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军 (浙江诸暨市第三人民医院 311825)
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倍增时间短、恶性程度高,更容易早期转移。它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和黏液腺内的嗜银细胞,能分泌异位激素或肽类物质,可引起副癌综合征。如癌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则可导致库欣综合征。由于小细胞肺癌临床进展较快,发生库欣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得较为少见。现将经治的2例小细胞肺癌并库欣综合征患者作一报道,望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例1 男性,39岁,农民,吸烟(每年约15条烟)。因肥胖、双下肢水肿1年余,伴咳嗽、胸闷2个月就诊。查体:BP 150/90mmHg,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薄,抽血皮肤部位可见淤斑。甲状腺不大。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喘鸣音。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膨隆,四肢相对细小,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常规检查正常,血钾3mmol/L,血钠145mmol/L,空腹血糖7.5mmol/L,肝肾功能正常。胸部CT检查示右肺门见一5cm×4cm大小占位灶,伴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头颅CT检查正常。腹部B超示肝脏正常,双肾上腺皮质增生。转诊上级医院气管镜检查提示小细胞肺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提示多个胸椎代谢活跃,考虑转移;血ACTH 220pg/ml,基础血皮质醇41μg/dl,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库欣综合征,低钾血症。后转回我院继续治疗,给予EP方案化疗共5个周期。化疗后病灶部分缓解,肥胖症状有所减轻,血钾恢复正常。随访化疗后8个月,病灶向脑、肝脏转移,放弃治疗而死亡。
例2 男性,56岁,吸烟(每年约30条烟)。因肥胖伴间断全身乏力3余年,咳嗽咯血3个月就诊。既往曾多次诊断为低钾血症,经补钾后无力症状改善。查体:BP 180/110mmHg,皮肤散在淤斑,无紫纹及痤疮,面色发红,眼睑水肿,面部较圆,水牛背。双肺呼吸音低,右下肺闻及少许干啰音,心脏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胫前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63×109/L,中性粒细胞0.85。生化检查:血清钾2.69mm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2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总胆红素150μmol/L,肾功能未见异常,空腹血糖6.34mmol/L。腹部CT检查:双侧肾上腺增生,肝脏多发转移灶。胸部CT检查:右肺下叶中央型肺癌并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及阻塞性肺炎,双侧胸腔积液。头颅CT检查正常。转诊上级医院行气管镜检查提示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血ACTH 758pg/ml。诊断为小细胞肺癌肝转移、库欣综合征、低钾血症、肺部感染、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行EP方案化疗第二周期并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
异位ACTH综合征是由于垂体以外的肿瘤组织分泌过量有生物活性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产生过量的皮质醇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来讲,小细胞肺癌病程短,病情重,消耗严重,较少出现典型的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外貌、紫纹等库欣综合征症状。对于库欣综合征合并肺内异常者,容易想到是由于肺内病灶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行相关病理检查,排除垂体和肾上腺原因,即可明确诊断。本组2例均通过气管镜检查、血ACTH及相关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
对于小细胞肺癌并库欣综合征者,由于皮质醇分泌增多使免疫功能减弱,到达炎症区病灶的单核细胞减少,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固定、吞噬和杀伤能力减弱;中性粒细胞向血管外炎症区域的移动减少,运动能力、吞噬作用也减弱。化疗后更容易发生机会感染,导致患者没在化疗中获益就发生病情恶化[1]。本组例2行EP方案化疗第二周期出现Ⅲ度中性粒细胞降低,继而并发肺部感染死亡。因此,对于小细胞肺癌并库欣综合征者,一旦发生血液学毒性,应及时给予广谱抗生素。该类患者预后较差,Ilias等[1]认为库欣综合征是小细胞肺癌的一个预后不良指标。本组例1生存期为8个月,例2不足2个月,也证实了这一点。
[1]Ilias I,Torpy DJ,Pacak K,et al. Cushing’s syndrome due to ectopic corticotropin secretion:twenty years’ experience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5,90(8):4955-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