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进 徐 惠
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湖北 浠水 438200
药物治疗的基本作用是去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使机体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只有药物的选择与症候吻合,体现了治疗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眼科对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特殊性。掌握眼科用药的特征是临床眼科学的基础。下面通过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几种中药在眼科的应用加以分析介绍。
1.川芎嗪:川芎嗪注射液是由中药川芎提取出来,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降低血浆粘滞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的功能。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嗪是中药川芎 的有效成分四甲基比 嗪,它具有典型“Ca2+”拮抗剂的特性,可调节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对抗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红细胞变性,降低红细胞聚集性,使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抑制血栓形成,降低红细胞压积,从而降低血黏度[1]。此外,川芎嗪可有效地清除由缺血后灌注产生的氧自由基,使全血粘度降低,视乳头和视网膜血循环明显改善[2]。在配合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效地改善了血液循环与灌注,增加了视神经的血液供应,使受损的视功能得到恢复。
2.葛根:是一种无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它除具有广泛的β受体阻断作用外,还通过扩张巩膜静脉窦周围的小血管和收缩睫状肌,使滤帘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房水的排出,从而使眼压下降;也可能是直接阻断了儿茶酚胺对分泌细胞的刺激作用,减少了房水的生成,而使眼压下降。而葛根素能有效地改善慢性高眼压兔眼筛板区的微循环状况,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管活性物质。实验证明葛根素能改善慢性高眼压兔眼神经轴浆流和视盘微循环状况。肖斯贤[3]认为葛根素能改善眼底组织的供血供氧,重新兴奋了处于抑制状态的神经元,起到了提高视功能的作用。
3.丹参:属活血调经药。其有效成分丹参酮可扩张冠状动脉、周围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及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并有抗纤维化的作用。祝枚东等[4]发现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改善慢性高眼压兔视神经轴浆流功能,增强视网膜血管及视神经纤维的耐缺氧能力,使神经细胞及其轴突受到保护。实验证明丹参能抑制血小板释放功能,使血栓开缄素 (TXA2)释放减少,而具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眼底血管堵塞等。有报道对于中晚期的青光眼的疗效显著,认为这与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增进血流的作用有关,使受损的视网膜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功能。
4.灯盏细辛:是辛温解表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視乳头、视神经血液循环,降低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视神经轴浆运输及减轻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提高RGCs的Co活性,对视神经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5.银杏叶:有活血化瘀、止痛、敛肺平喘的效果。银杏叶提取物 (GBE)通过影响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变可增加神经元对缺氧的耐受性;调节神经递质、防止细胞膜的自由基损伤等作用已广泛用于周围血管病和脑供血不足的治疗。在正常人群中,CBE可以增加眼动脉的血流,恢复视功能。
6.藏红花:有行气活血、祛瘀化痰的功效。其有效成分藏红花酸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流变及微循环的作用。研究显示藏红花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降低全血黏度,促进血液循环。Yuan B[5]报道藏红花能显著增加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流并有利于视网膜功能的恢复,改善视网膜视神经物质供应。
1.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随着姜黄素的药理作用被研究得越来越透彻,在眼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姜黄素可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抑制机体中肿瘤生长所需蛋白的产生、抑制白介素-8的生成,降低细胞核因子NF-KB的活性等。赵璐等[6]研究发现,姜黄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药用价值;利用姜黄素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Mrudula[7]等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龚凌[8]等在研究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殖影响中,发现姜黄素可明显抑制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并将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因此,姜黄素在防治眼底新生血管病变中可以发挥其抗新生血管的作用,给患者带来幸福之音。
1.雷公藤:雷公藤多甙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根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极性较大的脂溶性混合物,其生理活性是由多种成分 (二萜内酯、生物碱、三酯等)协同作用,既保留了雷公藤生药的免疫抑制等作用,又去掉了许多毒性成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非甾体类免疫抑制剂。具有抗炎及抑制病理性免疫反应和抑制Ⅲ、Ⅳ型变态反应。长期使用无耐药性、骤然停药无反跳现象。王秀生[9]等通过应用稳定性核素化合物“云克” (99Te-MDP)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取得满意疗效。
2.山茱萸: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是一味平补阴阳的中药,有补肝益肾、收敛固涩的功能,药性平和,无副作用。近年来通过临床实验发现:山茱萸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癌、升白血球、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及免疫方面均有疗效。通过对山茱萸成分进行分析,其中山茱萸总甙 (COG)明显抑制免疫反应,是一种有效免疫抑制剂。孟晶[10]等发现1%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综上所述,中药因其成分的复杂多样性,能同时从多个不同环节对抗疾病,显示出其在眼科疾病治疗方面的优越性。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传统中药,将会对眼科疾病的治疗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1]窦敬芳,翁教刚.川嗪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1998,18(3):140.
[2]刘吉,周文炳,葛坚等.中药川嗪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疗效[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1):14.
[3]肖斯贤,邱卫黎,曾庆纯.葛根素注射液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4,6(11):265-266.
[4]祝枚东,蔡丰英.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高眼压兔眼神经轴浆影响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1999,27(3):175-178.
[5] Yuan B,ZhouYH,Lin.Effects of crocin analoys on ocular blood flow and retinal function [J].Jocul pharmacol Ther,1999,15(2):143.
[6]赵璐,游志鹏.姜黄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9):935-937.
[7] Mrudula T,SuryanarayanaP,SrinivasPN,etal.Effect of curcumin on hyperglycemia-induc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expression instreptor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 retina[J].Biochem Biophys Rescommnm,2007,361(2):528-532.
[8]龚凌,姜德咏,朱晓华,等.姜黄素对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眼科学报,2004,20(4):246-248.
[9]王秀生,李国良,王强,等.云克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12):1369-1371.
[10]孟晶,黄丽娜,陈建苏,等.山茱萸总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1):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