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元
(青海省祁连县畜牧兽医站,青海 祁连 810400)
我县畜牧兽医科技服务队伍始建于1956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的颁布使我国畜牧业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现已发展成为集农业执法、动物检疫、防疫监督、疫病监测、畜牧业科技推广于一身的综合体系,担负着全县近120万头(只)牲畜的疫病防治和牧业科技推广重任。全县现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71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43人;县兽医站16人,乡兽医站45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86人。
近年来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人员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依法治疫、科技兴牧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荣获省、州、县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的称号。尤其是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农区黄牛改良、牲畜本品种选育方面,为全省畜牧兽医工作树立了样板。年防治各类牲畜近800万头只(次),平均防疫密度达到98%、改良牲畜1500头只,保持了畜牧业连续30年无大疫的记录,畜牧科技的贡献率达到42%。全站固定资产由1980年的78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98万元,全年收入8.1万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建设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是搞好防疫、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近年来,祁连县畜牧兽医站在机构设置、专业人员的配置、内部制度建设、基础条件改善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针对动物防疫、畜牧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实际,根据“三定”方案,除加强县(乡镇)站业务力量外,重点加强了村级防疫员(牛改员)队伍建设,牧业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原来每个社1名增加为2名,同时制定和完善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和业务考核办法,落实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夯实了基层科技服务基础,形成了以县站为中心,以乡站为支撑,村级动物防疫员为主体的三级动物防疫、畜牧业科技服务网络。
根据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计划的组织畜牧、兽医、动检技术培训班,邀请知名专家、教授讲课,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技能、剖检诊断、实验室诊断等业务培训。多次派出人员到省(州)专业机构、养殖厂学习,拿出资金为每个乡站订购大量的专业杂志,组织全体专业人员参加畜牧兽医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目前,业务人员大专学历的专业人员已达到95%,部分取得了本科学历,使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为了规范乡站人员的行为,制定了完善的学习、工作、人事、财务、药房管理、档案、防疫、疫情报告、疫苗保存发放、防疫操作规范等项制度。首先,同各乡站站长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畜牧、兽医、动检等各项指标量化,实行百分制考核,兑现奖罚。其次,将县站技术干部分片包乡,负连带责任。定期召开站长例会,汇报各乡站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布置下一步工作内容。通过制度建设使站风站纪得到了很大提高。
为了改变乡站破烂不堪状况,从1997年起,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先后实施了乡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县级冷链体系建设项目,防疫检疫体系建设项目,改扩建办公用房1520平方米,购置防检疫交通工具25台(辆),微机10台及大量的检疫、检验设备,建立了疫情监测体系平台,完善了实验室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生物制品贮藏运输设备,使疫病防控能力大大增强,站容站貌得到根本改观。
祁连县现饲养各类牲畜117.8万头(只),是青海省主要的牧业生产基地,畜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搞好畜疫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多年来,祁连县畜牧兽医站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方针,探索出了一套行政、业务密切结合的双轨目标管理防疫工作体系,变被动为主动,有组织、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与疫情监测工作,从而保证了各项防疫措施顺利实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业务上,县(乡)兽医站具体负责疫苗注射、疫病防治等技术工作,保证防疫质量。县农牧局与县兽医站,县兽医站与乡兽医站,乡兽医站与民间兽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各项防疫任务层层量化,责任到人,县站包乡站、乡站包村、村包社、社包户,一级抓一级,并在年终严格考核,兑现奖罚;在行政上,县政府与乡政府,乡政府与村委会逐级签订畜疫防治目标责任书,并与领导业绩挂钩,年终由县上统一考核,由行政人员抓防疫工作的宣传动员、组织领导、核实牲畜数据,保证防疫密度,形成行政、业务齐抓共管的防疫机制,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领取疫苗、统一操作规程、统一防疫时间、统一预防注射、统一督促指导。同时,还实行了防疫卡片制,防疫工作结束后,由业务、行政人员填写注射时间、数量、具体防疫项目、防疫密度等,牧户认可、各方签字后由牧户保存,作为年度防疫依据。畜疫防治“双轨”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业务人员和各级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畜疫防治统一管理的机制,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保证畜疫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和提高防疫质量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地方财政极为困难,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投入不足,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一直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2008年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扩大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根据牲畜存栏实际需要,牧业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由原来每个社1名增加为2名,农业乡镇每个村设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使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由108名增加为186名;第二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生活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农业乡镇每月400元、牧业乡镇每月600元(包括每月100元交通通讯费),彻底解决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后顾之忧,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积极性,稳定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第三进一步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定了《祁连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村级动物防疫员任职条件、选拔及聘用程序,工作职责,管理制度,任免办法,业务考核等内容,将具体工作量化与生活补助相配制定了《祁连县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考核办法》,做到了责、权、利相统一,形成了一整套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机制,是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夯实了动物疫病防治及畜牧业科技服务基础。
科技是畜牧发展的支撑,祁连县畜牧兽医站积极为政府参谋献策,加大科技兴牧力度,走科技富民的发展路线。加快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从1987年起,祁连县兽医站就在两个农业乡开展了土种黄牛改良工作,1998年建议县委、县政府将牛改工作列入扶贫富民种子工程,引进西门塔尔、黑白花、利木赞等优良冻精大规模进行冷配,至2009年已累计授配1.8万头,产杂种牛犊1.7万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0万元。全县已建成牛改点15个,牛改覆盖面达到90%。近年又引进纯种黑白花胚胎进行移植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养牛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农区养牛业发展。目前,祁连县农业区群众的收入中,养殖业收入占到了65%;大力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知识,近年来大力普及推广牛羊育肥、良种养殖、饲草加工等实用技术十几项,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跨世纪”青年农牧民培训工程,培训农牧民科技带头人3234人,对考核、考试成绩合格的2568名学员颁发了《跨世纪青年农牧民科技培训证书》,发证率达到80%,大大提高了青年农牧民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对我县各项实用技术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基本实现了“乡有科技服务中心、村有科技示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同时,每年对全县防疫员、牛改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了一定的畜疫防治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科技知识的普及对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种养殖业兴起,牛羊育肥贩运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县牛羊育肥户1774户,育肥销售牛羊10.72万头只,贩运5万头只,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农区专业养殖户52户,养殖良种牛2920头,优良品种羊540只。农牧业产业化初具雏形,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9家,年加工销售畜产品6000吨,产值近2000万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牧业专业化行业协会组织得到发展,先后成立“祁连藏系羊选育协会”、“山野菜加工协会”、“牲畜育肥协会”、畜产品拍卖等专业化组织6个,使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全县年出栏各类牲畜45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1604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1%,农牧民人均收入3239.2元,位列全省第二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县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分不开的。进入“十一五”时期,祁连县畜牧兽医站将不断开拓进取,继往开来,进一步推广新技术、新理念,努力为构建生态畜牧业新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技术服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