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初探

2011-02-03 07:52陈征山余庆坤
中国应急救援 2011年3期
关键词:月牙灾民场所

陈征山 龚 强 余庆坤

在热播电影《2012》中,地震、海啸、火山等灾难集中爆发,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现实中类似的灾难或许不会发生,但12级以上台风、区域性洪水、7级以上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并不鲜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重大灾害,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一些地区已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将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地、公园、休闲健身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建设改造成为能够发挥应急避难作用的场所,平时供居民休闲、娱乐、健身,在遇有地震、火灾、洪水、爆炸等突发重大灾害时可作为民众避难、避险使用。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安全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内,通常配备应急供水设施,有输水管道、贮水池和自备水井,因为地震发生后城市供水系统可能大面积毁坏,自来水中断,只能依靠自备水井;设有应急供电设施,配备自备发电机,保证在城市电力中断时恢复供电;设立应急通信设施,配备海事卫星电话,保证最急需的通信。

应急避难场所还应配备应急物资储备,比如食品、救灾物品、油料等。并有应急卫生防疫站、应急厕所、应急棚宿区、应急广播站、保卫处、消防处等。这些应急功能区均设立相应标志。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按照有关规划和标准,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

目前,上海、北京等68个大中城市已建成或正在建的应急避难场所达到数百个。同时,各级政府不断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民众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做好灾难应对准备。

云南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正稳步推进。早在2006年,昆明市就启动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现已建好宝海公园应急避难所,该避难所已成为全省示范工程。目前,玉溪、德宏、保山、红河等州、市已在积极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编制工作。

宝海公园应急避难所水井和蓄水塔

2007年建成的宝海公园灾害应急避难所,是云南省第一个大型的、永久性的灾害应急避难场所。若地震、大面积火灾、煤气泄漏、爆炸、洪水等灾害发生,就可启用该避难所,为五六万灾民提供临时避险。

今年即将建成的月牙塘避难所,从全国范围来看,也比较先进。月牙塘避难所坐落于月牙塘小区。小区内仅绿地就达到8万平方米,空间开阔,周围没有高大建筑,是建设应急避难所的最佳场地。有关部门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建了2座木房子,购买了发电机等设备,还把小区的中心花园的开阔部位作为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其面积较大且铺装了地砖和标示符,符合应急时运送急重伤员、应急物资和停泊直升机的需求。

灾难发生时,在月牙塘避难所的开阔地带支起帐篷就可避险。 避难所采用6套供水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市政给水,如果市政供水断了,小区内还有一个储水池,如储水池内也没水了,就采用应急水井供水。目前正准备打一口深 100米的水井,通过临时供水线的应急水龙头向所有棚宿区供水;还可利用消防车、洒水车给避难人员送水等。

为了保障供电,避难所采用两套应急供电系统:电力正常时使用市政供电;市政供电中断时用一台50千瓦柴油发电机供电。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内现有照明用电负荷为20千瓦时。即发电机发电后,不仅可供小区照明,还可保证指挥用电。相关人员介绍,整个工程建设只需投入50万元。

宝海公园应急停机坪

设置在月牙塘小区花园里的应急小房子

此外,避难所还建了2个地下隐蔽厕所。厕所采用挖化粪池,上面盖板设坑位,最上层种植草皮。平时外观为绿地,应急时除去草皮,移开盖板,增加围栏即可使用。

据介绍,按人均占地1.5平方米计算,发生灾害时月牙塘小区避难所可容纳万余人。除小区居民外,还可容纳周边大量的居民。

玉溪应急避难场所位于玉溪中心城区南片区的高新科技公园,占地119.3亩,规划设置5个应急棚宿区、一个应急指挥区,根据人均2平方米的规划原则,灾时可容纳1.52万人,项目建设现已接近尾声,设有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厕所、应急消防、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停机坪等规范应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快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应对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地震部门的专家介绍,过去,我国基本上没有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抢先救灾工作常常比较被动。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后,唐山市园林系统职工在凤凰山公园、人民公园等地搭建临时简易棚,也就是临时避难所,安置了1万多名灾民,但由于没有形成有组织、有系统的疏散,避难所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2005年江西九江-瑞昌地震发生后,因为没有专用的避难场所,数十万人因房屋受损或恐惧心理,只能在广场上、马路边避险。

玉溪应急避难场所实景图

较为完备的地震避难场所,无异于灾难发生后的一剂“镇静剂”,可以将救灾活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由混乱转为有序。如果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备,地震等灾害发生后,灾民可以按照挂在大街小巷、宾馆饭店、商场等地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有秩序地向避难场所集中,最终在应急避难场所接受临时救助并有序转移。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境内高山、峡谷纵横交错,水系交织、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山地、高原、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4%,盆地(云南俗称坝子)、河谷的面积仅占6%。而全省90%以上的人口就生活在这类地形中,因此云南可供使用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这就给云南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选址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新建应急避难场所时,既要考虑重大灾害发生时,灾民容易转移、安置和救助,又要考虑不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云南的大中型城市中的应急避难场所的数量与人口数的比例,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目的是用有限的资源,救助尽可能多的灾民。

猜你喜欢
月牙灾民场所
我和月牙拉钩钩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月牙湾
弯月牙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造月牙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