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

2011-02-10 23:27:15张永江许春晓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摄片山莨菪碱利尿

张永江 许春晓

(山东省荣成市港西医院,264329)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

张永江 许春晓

(山东省荣成市港西医院,264329)

泌尿系结石也称尿石症,是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的总称,属中医学“石淋”、“砂淋”、“血淋”等范畴,临床上以突发腰腹部绞痛、肉眼或镜下血尿伴恶心、呕吐等为其特征。2007~2010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9岁;病程最短1日,最长3年;肾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38例,其中输尿管上段12例,中段18例,下段8例;合并肾积水30例;结石横径最大1.2 cm。

诊断依据:①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发腰、腹部绞痛,伴或不伴放射至同侧下腹和外阴疼痛;②肉眼或镜下血尿;③B超、X线腹部平片证实有结石存在,均无明显肾功能损害及尿路畸形。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自拟排石汤组成:金钱草40 g,海金沙30 g,石韦15 g,鸡内金20 g,车前子(包煎)15 g,延胡索15 g,猪苓15 g,冬葵子10 g,牛膝10 g,滑石10 g,枳壳10 g。每日1剂,温服,服药15m in后活动。

西药治疗:以解痉镇痛、补液、利尿为主静脉滴注山莨菪碱10mg,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再予25%硫酸镁注射液20m 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最后用20%甘露醇250m l持续静脉滴注,2 h内滴完,每日给药1次,连用5日。嘱患者多饮水后20~30 min自握拳头用力适中叩击腰部,由轻到重,叩击10~15次。另据个体条件加强跑步、跳跃等活动,促使结石快速排出。

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砂石排出,症状消失,B超、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有效:症状改善,X线摄片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未愈:症状及X线摄片检查结石无变化。

结果:本组50例,痊愈30例,有效16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2%。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未愈4例给予激光碎石。

讨论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学“石淋”、“砂淋”范畴,多因湿热下注,蕴于膀胱,煎熬尿液,结为砂石。砂石损伤脉络则尿血,砂石瘀阻则腰腹痛。方中金钱草有溶石及利尿作用;海金沙可缓解尿路疼痛,增加输尿管内压力及蠕动;鸡内金化石通淋;猪苓利水渗湿,配合石韦、车前子、延胡索、冬葵子、滑石、枳壳共奏清热利湿、化石通淋、利尿止血之功。黄体酮扩张输尿管;山莨菪碱有较强的平滑肌松弛作用;硫酸镁可提高细胞外液中镁离子浓度,使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发生传递障碍,故肌纤维张力降低,平滑肌松弛,对泌尿系平滑肌有解痉扩张作用,有利于结石排出。输尿管痉挛解除后给予大量甘露醇,渗透性利尿作用,排泄速度快,造成肾盂内高压在利尿的同时促使结石排出。若疼痛剧烈者可给予镇痛剂。临床观察表明,对直径 0.5~1.0 cm光滑结石,无尿路梗阻,且肾功能较好的患者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简便、易被广大患者接受等优点,对结石直径<1 cm者尤其适用,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2011-02-16)

猜你喜欢
摄片山莨菪碱利尿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贵州民族药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三)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例报道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8:02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15:34
山莨菪碱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病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