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铁营花钹舞蹈的本体特征及形成原因

2011-01-29 09:39超,岳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大鼓民间舞蹈套路

曲 超,岳 迪

(1.泰山学院 音乐系,山东 泰安 271021;2.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9)

西铁营花钹大鼓是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是民众参与清代庙会进香活动而自发组织的武会十三档之一,流传于丰台区南苑乡西铁营村公所辖的中顶村,民间称它为“大鼓老会”、“花钹挎鼓”等。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北京市民间舞蹈普查工作,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首次以“花钹大鼓”统一了此类民间舞蹈的名称,才有“西铁营花钹大鼓”之名。本文试图通过花钹舞蹈本体特征来探究它的舞蹈形态成因。

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花钹舞蹈是它情感表达最直观的部分,艺术的情感往往是通过艺术的形态表现出来,“艺术的享受主要来自人们的头脑对形式的反映”。作为全部由十岁左右男童表演的儿童舞蹈,儿童天真活泼的气质在举手投足间流露着,每个动作都为观者传递着舞者的情感信息,带给观者视觉的享受,虽然它的结构单一,舞蹈动作简单,但是具有突出的动作特征。据老艺人们回忆,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花钹舞蹈套路原本有50多套,现在只能恢复到9套。现存的西铁营花钹大鼓花钹舞蹈套路分别有:“参驾”、“对钹”、“背架”、“托钹”、“赶钹”、“穿裆对钹”、“敬礼”、“大、小笸箩”、“编花篱笆”等。这些套路名称是艺人们根据套路中的一个主要动作或花钹舞蹈队形命名的。

本文围绕西铁营花钹舞蹈,主要论述以下几个问题:西铁营花钹舞蹈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从三个方面对花钹舞蹈的动作特征进行阐述;归纳花钹舞蹈与伴奏节奏之间的关系;分析形成其特征的原因。

一、西铁营花钹舞蹈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目前专门研究花钹大鼓的文章较少,中央民族大学2009级李颖的硕士论文《花钹大鼓——后牛坊村的文化符号》,对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进行了源流、文化、功能及艺术形态等方面的探讨,另外在北京民俗、香会、庙会方面的文章和著作中也有少许对其基本形态研究的涉及。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地区开展的民间舞蹈普查工作,第一次将西铁营花钹大鼓的基本形态以文字、图片的形式收录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中。至于它的艺术形态、历史流脉、艺术表现特色、历史文化蕴含等深层次的研究,目前处于空白阶段。

从宏观角度来看,西铁营花钹大鼓个体的系统化研究,对探讨北京地区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和剖析北京民俗、宗教文化对民间舞蹈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从微观讲,西铁营花钹大鼓不仅是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而且在民间香会的武会十三档中具有重要的指挥作用。作为清代北京民间艺术繁盛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它的历史源脉、走会结构、民俗信仰、宗教文化以及封建等级社会人们对皇权的敬畏心理等都通过其形态反映出来。分析它,最终是为了探究人类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相互关系。

总之,作为一种以肢体语言传情达意的民间舞蹈形式,西铁营花钹大鼓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民间舞蹈的发展概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王克芬老师在《中华舞蹈图史》中对明清时期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作出如下概述:民间舞蹈在统治阶级的提倡与禁止的交替中求生,民间习俗和宗教信仰成为民间舞蹈发展的主要内容,它是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可见,民间舞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明清时期形成融入习俗、宗教等多种形式的综合体。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艺术形态正体现出那个时期民间舞蹈发展的历史特征。

目前,北京各地区的花钹大鼓相继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被评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入选北京市级保护名录的有门头沟龙泉雾村的“童子大鼓老会”、丰台区西铁营村的“西铁营花钹挎鼓”、宣武区白纸坊的“神胆鼓乐”。

二、花钹舞蹈的动作特征

(一)双人对钹而舞

西铁营花钹舞蹈最重要的表演形式是组对完成的,不管套路怎样变化,两人一组的基本组合始终不变,在双人舞蹈中以“对钹”的形式建立两人的交流。笔者走访了北京几个地区后发现,虽然各个地区花钹舞蹈的动作形态多有不同,但是双人对舞的特征属于花钹大鼓的共性。

