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冠华
(山东省文登市口腔医院,264400)
小儿厌食症属于中医学“恶食”、“伤食”、“食积”、“痰滞”等范畴。
西医对厌食症的病因研究认为,厌食是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主要有两种病理生理因素:一种是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性降低;另一种是受到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1]。
中医古代文献虽无小儿厌食症的病名,但纵观历代儿科医籍,用不同的病名对该病进行描述者却并非少见。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提出的“不嗜食”,宋◦钱仲阳《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所谓之“不思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虫》所指出的“恶食”,及其他医案提到的“纳呆”等,都可以说是小儿厌食症的不同称谓。
从目前文献可以看出,中医对本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和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颇为满意,在主要症状、实验指标的改善方面都较西医公认的锌制剂疗效为优,其原因在于中医药治疗的整体综合作用,为此成为中医儿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笔者查阅大量临床资料,发现脐疗对本病疗效确切,可起到与中药汤剂相当的治疗效果。脐中为神阙穴,系任脉之要穴,与督脉的命门穴相对,为禁针穴,脐疗既有药物对经穴起持久的良性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被吸收后的直接治疗作用,所以适应证较广。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表皮角质层薄,药物最容易穿透弥散而被吸收。
笔者结合本地临床实际,自制中药“进食膏”敷脐治疗小儿厌食。药物组成为:神曲、炒麦芽、焦山楂、苍术、白术、芒硝各10 g,炒莱菔子6 g,炒鸡内金、大黄各5 g,共研细末,贴敷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贴敷4 h,4次为1个疗程,临床应用3~4个疗程。
临床观察厌食症患儿126例,观察患儿食量增加情况,其中治疗1~3次显效者67例,1~2个疗程显效者39例,3~4个疗程显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有效率94.44%。该法不仅可明显增加患儿食量,同时对于改善患儿大便干燥、免疫力低下等方面疗效显著,明显减少了患儿呼吸道疾病发病几率。
细究其理,方中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功效消食和胃。麦芽甘,平;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健胃,尤能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可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癥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等症的治疗。苍术辛,苦,温 ;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苦温燥湿以祛湿浊,辛香健脾以和脾胃。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用于脾气虚证,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用于积滞便秘,本品能泻下攻积,且性寒能清热,味咸润燥软坚,对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者尤为适宜,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强泻下通便作用。炒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炒莱菔子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治食积气滞证;本品味辛行散,消食化积之中尤善行气消胀,常与山楂、神曲、陈皮同用,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吞酸;若再配白术,可攻补兼施,治疗食积气滞兼脾虚者。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效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本品消食化积作用较强,并可健运脾胃,故广泛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种食积证。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积滞便秘;本品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诸药合用,攻补兼施,即健脾消食,又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达到增加患儿食量之疗效,临床应用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许国铭.重视对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98,37(8):50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