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2011-02-10 17:14:22姚向超邓杏灵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5期
关键词:比洛非甾体抗炎药

姚向超 邓杏灵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历史悠久,自糖皮质激素出现之后,其临床应用也曾一度减少,但是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大的缺陷,致使非甾体类抗炎药再次引起了众多学者和医师的重视。有专家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我国医学领域的使用率仅低于抗生素,居第二位。但是在这些大量的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也是比较多的,而其在眼科的应用情况,同样值得重视[1-9]。

1 非甾体抗炎药在眼科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在常用的眼科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以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等类居多,但是其严重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给治疗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众多临床实践的应用中,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逐渐崭露头角,其以良好的抗过敏、消炎、止痛功效,成为眼科疾病的常用药物。而随着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应用逐渐增多,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率的研究,也成为了众多专家的研究课题。

在眼部创伤过程中,致使眼部过敏、发炎的最大原因是前列腺素的影响。前列腺素可以导致眼部蛋白质及多种组织功能受到伤害,破坏眼部功能的正常运行,使眼部出现各种炎质性反应及过敏症状。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即是以阻碍前列腺素各种的生成形式以及释放状态为主,减少炎症的发生和对眼部组织的损害,止痛消炎、抗过敏。

2 常用的眼科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常用的眼科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氟比洛芬钠、普拉洛芬、双氯芬酸钠、酮咯酸氨丁三醇、吲哚美辛等,笔者对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总结。

2.1 氟比洛芬钠

氟比洛芬钠滴眼液,商品名为欧可芬,是一种较为新效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笔者在实验研究中发现,氟比洛芬钠滴眼液作为手术中的预防性治疗药物,疗效较糖皮质激素药物显著;而在白内障的术后治疗中,其消炎作用更是明显,安全性也较糖皮质激素为高。但是在用于眼部手术的疾病治疗时,氟比洛芬钠滴眼液的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患者会出现短暂视力模糊现象、轻微刺痛感以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的副作用,应给予对症预防工作。

2.2 普拉洛芬

普拉洛芬商品名为普南扑灵,也是常用的消炎滴眼液,其对前列腺素的抑制作用较好,对过敏性结膜炎消炎效果明显。而在专家的测试中发现,其临床效果与氟比洛芬钠滴眼剂相若,有效率皆能达到90%以上,而且普南扑灵的不良反应较少,症状也较为轻微,对疗效影响很小。有专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普南扑灵的抗炎作用非常明显,不良反应在停药之后可自行消失,对治疗影响不大。目前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2.3 双氯芬酸钠

双氯芬酸钠在抑制环氧酶、阻滞前列腺素的苯乙酸类中,效果最为显著。用于白内障手术时,能够有效降低病患的不适感。有专家发现其还能够有效预防病患手术中瞳孔收缩,降低发炎症状。而在其与典必舒的疗效对比中,二者对眼内压的影响差异显著,双氯芬酸钠的临床效应更为安全。

2.4 酮咯酸氨丁三醇

酮咯酸氨丁三醇商品名为安贺拉,为吡咯基2-吡咯的衍生物,属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己经表明,安贺拉滴眼液可以明显降低角膜敏感性,具有较强的镇痛、消炎作用,特别是控制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疼痛方面的效果显著,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2.5 吲哚美辛

吲哚美辛滴眼剂除可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外,还具有抑制白细胞趋化因子、降低细胞吞噬作用、拮抗组胺、5-HT和缓激肽等致炎因子和稳定溶酶体膜的作用。吲哚美辛滴眼剂主要用于治疗葡萄膜炎、角膜炎、巩膜炎以及眼部机械性或化学性损伤引起的眼部损伤以及带状疱疹、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及其他严重疼痛的眼病。其主要不良反应有眼部烧灼感及刺痛感。

3 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眼科的应用中疗效虽然较为显著,但是其不良反应亦不可轻视。为探究其更安全的用药方法和临床效果,更多的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拟减少其不良反应,提高药效。近年来,推出了几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1 溴芬酸钠

溴芬酸钠与双氯芬酸结构类似,但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其消炎镇痛抗过敏作用显著,对结膜炎、眼睑炎、手术炎症的治疗作用,非常确切,且患者耐受性更好,副作用少,依从性高。

3.2 奈帕芬胺

奈帕芬胺也是新一代非甾体类抗炎药,其显著效用主要体现在白内障手术的治疗中,起效迅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4 结 语

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眼科疾病中,效果较其他类药物更为明确,但是其同样存在不良反应症状,尤其是引起的角膜融解副作用,更为严重。这也证明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局限性,即其对糖尿病、免疫机制差、眼部疾病病变严重者要慎用。但是经过近几年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临床应用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其作用于眼部疾病时,总体效果是比较明确的,安全性也有了很高的保证,不良反应逐渐减少且症状较轻,停药后一般都会自行消退,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治疗时除了慎用人群外,普通病患的治疗还是相当确切的。但是,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更多的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1] 赵家良,黎晓,董冬生.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和非感染性眼前段炎症的临床评价叨[J].眼科研究,2000,18(6):560-562.

[2] 曹高忠,游逸安.普南扑灵滴眼剂合并地塞米松对白内障术后炎症的疗效[J].眼视光学杂志,2006,8(2):94-95.

[3] 高洁,赵江月,马立威,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133-2136.

[4] 周凤,刘春民,韩冰.儿童斜视术后应用典必舒和双氯芬酸钠眼药水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7,7(1):212-214.

[5] Chandler HL,Barden CA,Lu P,et a1.Prevention of 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through eyelooxygenase-2 inhibition[J].Mol Vis,2007,30(13):677-691.

[6] 赵晓彬,晏晓明.非甾体类抗炎剂滴眼液与角膜融解[J].国际眼科纵览,2006,30(6):394-397.

[7] 杜军辉,王雨生,李蓉.眼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研究进展[J].临床眼科杂志,2009,17(3):284-287.

[8] 朱光辉,王奇志,蔡彩琴,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9,3(2):157-160.

[9] Inan UU,Bozkurt E,Oztirk F,et a1.Effect of diclofenac on prevention of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in human eyes[J].Can J Ophthalmol,2006,41(5):624-629.

猜你喜欢
比洛非甾体抗炎药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科学导报(2019年19期)2019-09-23 09:04:24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中老年保健(2019年3期)2019-03-04 06:23:42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浅析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在犬病治疗中的应用
兽医导刊(2016年18期)2016-04-05 04:43:08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