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莉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我院对63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剔除手术。年龄29~45岁,平均年龄(33.6±4.8)岁。肌瘤直径1.5~8.3 cm,平均5.5 cm。有蒂浆膜下肌瘤19 例,阔韧带肌瘤15例,肌壁间肌瘤11例,无蒂浆膜下肌瘤18例。所有病例均无开腹手术史。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月经紊乱者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活检术,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术前3天行阴道冲洗,每日2次,连续3天。其他常规准备。
1.2 手术方法 63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头低足高。气腹针在脐孔部穿刺注CO2气体,气腹压力设定为12 mmHg。用10 mm套管针穿刺置入腹腔镜,于左侧下腹部麦氏点及左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分别置入5 mm及15 mm的第2、第3个套管针。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 mm(根据内镜提供视野选择,一般10 mm)。在腹腔镜监视下用单极电钩斜形或梭形切开肌瘤表面的包膜(切口与肌瘤直径相同即可),到达瘤体中心;用夹钳夹住肌瘤,沿着包膜钝性分离瘤体并剥出;切除的肌瘤用旋切器旋切成条状取出;瘤腔用华利康缝合线缝闭。有蒂浆膜下子宫肌瘤直接用电凝切断瘤蒂摘下瘤体。无蒂浆膜下肌瘤在肌瘤的假包膜层注射缩宫素20 U,切开瘤体表面假包膜,大抓钳提拉瘤体,分离取出,创面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2]。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仔细检查创面无渗血后排空腹腔内气体,取出器械,缝合腹壁切口。
1.3 术后治疗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每8 h肌内注射催产素10 U,连续2 d。
6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术中无脏器损伤、电灼伤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46.5±28.4)min,平均术中出血(81.2±36.5)mL。术后1~2 d即可下床活动,拔除引流管,开始进食;术后2~3 d肛门排气;术后4~7 d出院。之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1次。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8~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5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未有复发者。月经正常,无痛经;子宫正常大小,可活动,无压痛;B超未发现残余肌瘤。
子宫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可致月经变化、腹部肿块、疼痛以及对膀胱或直肠的压迫症状,甚至不孕与流产[2]。随着微创手术器械及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提高,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适用指征不断放宽。子宫肌瘤腹腔镜切除术具有以下优点:(1)微创,出血少,术后下床早,术后恢复时间短;腹部仅有3个小切口留下的瘢痕,符合当代女性美体的需求,尤其对肥胖或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合并症不能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更是一种理想的术式。(2)术中反复冲洗腹腔,镜下直视负压吸引,且盆腔内残留液体少。可清楚地观察创面是否渗血,一旦发现可及时处理。(3)术后吸收热及医源性感染机会少,术后病发生率低。(4)保留了子宫,可以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
本组6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全部获得成功,我们的体会是:(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不能像开腹手术那样通过手触摸子宫发现较小的肌瘤,因此,除了术前常规彩超检查,了解肌瘤生长部位、大小和数目外,术中还必须仔细探查,以减少较小肌瘤的遗漏。(2)术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腹腔镜操作技巧,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3]。(3)术中应根据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特别是多发肌瘤,应该有独立的切口,不能一处切口取出多个肌瘤(本组有4例多发肌瘤)。(4)防止电凝过度而影响创口愈合。(5)加强护理。术前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患者心理顾虑,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术后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2.
[2] 马丽,谢淑武,朱焰,等.子宫肌瘤相关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07,27(10):679-683.
[3] 刘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14(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