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华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浅谈护士术前洗手的正确方法和医院应采取的措施
于丽华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术前洗手;正确方法;措施
在医院感染的传播因素中,手传播比空气传播的危险性高得多。统计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医院感染人数约400万,其中80%是通过手传播的。因此,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经常性洗手,可以起到防止外来菌定植及传播的作用。
作为手术科室来说,术后伤口感染是一个重要并发症,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伤口被污染的程度。污染伤口一般具有较高的术后感染危险,除非使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否则术后医院感染率可达80%。护士是手术辅助人员,直接接触手术器械及其相关用品,术前正确洗手是十分重要的。
护理人员在完成护理技术操作后,手部细菌污染程度是相当严重。因此,在各项操作前后必须严格按标准洗手六步法洗手,做好自我保护,以减少手部细菌污染率,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①取适量肥皂于手掌表面,双手相互摩擦;②双手手指交叉摩擦,并将右手掌覆盖于左手背摩擦,然后交换;③手指掌面与手掌摩擦;④左手手指屈曲于右手掌中进行摩擦,然后交换;⑤右拇指于握拳状的左手掌中摩擦,然后交换;⑥右手指尖与左手掌摩擦,然后交换。
在肥皂流动水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取洗手液涂擦手和上臂,范围为指尖到肘上10cm包括指甲沟、指尖(间)、腕部等处,按顺序进行无遗漏的刷约2min,两手交替刷。之后,丢弃小刷,以无菌水将涂擦部位冲洗干净,另取无菌刷蘸取洗手液涂擦手臂2min,无菌水冲洗干净后阴干或取无菌手巾擦干。
先刷洗手后消毒手臂法。首先取无菌刷取肥皂液,按以下顺序洗手臂3遍,共10min,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上臂1/2段,每遍3min,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间、腕部,刷洗时双手稍抬高,每遍刷完用流水冲净,冲洗时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位,刷洗完后,用无菌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刷洗。
英国手卫生协作组主张,医务人员除正规地用肥皂和水清洗手外,在接触2例患者之间使用酒精甘油擦手。调查显示,肥皂洗手需1.5~2.0min,酒精擦手巾仅需10~20s,且比肥皂的刺激性小,在行走和交谈时也可进行,还能消除人们对洗手的反感和皮肤的损伤。沈军英等研究提出在护士集中输液操作时可采用简单又符合要求的洗手方法:操作前或非门后用掀避污纸法取出浸泡有500mg/L有效氯消毒液的小毛巾,双手先擦外面部分,反折擦里面,再抖开毛巾同上方法擦另一面,总共经过4次擦洗,检测手部含菌量均<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目前在洗手设施上,45%的医院在特殊环境安装了脚踏式、感应式或肘碰式水龙头,59%的医院为医护人员配备了专用毛巾、烘干设备或一次性纸巾,但经常性洗手仍需要流动水、清洁干燥的肥皂、一次性擦手巾。而我国大多数医院病房、诊室缺少洗手设备,使用消毒剂擦手代替洗手被临床广泛选用。洗手是防止病原体播散的最重要的隔离技术之一,是做好任何一类隔离的前提条件,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坚持洗手制度,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才能杜绝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陈桂群等[1]观察了诗乐A型、碘伏、酒精3种消毒剂术前洗手消毒的效果。将消毒剂随机用于手术人员术前洗手消毒,诗乐A型组采用药物揉擦法,碘伏酒精组采用传统刷手泡手法。细菌学检测结果显示,用消毒海绵汲取3~4mL诗乐A型消毒液首次揉搓较传统肥皂刷手3遍去除细菌效果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李云英等[2]等研制了一种主要成分为洗必泰和乙醇、辅以适量甘油和香精配制而成的、集消毒、护肤为一体的复方消毒液。临床研究表明,复方消毒液作用快速,消毒效果可靠,对皮肤无刺激,用量少(每次0.5~1.0mL),使用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携带方便。这种消毒液有两种包装,100mL小瓶可放在工作服衣兜,方便随时取用;500mL大瓶适用于集体连续治疗或护理。
王敏等[3]观察比较了安多福PVP-I消毒剂与传统肥皂洗手除菌效果,结果显示,安多福PVP-I消毒剂具有灭菌效果满意,安全、高效、广谱、方便等特点。固体剂型有效碘含量稳定,有效期较长;1%的消毒剂尚可用于术前皮肤消毒,无碘酒和乙醇强烈刺激性,保留了碘的强大灭菌作用。同时,该消毒剂也可用于医疗器械、蔬菜、水果等物品的消毒,适合在临床诊疗和日常生活中推广使用。
调查显示,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有近50%的医务人员在不洗手的情况下即从事医疗活动,约1/3的医务人员做到必要的洗手次数;仅20%的护士能做到正确洗手。在洗手过程中,存在漏洗指尖、指背、拇指等现象,很多医务人员洗手后用白大衣、公用毛巾擦手,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增加医院感染率。因此,必须对医护人员进行正确洗手技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护士要树立正确的手部卫生观念,即洗手不仅是为了自身健康,更重要的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使洗手行为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时,要将印制的标准“六步洗手法”的流程图张贴上墙,使医护人员能时时按规范要求洗手,收到良好的效果[4]。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电视屏幕,手术时段以电视滚动播放术者手臂清洁和消毒示范的方式,使每位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自觉接受规范指导,规范洗手的正确方法。
医院应根据自身条件,安置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开关、密闭式液体皂容器、烘干器等设施。如用肥皂洗手,必须用流动水冲洗,洗手用的肥皂及肥皂盒要保持干燥,洗手后,可自然干燥,也可用个人专用手巾、一次性纸巾擦干或在烘干器下烘干。针对工作比较忙的科室,ICU、急诊等,医院应提供便携、快速、高效的无水洗手剂。
术前手臂消毒是术者术前一项重要的常规技术。手臂的消毒效果不在于消毒剂的好坏,关键在于医务人员对洗手的重视程度如何让和洗手是否规范,洗手与手臂消毒行为的规范化是保证手洁净的关键所在。
[1] 陈桂群,廖立新.三种消毒剂二种外科洗手法的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7,37(1):63-65.
[2] 李云英,曹筱珊.复方消毒液喷雾式洗手法的临床应用研究[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1):5-6.
[3] 王敏.安多福在皮试皮肤消毒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03-204.
[4] 赵有娟.应用电视滚动播放规范洗手法提高术者洗手依从性及质量[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6-8.
R181
A
1671-8194(2011)04-0170-02
10.15912/j.cnki.gocm.2011.0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