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以来,我国个别地区一度出现抢购碘盐风潮,美国也曾现碘片高价难求局面。食用碘盐、碘片能否预防核辐射?应该怎样正确认识核事故对公众的健康危害?
核事故发生后,公众因为辐射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感知,不能直观判断是否接受暴露或遭受污染的程度,加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的历史阴影,导致对电离辐射的健康危害认识模糊,对辐射可能导致人员死亡、诱发癌症和后代出现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等感到恐惧,甚至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最近,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苏旭研究员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受到的污染是很微量的,不必引起恐慌。公众要相信政府和权威专业机构会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不要轻信道听途说的消息。
什么情况下需要服用稳定性碘呢?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在重度污染区人们有可能通过饮用水、食物和吸入空气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这个器官受到大剂量的照射。此时,如果服用稳定性碘,例如碘化钾药片(俗称碘片),就可使甲状腺内的碘饱和,从而阻止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如果在已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沉积。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但是,碘片不能随便服用。何时需要用?用多大剂量?要听从政府的指示。
碘片不是“辐射解毒剂”。碘片除了可以阻止放射性碘在甲状腺沉积之外,不能防止外照射,也不能阻止其他放射性物质(如铯137等)带来的危害。值得注意的是,碘片有很多副作用,还有一些禁忌证,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肾功能不良患者服用后可能引起并发症。因此,碘片不是“辐射解毒剂”,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
食用碘盐及外用碘酒等预防辐射也是不科学的。碘盐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酸钾(KIO3),在人体胃肠道和血液中转换成碘离子后被甲状腺吸收利用,目前市面上碘盐中碘的含量约为35mg/kg。而碘片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化钾(KI),碘含量为每片100mg。成人需要一次摄入碘盐约3kg,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摄入极限。因此,通过食用碘盐达不到阻止放射性碘沉积到甲状腺的效果。同样,应用碘酒涂抹甲状腺部位预防核辐射也是无效的。
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一段时间以来,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在我国部分省市空气中检测到微量的碘131存在,一些地区抽样检测发现菠菜、莴苣叶等蔬菜中有微量的碘131。这是由于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沉降到地面,污染了露天生长的蔬菜所致。其中,雨雪天会加速沉降,雨天会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洗下来,所以地面污染会加重。但由于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是极其微量的,自然沉降或雨雪加速沉降,到地面上也是极微量的。每天食用1kg (公斤)这样的蔬菜,产生的辐射剂量的负担相当于天然辐射本底一天量的1‰~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表明,把检测到碘131的菠菜放到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清洗一次之后就检测不到碘131了;微量污染情况下清洗一次,能够清洗掉50%左右,清洗三次就可以降低到10%以下。
事实上,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天然辐射。这种辐射来自于空间(宇宙射线),也来自土壤、水和空气中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氡气就是一种自然界中的放射性气体,是主要的天然辐射源。人们也可以接触到人工辐射,最为常见的人工辐射是放射诊疗设备,比如X射线机。人们摄入的空气、食品、水中都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接受0.01毫希沃特[辐射剂量单位,可以用希沃特(Sv)和戈瑞(Gy)单位来表示];每天抽20支烟,每年接受0.5~1mSv;平均一次X线胸片约0.36mGy(体表入射剂量)等。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mSv。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的为0.4mSv,来自地面γ射线的为0.5mSv,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mSv,食入为0.3mSv。可以看出,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当食品和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水平时,政府相关部门会禁止或限制食用或饮用,公众应该关注政府权威发布,以掌握情况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