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道路理论初探*

2011-02-12 00:3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化生壮医水道

宋 宁

(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南宁 530001)

壮医药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经过对积累和总结出的宝贵医疗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理论是壮医理论体系的内核,也是壮医针灸的重要理论基础。道路理论主要研究人体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红路5条道路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壮医借助道路理论来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道路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红路等5条重要通道,它们相互沟通联系,把人体的天部(壮医把人体上部称为天部)、地部(壮医把人体下部称为地部)、人部(壮医把人体中部称为人部)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天、地、人三部之气息息相通,同步运行,制约化生,从而达到健康境界。

1 道路的概念及内涵

道路,即三道两路,其概念是壮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顽强斗争的实践中,经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仔细观察而逐渐形成和提出的,是人体内五条极为重要的通道。三道指谷道、水道、气道,是三条直接与大自然相通的通道,两路指龙路、红路,是两条内封闭通道。

1.1 谷道

谷道,壮语称“条根埃”,壮文为Saihoz,是指五谷进入人体并得以消化吸收的通道[1],其化生和调节的枢纽脏腑是“咪叠”(肝)、“咪背”(胆)、“咪曼”(胰)。谷道上连口腔、咽喉,中有食道和胃肠,下接阴窍,贯通人体的天、地、人三部,且与大自然直接相通,是化生气血的主要场所。谷道的功能是消化吸收水谷,化生成为人体所需的气血,同时排出体内浊物。

1.2 水道

水道,壮文为Conghhoz,是指水液进出人体的通道[1],其化生和调节的枢纽脏腑是“咪腰”(肾)和“咪小肚”(膀胱)。水道主要包括口腔、咽喉、肾、膀胱、尿道、毛孔,贯通人体的天、地、人三部。水液和五谷一样,通过口进入人体,在胃肠消化吸收。但水道与谷道同源而分流,水谷进入谷道后,先在胃肠道被消化吸收,化生为人体所需的气血。随后,谷道把食物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肠道排出体外;水道则把体内水液代谢产物一方面形成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另一方面形成汗液,通过体表皮肤无数的毛孔排出体外。

1.3 气道

气道,壮文为Hozgyongx,是指人体之气与大自然之气相互联系交换的场所和进出的通道[1],其化生和调节的枢纽脏腑是“咪钵”(肺)。气道位于人体的天部,主要包括口鼻、咽喉、气管、肺。大自然的天气从口鼻进入气道,到达“咪钵”,在“咪钵”的调节作用下,人体从中吸取营养物质,又把体内的部分代谢废物化生为气,从气道通过口鼻排出体外,完成气体交换。

1.4 龙路

龙路,又称“信息通道”,壮文为Meg,是指人体内的传感通道,亦有学者称为火路[1],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其化生和调节的枢纽脏腑是“巧坞”(头脑,壮医认为是精神活动的主宰)。龙路的功能主要是感受和传导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刺激,经中枢“巧坞”的指挥和处理迅速作出反应。

龙路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极为重要的通道,是生命的象征,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因而壮医把龙路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三道两路的核心。龙路是内封闭通路,有中枢、主干、分支、网络,贯通人体的谷道、水道、气道、红路,以及天、地、人三部。主干分龙头、龙颈、龙身、龙尾4部分。“巧坞”为龙头,是龙路化生和调节的枢纽脏腑,也是龙路的中枢所在,还是人体各部的总指挥部。颈部称龙颈,腰背部称龙身,民间壮医习称“龙脊”,骶尾部称龙尾。龙路的分支和网络遍布全身,龙头的网络分支分布在头部,龙颈的网络分支分布在颈部及上肢,龙身的网络分支分布在腰背部和相应的胸腹部,龙尾的网络分支分布在骶尾部及下肢。

著名壮医专家覃保霖[2]认为,脊柱两侧状如巴掌大的狭长区域,有“神经走廊”之意,壮语原称“排廊”,恰为龙路主干分布的区域,也是壮医背廊穴取穴的部位。从解剖学角度看,这一狭长部位最接近植物神经系统中枢;从临床疗效看,针灸这一区域的背廊穴,不但可以调整整个中枢神经机能,而且还能统摄五脏六腑病证。

1.5 红路

红路,壮文为Sailwed,是指人体内血液的通道。因血色鲜红,故名。壮医又称为“血脉”、“血路”,亦有学者称为龙路[1],其化生和调节的枢纽脏腑是“咪心头”(心脏)。红路和龙路一样,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路。也有中枢、干线及网络分支,遍布全身,贯通人体的谷道、水道、气道、龙路以及天、地、人三部。其中枢“咪心头”又称“红海”、“血海”。红路内有气血循环往来,到达机体各部,充养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因此,红路的功能主要是为机体输送营养。