西铁营花钹大鼓双人对钹而舞的特征十分凸显,现存的套路全部以两排儿童相对、相背、交替换位而舞来完成。中国人认为“双”意味着吉利,“好事成双”的传统观念在这里有所映射。以“对钹”套路为例:表演之前两排儿童先面对面而立,表演开始后,时而在自己的位置舞动,时而与对面的同伴交换位置。交换位置之后同样面对面而立,做“对钹”的舞蹈动作。舞蹈表演期间,舞者位置交换之后也要尽可能地保持两排队形始终不变,所以,交换位置时的步伐大小要统一。“对钹”套路的舞蹈动态有双脚交替小跳、转身、弓步、蹲马步。花钹舞蹈双人搭档的模式不仅运用在简单的双人相对而舞的两排队形中,还能在复杂的队形里与左右两边的同伴对舞,如“穿裆对钹”套路等。总之,从始至终保持“双人对钹而舞”的模式是西铁营花钹大鼓花钹舞蹈的主要特征。为更加明晰“双人对钹而舞”的要素特征,笔者借用舞蹈生态学以“舞动”(舞蹈最小的形态单位)、“舞畴”(由舞动构成的一簇具有表意基质的舞蹈形态单位)作为舞蹈形态特征提取的基本单位,将“对钹”套路的“对钹”动作进行动作分解,通过动作元素的提取,从元素中发现动作的特征。见下表。

典型舞畴因子分析表

“对钹”动作的基本构成,就是两人手中的花钹钹心在作不接触的相对动作,手臂的屈伸为的是使花钹有相对的动态,身体其他部位在摆好造型之后便保持不动。虽然舞者的身体除双臂之外没有大幅度的动作,但是微微侧歪的头部还是透露出儿童活泼可爱的神态。总之,花钹舞蹈动作的构成是以花钹的舞动为根本,所以它属于道具舞蹈的范畴。

舞蹈中花钹的几种击打方式,最常用的“对钹”是两人双手持钹,钹心相对,但不接触;“擦钹”是两个花钹上下交替擦抹钹心;“磕钹”是用一个钹的边缘击打另一个钹心;“击钹”是手中花钹相互击打钹心。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花钹舞蹈在献艺表演时几乎不用此击打方式,只是在走会时配合着大鼓和沉子作简单节奏的击钹。

(二)舞蹈动作的重复性与反复性

动作的重复性与反复性是民间舞蹈普遍存在的特性,这是因为大多的民间舞蹈具有调剂民众生活的作用,它的普及性决定了本身不可能带有十分复杂的结构与肢体动作。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花钹舞蹈属于民间舞蹈中较为简单的儿童舞蹈,它的重复性与反复性相互关联。花钹舞蹈的重复性是指每个套路中大部分的动作是相同的,而且各个套路具有相同的动作排序。单个套路的动作构成是由一组动作的连续几次重复完成的,这样连续的重复使得舞蹈动作的反复性得到体现。西铁营花钹大鼓花钹舞蹈的动作自始至终都在表现一种不断循环的动态,这是民间舞蹈反映人们心理认知的典型例证。

(三)舞蹈动作的造型性

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花钹舞蹈十分突出动作的造型性,用老艺人的话讲就是“架子要摆好”。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为每个套路命名的动作,都有短暂的延留时间来突出动作的造型;第二,双手磕钹的弓箭步造型。它在为下面的转身动作做准备,作为下一个动作动因的开始。可见,花钹舞蹈中造型动作的设计,一是为了突出动作的特殊含义,二是将静作为是动的终止与开始,短暂的静是为了准备接下来的动。所以,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花钹舞蹈在静、动之间显现出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

总之,通过分析西铁营花钹大鼓花钹舞蹈的动作特征,发现它的舞蹈动作简单、有序,舞蹈结构单一、规整,偏向于“仪式化”的舞蹈形态。所谓“仪式化”,“以指示在仪式中个体化角色之于社会活动中的神圣关系和社会地位。”就是说“仪式化”是指参与仪式过程中的各个角色,因在仪式时间、空间的限制下而受到环境的影响,形成内在情感与外在氛围的趋同。虽然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花钹舞蹈只充当了进香仪式的一部分,但是仍然需要遵守仪式以敬神为主题的要求,用舞蹈形态来映衬仪式凝重的氛围。所以,在当今社会的审美要求下,作为以自娱娱人为主的民俗舞蹈,花钹舞蹈自然显得有些僵化和呆板,这是阻碍它今后发展的因素之一。

