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2011-02-11 02:55:57刘学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8期
关键词:酮症病死率休克

刘学锋

(四川甘孜州人民医院,四川 甘孜州 626000)

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甘孜州人民医院对6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观察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9岁。以疼痛等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起始表现的31例(占45.6%),非疼痛者37例(占54.4%);其中,呼吸困难18例,恶心、呕吐10例,突发晕厥7例,出现心力衰竭36例(占52.9%),心律失常41例(占60.3%),休克19例 (占27.9%),室壁瘤9例(13.2%)。经过及时抢救及治疗,14例死亡,54例好转出院,病死率为20.6%,平均住院天数14.3d。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对糖尿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2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

2.1 疼痛症状不典型

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无典型的疼痛症状,表现在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生部位、对药物的反应等不典型,且年龄越大,发生疼痛的比例越少,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突发晕厥等。本组患者68例,非疼痛者占54.4%,恶心、呕吐占14.7%,呼吸困难占26.5%,突发晕厥占10.3%。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症状不典型的原因为: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多出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侧支循环建立不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之前,缺氧的心肌已经处于顿抑或冬眠状态,对疼痛感觉迟钝[1]。②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自主神经病变,心脏自主神经呈节段性脱髓鞘,神经纤维呈珠状或梭状膨大,并有神经纤维碎裂等改变,造成神经系统反应性下降,信号系统痛阈增加,痛觉传入冲动被阻抑[2]。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其,由于心脏排血量降低,加上颈动脉窦反射迟钝,脑部血流障碍、脑缺氧,痛阈提高;④冠状动脉逐渐狭窄,使疼痛感减弱;且心肌缺血面积相对较小未达到痛阈[3]。

2.2 并发症发生率高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室壁瘤、休克、感染等并发症,这与糖尿病患者心肌内微小动脉广泛狭窄,对侧枝循环的建立不利有关。同时糖尿病患者往往冠状动脉硬化,易发生冠状动脉血栓,造成动脉狭窄。本组病例发生心力衰竭36例(占52.9%),心律失常41例(占60.3%),休克19例(占27.9%),室壁瘤9例(占13.2%)。

2.3 血糖波动大,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应激反应增强,使体内反向调节激素如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加,至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进一步升高,甚至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本组病例发病时,血糖>11.1mmol/L者有52例,其中5例发生酮症酸中毒。

2.4 病死率高,预后差

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者病死率较高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倍,这主要与糖尿病多数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心肌病变及微血管病变,当发生心肌坏死时,侧支循环障碍,小动脉广泛狭窄,造成大面积心肌梗死,故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及心功能不全有关。本组病例经过及时抢救及治疗,好转出院54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20.6%。

3 护 理

3.1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42例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占61.8%。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乏力、精神不振、心律失常、低热、头晕、出汗、恶心、呕吐及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的局部疼痛,如腹痛、腰痛、下颌痛、咽痛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应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并通知医师,以便及时诊断、治疗,以防漏诊。对于已经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护士还应该密切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如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的变化,观察四肢温度,肤色,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量。及早识别急性心肌梗死各种严重并发症并进行应急处理,如出现头晕、多汗、心慌、面色苍白甚至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检测血糖,以观察患者是否为低血糖反应。如出现发绀加重,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痰,则表明有可能出现急性左心力衰竭;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处于低心排状态,会出现低血压,在观察病情时,应区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临床表现。因此,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密切进行生命体征观测。

3.2 严密心电监护

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尤为重要。因为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因而心脏微血管及大血管均易发生广泛的弥漫性动脉硬化,引起广泛出血,心肌细胞坏死、纤维化,扩大心脏容积。坏死心肌与存活心肌混杂而致扰乱心肌电活动,进而显著增高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因此,及时发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早二联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R-on-T现象等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关键作用。

3.3 糖代谢异常的监护

血糖越高,患者病死率越高,并发症也越多。因此,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血糖的监测,配合医师对降糖药物进行调整,使血糖控制在8~10mmol/L之间为宜。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应激反应加强,升糖激素分泌增多只是血糖增高迅速,严重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观察血糖时可采取快速检查手指血糖的方法,首先检测全天7点血糖。

3.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进行24~48h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最初2h内,每隔15min测一次血压、心率、脉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必要时描记心电图。协助医师拔管,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因出血首先表现为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血、疼痛等,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因术中用碘造影剂,需补液1000~1500mL以防止体内蓄积时问长会对肾脏有损害;若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慌脉搏加快、、出汗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应立即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常规留置静脉针,避免出血。

3.5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心电图,观察有无性病理Q波、ST段有无抬高,并观察有无心律失常。记录24h出入量,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医源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尤其是心率和血压变化,早期发现心力衰竭及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易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早搏易转变成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等致命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并应立即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必要时使用开塞露。

[1]苏静怡,李澈,苏哲坦.心脏:从基础到临床[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 491-492.

[2]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320.

[3]王士雯,钱方毅.老年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76.

猜你喜欢
酮症病死率休克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谨防过敏性休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6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代医学(2014年36期)2014-07-31 19: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