2 道路理论的内容

2.1 道路主通

壮医认为,气血畅达是健康的前提。气血畅达有赖于天、地、人三部之气的通应同步,而三气同步主要是通过道路的沟通调节来实现的。三道两路互相沟通联系,内而脏腑骨肉,外而皮肤毛窍,把人体各部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天、地、人三部之气息息相通,协调化生,从而气血畅达。因此,壮医道路理论十分强调一个“通”字,亦即道路要通畅。三道两路必须保持畅通,以通为用,以通为要,以通为和,以通为顺,有了疾病则以通为治。生理上,只有道路通畅、调节有度,人体内天、地、人三部之气才能相互通应、畅通同步,人体之气与大自然天、地之气才能同步运行,从而气血化生和充养有源,运行、输布有常,排泄有度,则气血平衡,人体处于健康状态。谷道水道畅通,则能正常吸纳水谷精华、化生气血,及时排出糟粕;气道畅通,人体之气就能与大自然之天气相交换,吸其精华,弃之糟粕,充养气血。因此,三道偏于与大自然的天、地之气相通应。龙路畅通则气血循行有度,人体能对外界的信息和刺激做出正确及时的反应;红路畅通,则气血运行有常,不至溢出脉外,全身组织得到气血的充养。因此,两路偏于与体内各脏腑组织相通应。

病理上,若三道两路任何一条道路瘀滞或阻塞不通或调节失度,均可影响三气同步,导致气血失衡而出现相应的病理状态。

三道两路的通畅又以气血均衡为条件,只有气血充盛平衡,道路才会畅通无阻。若气血失衡,或偏亢,或偏衰,或瘀滞,均可导致道路瘀滞不畅或闭塞不通,道路瘀阻又可加重气血失衡。

2.2 三道主化生气血

三道是人体气血化生的场所,主气血的化生。谷道、水道与大自然的地气相通应,水谷通过口进入谷道,在“咪叠”(肝)、“咪背”(胆)、“咪曼”(胰)的调节作用下,谷道和水道吸纳水谷精华,化为气血。气道与大自然的天气相通应,大自然之清气通过口鼻进入气道,在“咪钵”(肺)的调节作用下,气道吸纳纯厚的自然清气,化为气血。谷道、水道吸纳的水谷精微和气道吸纳的大自然清气共同构成气血化生之源。因此,三道任一通道不通畅或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气血化源不足。

2.3 两路主运载气血

气血在三道化生后进入龙路、红路,赖两路的网络而循环流注全身,滋润和濡养全身脏腑组织官窍,使生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红路是专门运载气血的通道,红路有主干、分支和网络,其分支遍布全身,因而可把气血供给全身组织官窍。龙路虽然不是专门运载气血的通道,但其内也有气血在流动,并能协调红路内气血的运行和输布,故临床凡涉及气血运行输布的疾病,壮医常红路与龙路同治,每获良效。此外,龙路和红路还把人体脏腑组织所产生的糟粕回传至三道,以排出体外。

2.4 龙路主传感信息

龙路是人体内的传感之道,主要功能是传感和处理信息,其性迅速,能使人体在极短时间内感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和刺激,经龙路干线到达中枢“巧坞”(大脑),再经“巧坞”的处理迅速作出反应,以此来适应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实现“三气同步”的生理平衡。

2.5 道路通应体表

人体体表密布龙路、红路的网络分支,这些分支在一定部位交叉成结,壮医称之网结,又称穴位。人体体表有很多网结,是气血交汇结聚之处。三道在体表虽然没有网络分支,但在体表一定部位常存在反应点(壮医亦称穴位),这些反应点虽然没有直接与三道相连,但却通过两路和三道相通应。因此,三道两路在体表均有相应的穴位分布,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作用于相应的道路及脏腑,而三道两路及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又可以通过道路的传导反映在体表相应的穴位上。壮医外治法就是通过刺激道路在体表的某些穴位,达到畅通三道两路、调节五脏六腑和平衡气血的目的。

3 道路理论的应用

3.1 说明疾病病位

道路常常是毒邪作用的部位及传变的路径。三道与大自然直接相通,外毒入侵,常首犯三道,引起三道疾病。故三道病变病位在表,多较轻浅;两路与内部相连,若正不敌毒则毒进,传至两路,引起两路甚或内脏病变。故两路及内脏病变病位在里,其病变相对较重。

3.2 说明病因病机

壮医认为,人体的一切疾病皆因毒而起。毒既可外侵,亦可内生,但必赖三道两路为其传导路径。外侵之毒一般通过三道侵入体内,阻滞于三道,或沿三道入里传至两路,阻滞或破坏两路,产生相应病变。内生之毒则直接阻滞三道两路。

气血失衡是疾病产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三道两路瘀滞不畅或功能失调常是气血失衡的主要原因,气血失衡反过来又可加重道路的不畅和失调。三道瘀滞不畅可导致气血偏衰或偏亢,两路瘀滞不畅可导致气血瘀滞。

