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崇勋,吴 蒋
(1.琼州学院理工学院,海南三亚572022;2.琼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为了了解三亚旅游环境资源保护护的现状,在三亚市旅游局和三亚各旅游景点的大力支持下,琼州学院“热带环境资源防护与基于GAINS的ZigBee应用”课题组成员带领琼州学院数学本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起于2009年12月底对三亚的六大著名景区和海湾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通过对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所得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了对三亚旅游环境保护有价值的几点结论。
1.1 调研时间2009年12月26日、27日2天
1.2 调研地点三亚市著名旅游景点南山寺、天涯海角、大小洞天、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及鹿回头。调研期间在各景点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得到了大力支持,调研得以顺利进行。
1.3 参加调研人数课题组成员2人,旅游学院青年教师1人,琼州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3人,琼州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2人,共8人。
1.4 调研内容
1.4.1 实地查看各景点的旅游环境状况每到一个景点都对该景点的自然环境、空气质量、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实地考察体验。
1.4.2 同景点接待人员、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访谈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景点环境变化、防护的具体情况。
1.4.3 同游客交谈并进行问卷调查随机选择游客,了解旅游过程中对该景点环境的感受、看法和意见同时发放问卷开展调查。
为了叙述方便,下面把三亚的南山寺、天涯海角、大小洞天、鹿回头统称为旅游景点,而把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统称为海湾景区。
2.1 受访游客基本情况统计在调研期间,共采访游客802人,其中在旅游景点采访256人,在海湾景区采访546人。按游客来源地和年龄列表如下(见表1、表2)
表1 受访游客客源地分布
表2 受访游客年龄分布(岁)
2.2 三亚旅游景区环境状况问卷调查统计在调研期间共发问卷1600份,其中旅游景点和海湾景区各发80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272份,其中旅游景点628份,海湾景区644份。
调研过程中对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自然环境(水质)质量(表3)、空气质量(表3)和污染程度(表5),同时还有游客对景点的总体印象(表6)。
表3 三亚旅游景区自然环境质量(水质)问卷调查
表4 三亚旅游景区空气质量问卷调查
表5 三亚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程度问卷调查
表6 三亚旅游景区环境总体印象问卷调查
根据表3-表6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如下几点:
3.1 三亚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是好的,游客认同率都在80%以上,总体印象好的也在80%以上。
3.2 三亚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空气质量游客认为差的、污染重的以及总体印象差的在1.5% -2.8%之间,说明三亚旅游景区的环境防护是存在问题的。
3.3 根据表1的数据,可分析得出受访游客大多数是岛外游客;由表2近半数的年龄是在30-49岁之间,可分析得出他们正处于一生中工作、生活压力最大的时段,从而得出他们大多是第一次来三亚旅游。
3.4 由6.2、6.3知,第一次来三亚旅游对环境的认识是第一印象,没有对之前三亚旅游环境很好的认识基础,缺少对比。因此,他们的认识是趋于偏好的。
总之,由调研数据可以得出,三亚的旅游环境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自然环境质量下降的严重问题,需认真对待、解决。
4.1 在三亚旅游环境质量总体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旅游环境质量保护。建议一方面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大造声势,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以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人人都树立从我做起的理念。
4.2 针对环境污染的现象既要正视,又要注意查找原因,认真整改。
4.3 由于本课题研究时间、经费的限制,没有对环境质量做进一步的定量的检测、分析。建议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4 建议鼓励、支持各旅游景点积极开展旅游环境防护方面的研究,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旅游环境质量实施监测、检查。
[1]任崇勋.热带环境资源防护与ZigBee信息技术的应用[J].琼州学院学报,2009(5):14-17.
[2]吴蒋,任崇勋.基于ZigBee技术的饮用水水源地氺质远程监控系统[J].东北农业大学报,2010,41(10):120-123.
[3]袁家东,张娜,曹艺民.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3):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