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清 黄莉 谭舒尹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四川南充 637000)
多媒体课件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侯玉清 黄莉 谭舒尹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 探讨和尝试多媒体课件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应用Power Point、Excel、Word等软件、图片和视频将教学内容直接、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健康教育对象。结果 采用多媒体健康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教育对象的自我护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结论 应用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的能力,达到了预防疾病,恢复功能、享有健康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士的素质。
多媒体 健康教育 骨科患者
采用多媒体方式的健康教育,可针对不同疾病的特点,用大量的手术前后的照片、示意图、录像等方式,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一种图文并茂,生动真实、记忆深刻的教学方式[1]。有利于提高骨科病人的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使骨科疾病的治疗更加科学、规范、完整。
骨科健康教育路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其对疾病以及相关治疗、护理的认识,尽快达到康复的目的。
骨科患者的病情及护理要点随不同治疗时期而不断变化,健康教育也必须结合此特点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资料。
1.2.1 入院教育 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提出相应护理诊断,利用图书馆和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料,寻找解决病人护理问题的答案[2],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资料,并针对患者起病急、心理准备不足的特点给予指导,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2.2 术前教育 利用多媒体资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式、目的、术前准备、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使之在治疗前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多媒体课件能够充分刺激患者及家属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1.2.3 术后教育 术后应用多媒体,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感染的预防、饮食指导等,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重视程度。并指导患者及时掌握压疮、便秘、肺部和泌尿系感染等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2.4 康复教育 康复期可利用多媒体录像资料以及护士的示范操作,重点指导患者及时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促使患者及家属更快更好地掌握锻炼方法、时机等,以达到最佳医疗效果。
1.2.5 出院指导 利用多媒体资料继续指导患者治疗、功能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返院复查时间等。有条件的患者及家属可以将其拷贝带走,以便出院后能及时学习,进一步提高其自护意识及能力。
多媒体技术变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4],有利于患者准确、全面、深刻地接收知识,使患者及家属能大概了解疾病形成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疾病的护理措施,消除了患者住院治疗及出院康复阶段的紧张感。
骨科学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学科,概念抽象,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如颈椎骨折部分,将颈椎各断层结构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色彩丰富的实物图片,在患者及家属面前系统有机地展示,能有效的使其掌握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的方式和注意事项,降低了家属及陪护护理的难度和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缩短了患者康复的时间。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了解了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康复锻炼等知识。护理人员变被动询问为主动教育,形成了护患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新型护患关系,加大了护患之间的亲和力,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计算机操作能力,丰富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
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只有充分应用才能产生应有的结果[4]。在设计中若只强调了信息的传达,信息量过大,患者来不及消化和理解将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教育者在制作课件时应注意不能盲目追求视听效果,要扬长避短,科学地把握好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实施成功的多媒体健康教育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应用多媒体软件的技术,以及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因此,护士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借助多媒体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传授给患者,以调动患者及家属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在医学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应用多媒体对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选用高素质的护士,掌握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料,对骨科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1]谢鑑辉,易银芝,董林.多媒体技术在儿童骨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1046.
[2]梁毅.多媒体整体护理教学查房在骨科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11.
[3]林静君,陈妙虹,严晓芬,等.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2):3275.
[4]丁伯平.对药理学多媒体教学中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1):37~39.
R473.6
A
1674-0742(2011)03(c)-0138-01
20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