,包括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繁殖障碍综合症疾病、呼吸道疾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弓形体、疥螨、猪伪狂犬病、细小病毒、日本乙型脑炎、蓝耳病、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气喘病等疾病。

1.4 新型疾病种类增多

有些生猪流行病是从国外传染进来的,如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萎缩性鼻炎、猪痢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传染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圆环病毒感染、猪增生性肠炎等病,使猪病种类增多。

2 存在问题

2.1 引种混乱,把关不严

引种部门和渠道增多、检疫不严,致使新型疾病随种带入及传播。

2.2 兽药和疫苗使用混乱

平时不重视预防,治疗时急功近利,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和退热药等药物,盲目迷信疫苗的作用。随意加大免疫剂量以及滥用未经批准的疫苗和自家疫苗,造成应激和免疫麻痹,引起免疫失败。目前部分猪场存在的用药过量和疫苗接种过多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2.3 日常管理不当

有的猪场或养殖户不重视日常管理、定期消毒、驱虫、灭鼠和灭蝇蚊工作,致使生猪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饲养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猪舍环境污染严重,使生猪处于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促进了疫病的发生。

2.4 诊断不及时,免疫监测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部分猪病病原体毒力不断改变,免疫监测不到位或免疫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出现了生猪免疫抗体应激死亡现象,部分猪场或养殖户对免疫工作持不信任或拒绝免疫态度,致使生猪疫病增加,加速了疫病的传播。

2.5 对新时期猪病流行特点认识不足

新时期猪病流行特点多为混合性、继发性或非典型性感染,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综合诊断。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未能引起养殖户的广泛注意,片面的或直观的从某一临床症状确诊是什么病,盲目用药,致使病猪错过治疗最佳时间,诱发多种疫病同时发生和广泛扩散。

3 防控措施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类猪病的发生与流行。

3.1 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强化养殖户防疫意识

我国养猪业主要在农村,加大对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猪病知识培训,扩大宣传力度,有利于强化广大养殖户防疫观念,转变饲养方式,改变传统养殖的陋习,减少猪病发生,树立起“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饲养理念,促使农村养猪业得到顺利发展。

3.2 强化生猪生产管理,提高饲养水平

在生猪生产过程中,要强化生猪生产管理,加强技术人员技能培训,积极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生猪生产管理知识,掌握疫苗、药物保存、使用剂量、注射方法以及疫情的发展动态,提高饲养水平,从源头上阻断和控制传染病病原在猪群间、种群与子代间的相互传播。同时在饲养管理方式上,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定期做好猪舍的通风降温、防寒保暖、消毒、污水无害化处理工作,预防循环感染,最大限度地防止病原体侵入猪场,确保生猪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正常健康的生长,减少或降低猪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3.3 加快生猪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步伐

走生猪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之路,是切实控制、阻断猪病的传染来源,减少或降低猪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当前,许多集约化、规模化猪场仍处于广大农村散养畜禽的包围之中,常因对周边散养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水处理应激能力差,防疫水平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生猪饲养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猪群病原体大量繁殖与扩散。因此,加快生猪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步伐,重视生态环境在养殖生产和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4 提高免疫质量,实施强制免疫

众所周知,疫苗接种在预防生猪病毒性传染病上具有非常地重要作用。然而,有些动物疫苗由于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生猪免疫接种后常出现免疫效果不佳、应激死亡、甚至免疫无效的现象。为了提高动物免疫质量,除了要提高现有各种动物疫苗的生产质量外,还要根据当地以往的疫病发生和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改进免疫方法。实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强制免疫接种,减少不必要疫苗的使用。一般来说,猪场对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及猪肺疫等应常年保持100%的免疫接种。其他疾病是否需要免疫接种,可根据生产实际、环境条件及疫病流行情况等,有选择地进行。广大农村养猪专业户应加强对猪口蹄疫、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的免疫接种,以防止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3.5 定期消毒、驱虫、灭鼠、灭蚊蝇

定期消毒、驱虫、灭鼠和灭蝇蚊是疫病综合防治措施之一,也是日常生猪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对猪场及养殖户每年的驱虫、灭鼠、灭蝇蚊工作及日常消毒工作,必须按照防疫计划严格执行。鼠类与蝇蚊是多种人畜共患病和猪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与传染源,能传播多种疫病,对人畜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定期消毒、驱虫、灭鼠和灭蝇蚊对保护猪群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6 合理用药

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因子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使得许多药物防治效果不佳、甚至无效。要控制好地此类疫病,就必须事先根据当地猪病发生情况与流行规律,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猪场药物保健计划。有计划、有针对性做好常见病原耐药性的动态监测工作,及时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对一些暂时尚无特效疫苗的生猪传染病与寄生虫,可以通过饲料与饮水添加药物喂饮达到预防的目的。

3.7 防治

要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下,区别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对猪病进行综合性治疗。对发生一、二类猪病传染病时,除了要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外,还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要求,配合主管部门扑杀病猪,消灭传染源。对一般性传染病,又有治疗价值的病猪,可在严密隔离的条件下,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猪病猪场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