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惠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人民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200
我国有毒野生菌约有190种,其中30多种毒性极强,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1]。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而盛产各种野生菌类。野生菌常见的品种有松茸、牛肝菌、鸡油菌、见手青、青头菌等,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当常导致中毒。野生菌中毒多见于夏、秋季节,常一家或数家采食者同时发病。中毒症状常因患者的进食量及野生菌的品种不同而表现各异,毒菌中毒临床上主要分为四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中毒性肝炎型,本院从2002至2010年共收治185例野生菌中毒患者,现将急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本组患者185例,男98例,其余均为女性,年龄最小5岁,最大62岁,平均36岁。本组患者收住入院后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大量静脉补液、应用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10例治疗1天后转往州医院治疗,其余患者均于3~7天后治愈出院。
野生菌中毒一般分为速发型野生菌中毒、迟发型野生菌中毒[2]。
这是食后发病快,一般在0.5~6h之内,就会明显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但是症状消失后,很快就会好转、痊愈,很少有死亡发生。
发病比较慢,一般在误食毒菌10h以上才会发病,患者全部会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之后,这些症状看上去似乎痊愈,但是经过1~3天假愈期后,会突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溶血症状以及严重的心、肝、肾、脑等脏器损害的症状,如大汗淋漓、烦躁、呼吸困难、黄疸、出血、尿少、无尿、血清转氨酶升高、休克,甚至死亡等。
(1)进行催吐洗胃,使胃内含毒食物尽快排除,以免毒物继续吸收入血,加重临床症状,食入毒菌后入院的病人,不论时间长短,尽早地促使毒物排出,仍应进行洗胃,目的是尽量清除胃内残留有毒物食物,可用清水进行反复多次清洗,直到胃液干净清稀为止。(2)导泻 (严重腹泻及重度虚脱的患者不宜),药物选择20%甘露醇250ml+药用炭10片胃管内注入,以清除肠道内尚未被吸收的有毒食物,减少毒物继续吸收。
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早补液,以稀释和促进毒物排泄。输液速度视病情而定,一般在250~300ml/h,脱水者可加快滴速。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阿托品等各种解毒剂对症治疗;可以碱化尿液来促进毒素排泄,并且加强保护心、肝、肾、脑等脏器功能;必要时可给予辅酶Q10、维生素等治疗。重症者治疗时要进行心电、血压等的监护。
有毒蕈样中毒症状者使用阿托品治疗应严格遵照医嘱执行,并仔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防止阿托品过量,
同时做好记录,进行床头交接班,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食用毒菌中毒的患者心肌酶系升高,产生合并中毒性心肌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除了遵守医生嘱咐,静脉滴注极化液、生脉注射液等药物外,常规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以及心电图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患者心率过慢或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可给予阿托品治疗;对心率失常者,采取电击除颤、静脉推注利多卡因针。嘱咐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做好所有生活护理,并保持情绪稳定,输液时须严格控制速度,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肺水肿、心衰。
食用毒菌而导致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会出现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可用生理盐水40ml加多巴胺100mg,以2ml/h微泵持续注入,每30min测量血压一次,扩张肾动脉,改善微循环以及保护肾功能。有的患者如出现血红蛋白尿时,应及时静脉滴注5%碳酸氢纳碱化尿液,以防止肾小管阻塞。如有患者有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必须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并且准确纪录24h的出入量,要限制高蛋白饮食及含钾的食物。对少尿或无尿大于48 h,并且伴有以下一项者为血液透析指征[3]:(1)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体征;(2)有心衰、脑水肿、肺水肿的先兆;(3)血尿素氮大于20mmol/L或血肌酐大于450mmol/L;(4)高血钾、酸中毒。
毒菌中毒导致肺功能受损的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紧、呼吸困难等症状,常规给予治疗为吸氧,氧流量一般为3~4L/min,吸氧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特别要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如果患者的呼吸频率大于30次/min或者小于8次/min,而pH<7.25时,应该选择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在机械通气期间,无菌操作,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加强气道的湿化,按照病情及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呼吸机的工作参数。
毒菌中的肝毒素,毒素性极强,对肝脏损害最大,会引起患者的血清转氨酶升高。必须嘱咐患者要卧床休息,不断观察其腹胀、黄疸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有出血倾向,让患者饮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观察患者有无烦躁或行为异常的现象,让其口服护肝药物,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及对肝脏有损的药物,每日要抽血复查肝功能情况。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突然发生中毒事件,患者和家属心里都难以承受,会极度悲伤、恐惧和焦虑,因此护理特别重要。患者由于中毒后症状明显,病情危急,大多产生恐惧、悲观、厌世心理,加上部分患者家庭贫困出现悲观情绪,不配合治疗。医护人员要镇静、敏捷、熟练进行抢救与护理,而且应耐心对患者及家属解释,告知其治疗的进展和效果,同时给予物质及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感受到大家的关爱,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且要设专人护理,尽量不用约束性的治疗,以免使症状进一步的加重[3]。
嘱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日常生活中慎食各种野生菌类,做到以下几点:(1)不认识的可疑菌类勿食用:回顾上述病例,其中6例系一家6口,16例和13例均系外地民工,所食野生菌均为自己采摘所得,菌名不详,症状表现明显,病情重,预后差;而其余患者所食菌均为集市购买,症状表现明显,病情相对较轻,预后好;(2)食用野生菌时应注意种类不要杂,最好每次只食用一个品种,以免数种菌混在一起增加中毒几率;(3)加工烹调应注意炒熟炒透;(4)食用野生菌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幻视、幻听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陈灏珠.毒蕈中毒.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49-850.
[2]常玉军.试论小五台山地区有毒野生菌鉴别及中毒预防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09(5).
[3]周明花.35例急性毒蕈中毒的护理体会[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