三、花钹舞蹈与大鼓、沉子的关系

西铁营花钹大鼓的献艺表演部分,是花钹舞蹈在与沉子、大鼓伴奏的相互配合之下共同完成的,如果伴奏乐器不响,舞蹈表演便无法顺利的进行。献艺表演基本过程:首先,由大鼓都管快速连击鼓面三次,提示人员的注意,此时沉子都管也要击钹三次以示人员的注意;然后,大鼓以连击鼓梆三次预示表演的开始,此时锣鼓齐鸣、钹舞纷飞。所以,大鼓在艺术表演环节中,起到指挥的作用。在这里,沉子不仅与大鼓一起组成伴奏部分,还与花钹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钹与沉子就像唱双簧的两个部分,花钹不需要击打出声,可以通过沉子“铃铃铃”的响声表现舞蹈中花钹的相击声。西铁营花钹大鼓的两人花钹互不接触,在北京地区花钹大鼓中并不常见,据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有沉子作伴奏后,为了避免出现铜锣声音杂乱的现象,花钹便不需要击打出声,也就没有相互接触的必要;二是从花钹儿童舞蹈时的安全考虑,花钹不相接触可以避免铜铁利器对儿童造成伤害,减少进香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从沉子和大鼓的伴奏节奏来分析,更能准确地表明三者是怎样进行相互配合的。下面是只有一个套路的沉子节奏:

2/4拍

2/4拍

大鼓的套路虽然多样,但是每个套路的拍子与节奏结构不变,只作基本节奏型的变化,以“开屛鼓”套路为例:

2/4拍

2/4拍

根据上述沉子和大鼓的套路节奏,可以分析出它们具有相同的节奏结构,并共同遵循着两点规律:

第一点,西铁营花钹大鼓的伴奏节奏呈现出内部结构的反复特征,第1~0小节是它内在发展的动因。

第二点,沉子、大鼓部分小节的“XX X”节奏型相同。不仅如此,花钹舞蹈在重复小节里也会做三次两人对钹动作。这样便形成了三者在一个时间点上的重合现象,所以分析节奏规律的同时,也总结出了花钹舞蹈的动作结构同样是按照伴奏的结构进行舞蹈动作的反复,构成花钹舞蹈的主体动作就是第一个三者重合点之前的一组动作。

总之,花钹、沉子、大鼓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紧密。紧密并非指三者完全同步,而是指三者同起同落的默契配合。虽然花钹舞蹈在表演中必须与大鼓和沉子的节奏相配合,但是它在舞蹈套路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它的灵活性是指伴奏的套路与花钹舞蹈的套路在搭配上可以不固定,任意一个花钹舞蹈套路都能与任意一个伴奏套路完美配合,这是因为西铁营花钹大鼓中大鼓与沉子的所有套路都是四二拍子。所以,三者看似灵活的搭配形式,其实反映出来的是它套路结构比较单一的缺点。

四、形成花钹舞蹈动作特征的原因

形成西铁营花钹大鼓花钹舞蹈结构单一、动作简单的因素较多,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1.从花钹舞蹈本体来看。作为儿童舞蹈,简单的动作与造型较为适合儿童表演。但是这只是一个因素,并非是它结构单一、动作简单的主要成因。

2.从花钹舞蹈与大鼓、沉子之间的关系来看。花钹舞蹈中对舞者的花钹互不接触的特点,迫使着花钹舞蹈必须服从只有一个套路的沉子节奏,所以它不可能完全自由地进行发挥。

3.从西铁营花钹大鼓的发展历史来看。今天保留下来的8、9套花钹舞蹈,不可能完全展现出原本50多种套路的丰富变化,舞蹈套路数量较少、变化不丰富也使得人们对它产生动作简单的印象。

上述列举的三个方面因素只能作为影响它动作特征的一般条件,而造成西铁营花钹大鼓花钹舞蹈结构单一、动作简单的根本因素,是它在清代拥有的武会十三档身份与“皇会”冠冕。首先,武会十三档身份使得西铁营花钹大鼓必须服从香会以进香敬神为宗旨的会理会规,花钹舞蹈则成为参与进香仪式的部分。按照符合仪式气氛的要求进行“仪式化”的表演,舞蹈动作因缺乏内在真实情感的释放而变得呆板。其次,“皇会”冠冕束缚了西铁营花钹大鼓的发展,它只有以沉着、稳重的特征才能烘托出“皇会”的气势,带来震慑人心的效果。

总之,西铁营花钹大鼓的花钹舞蹈在发展为香会形式之后,它的动作特征带上了较强的礼仪性。

[1]习五一.北京的庙会起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郭子昇.北京市庙会旧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3]常人春,高巍.北京民俗史话[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7.

[4]孙景琛,刘恩伯.北京传统节令风俗和歌舞[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5][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腾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刘恩伯,张世令,何建安.汉族民间舞蹈介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7]刘梅,等.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8]张华.中国民间舞与农耕信仰[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9]李北达.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0]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1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1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2).

[13]袁禾.中国民俗舞蹈的准宗教性[J].舞蹈,1998,(6).

[14]刘鹏.北京的庙会[J].北京档案,2008,(1).

[15]刘霞.庙会的起源和概念界定[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大鼓民间舞蹈套路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大鼓声声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大鼓声声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Airbnb上的套路
大鼓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