3.3 说明生理功能

道路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4个方面:一是沟通内外。三道偏重于与外界相通应,调节人体与大自然天地之间的平衡,两路偏重于调节人体天、地、人三部及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平衡;二是网络全身。三道两路及其网络分支遍布全身,把人体连成整体,调节全身气血平衡;三是化生滋养。三道主化生,吸纳天地之精华,化为气血;两路主运载,运行气血滋养全身;四是排毒御毒。三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是抵御外毒的第一道屏障。人体脏腑组织在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糟粕废物以及外侵、内生之毒,也通过三道两路排出体外。

3.4 说明病理变化

因气血的化生、运行、输布和排泄都离不开道路,故三道两路任何一个环节阻滞不畅,均可导致气血失衡,引起相关的病理改变甚或死亡。谷道阻滞不畅或失调可引起谷道病变,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便秘、呃逆、嗳气、厌食、腹胀、腹痛等。水道阻滞不畅或失调可引起水道病变,主要表现为水肿、尿急、尿频、尿痛、尿闭、遗尿、小便失禁等。气道阻滞不畅或失调可引起气道病变,主要表现为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气喘、咳痰咯血、胸痛胸闷等。红路阻滞不畅或失调可引起红路病变,主要表现为内脏组织器官的缺血失养,以及气血运行不循常道而出现的孔窍出血。龙路阻滞不畅或失调可引起龙路病变,主要表现为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及适应能力减弱,“巧坞”指挥不灵,不知冷热痛痒等感觉异常或缺失。

道路还是诸毒入侵及传变的主要通道。如风毒、痧毒常循气道而入,蛊毒、食物中毒常首犯谷道,湿毒、结石常常堵塞水道,某些邪毒往往循皮肤侵犯两路。诸毒不仅沿道路入侵,而且往往循道路传变。入侵三道之邪可内犯两路,内犯两路之毒亦可传至三道。无论何种毒邪入侵或传变,最终均可引起三道两路一个或多个环节不通,使气血失衡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5 用于疾病诊断

道路理论用于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观察道路的排泄物以及道路在体表一定部位的形态、结构、色泽等变化以诊断疾病,并辨别疾病的病位、病性等变化。

3.5.1 观察道路在体表的部位 根据体表局部的变化可测知道路及内脏病变。如见气喘如牛、壮热、鼻翼煽动为气道咪钵(肺)热毒内盛;后阴脱肛多为气血偏衰、升提无力;尿道口红赤,伴尿频涩痛,多为水道湿热诸毒内蕴或结石内阻;白睛脉络红紫曲张且有黑斑黑点多为红路瘀滞;体表出现条状红线属红路火毒盛;皮肤感觉异常或肢体萎废不用,为龙路不通。

3.5.2 观察道路在体表的反应点 两路在体表有很多网结,三道在体表虽然没有网结,但常存在反应点,观察这些网结或反应点,常可察知三道两路及相应内脏的变化。如脐周四穴有压痛,可反映谷道病变;某些痧病,常可在背部出现反应点。

3.5.3 观察道路的排泄物 痰涎为气道排泄物,可反映气道病变。痰涎清稀为气道有寒毒;痰黄黏稠为气道有热,或风热之毒内犯“咪钵”(肺);痰中带血,多为“味钵”红路分支受损,常见于痨病之“老咳嗽”。呕吐物、大便为谷道排泄物,可反映谷道病变。呕吐物酸腐腥臭,常为“咪胴”(胃)有热或食伤“咪胴”;呕吐物见红,常为谷道受损,“咪胴”溃烂。大便清稀甚或如水,多为谷道虚损、寒毒内侵;大便黄褐而臭,多为湿毒热毒顺谷道下注。小便为水道排泄物,可反映水道病变。小便清长,为水道有寒毒;小便短赤,为水道有湿毒热毒;小便见红,尿中带血,多为水道有砂石。

3.6 指导临床治疗

3.6.1 阻断邪毒入侵传变路径 邪毒常循道路入侵或传变,因此防治疾病时宜阻断其路径。如瘴气雾露迷蒙的早晨,若外出赶路必口含生姜,以散寒辟秽,防止瘴毒从口鼻入侵引发瘴病;若被暴雨淋湿,常以姜葱煎汤沐浴,并以姜糖煎汤热服,可驱散风寒湿邪,防止风毒侵入气道引起伤风感冒。

3.6.2 畅通道路 壮医在临证时强调道路要畅通,通过三道两路把邪毒排出体外。如壮医擅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各种痛证,以温热和药效对穴位的刺激,通过道路的传导,疏通三道两路,调整机体功能,使毒邪化解或从道路排出体外。

3.6.3 指导用药 如用“调气理气药”、“解表药”治疗气道疾病,用“健胃消食药”、“润下泻下药”治疗谷道疾病,用“利尿通淋药”治疗水道疾病,用“消肿止痛药”、“止血生肌药”治疗两路疾病。

[1]黄汉儒.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7.

[2]覃保霖.陶针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4-15.

猜你喜欢
化生壮医水道
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迁移规律与沉积模式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奇怪的封闭水道
凿通运河,江南水道相钩连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地表水系结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