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芬
上海市仁济医疗集团余姚医院(浙江余姚315470)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其中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据统计其发病率在各型颈椎病中约占60%~70%[1]。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较重,可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其治疗方法较多,而手术疗法对患者打击大、痛苦多,故目前国内多主张采取非手术联合疗法。我院自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配合推拿手法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符合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确诊。其中男性 34 例,女性 26 例;年龄 24~67 岁,平均(40.80±4.60)岁;病程1个月至5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推拿手法。患者取俯卧位,先行拿捏等手法松解头枕部及颈肩部肌肉,重点对椎旁酸痛点及条索状硬结进行点按和弹拨,接着拨揉第1~5胸椎两侧骶棘肌和菱形肌,点按酸痛点及肩井、天宗、冈下肩穴。对于颈椎棘突偏歪者,则采用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颈稍前屈15~30°,再侧屈至最大幅度,用一手拇指按住患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其下颌向同侧方向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则用力快速扳动,与此同时顶按棘突的拇指协同用力向对侧推动,此时可听到“喀喀”响声。注意对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患者慎用扳法;手法要柔和,忌粗暴。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推合基础上给予颈椎旁神经阻滞根据X线或CT检查选取相应受压神经节段的颈椎横突注射点,注射前在所欲注射的横突尖部皮肤作一龙胆紫标志。手持5号球后针头注射器快速刺透皮肤并进针,当针头触及横突后,固定不动,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后,方可缓慢注入镇痛混合液(2%利多卡因 2.5mL、维生素 B150mg、维生素 B120.5mg、地塞米松 2.5mg,加 0.9%氯化钠注射液至 10mL)2~5mL。 双侧症状明显者,则两侧交替阻滞。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2]治愈:症状消失,肌力正常,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肩背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平时症状消失,但在某些诱因下发作,颈、肢体功能改善。好转:症状和体征程度较前有所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颈椎退变、劳损引起颈椎及椎后小关节失稳错位、平衡失调是其主要原因,而劳累、外伤或受寒凉刺激是其诱发因素[3]。错位的小关节、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质可直接压迫、牵拉刺激神经根,或使神经根发生无菌性炎症引起颈痛、颈肌痉挛和相应的神经根症状。而将镇痛混合液注射到椎体横突后,通过阻滞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阻断躯体痛、内脏血管源性疼痛的神经通路,达到直接缓解疼痛的作用,并且具有阻断疼痛恶性循环,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4]。通过椎旁用药还能够改善局部循环,注射混合液中的激素制剂还有助于神经根的炎症和水肿的消退,促进神经恢复,消除肌肉痉挛。推拿按摩手法是临床上治疗各型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它可刺激局部感受器,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血管痉挛,松解局部粘连的软组织,整复错位,纠正椎间关节紊乱等,从而调整颈部脊柱平衡,松解颈部肌肉,增大椎间孔,增宽椎间隙,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综上所述,颈椎旁神经阻滞配合推拿手法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消除炎症,缓解肌肉痉挛,减缓疼痛,纠正椎间关节紊乱,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1] 贾连顺.颈椎病的诊断学基础[J].脊柱外科杂志,2004,2(3):187-189.
[2] 孙宇,陈琪福.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3] 龙层花.脊椎病因治疗学(纪念版)[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7:48.
[4]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