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泰山学院建筑与机械工程系,山东泰安 271021)
对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拟静力计算方法,无论是反应位移法还是反应加速度法,都要先进行一维土层的地震反应分析.传统的方法都是采用动力有限元法进行分析,它能够出来土体材料的非线性、成层性等问题.但是,由于地下结构处于半无限的空间中,如果在进行动力分析时,对选取的计算区域设置简单的截断边界是不合适的.通常采用耦合的方法在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可以在截断处采用边界元或者设置粘滞边界[1].但是在有限元计算中,这种边界的设置和使用过于复杂,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掌握,会带来较高的计算成本.
为实现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计算过程和提高计算效率,本文结合文献[2]中的一维土体的无限元计算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平台中的无限元模型来模拟岩体的半无限边界条件.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与有限元分析十分接近,可以实现简便、快速、准确的一维岩体的动力反应计算[2].
ABAQUS中可以提供轴对称平面无限元和三维无限元,其收敛阶数为一阶或二阶,其中平面无限元相应的单元编号如图2-1所示.
ABAQUS╲CAE并不支持直接定义无限单元,需要在input文件中加以定义.以四结点的无限元为例,在input文件中定义无限元,首先要确定虚拟点r0,然后从r0开始向需要定义的方向延伸.虚拟的点的选择可以根据解的先验信息进行,如对于半空间边界上左右的点荷载问题,可以选加载点作为虚拟点.然后,定义无限元与之耦合的有限元的结点r1.之后从r1开始沿着r0r1的方向延伸出去,进而定义r2.如图2-2所示,用*NCOPY,POLE命令可以方便地在某一无限方向上定义r2.在定义r2时要注意r1与r2的配置,r2到r0的距离一定要是r1到r0的两倍,并务必使无限元的两条无限边界的延长线在远处不能相交.
图2 -1 平面无限单元的编号
图2 -2 在某一无限方向上定义r2
对于一维成层场地地震分析,本文结合民治地下洞室厂址的现场围岩测试数据,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结合建筑物布置和已建工程类比,确定场地共分三层,由此选取模型参数:岩体物理模型采用各向同性线弹性模型,参数见表3-1.
表3 -1 材料参数表[3]
有限元模型:对厂区岩体进行二维有限元离散,有限元计算范围为垂直于厂房轴线向取323.0米,高程方向自+1230.0米至山体表面,此处将山体表面处理为水平表面,其高程为+1650.0米,即切取自岩体表面向下420米深,宽度为323米的计算区域.有限元模型共分256个四结点四边形线性减缩积分平面应变单元(CPE4R),一共289个结点.在有限元计算区域两侧设置34个4结点线性平面应变无限单元(CINPE4)与有限单元进行耦合,如图3-1.
地震波选用印度的Koyna重力坝地震时记录的水平向加速度时程谱,在ABAQUS的inp文件里用右图曲线坐标的点来给ABAQUS动力反应计算提供反应谱曲线,计算时间10秒,在底部基岩处输入地震波进行动力响应计算.
图3 -2 一维岩体自振一阶振型
图3 -1 一维场地地震分析计算简图
模型采用瑞利阻尼,令α=0,并设定模态阻尼中的阻尼比为ξ=0.3,则假设β只与场地围岩的第一阶临界阻尼和特征频率有关,对计算模型提取自振振型及固有频率,得到结果如图3-2,通过计算可得所取厂区岩体的一阶特征值为80.664,与之对应的一阶自振频率为ω1=8.982(RAD/S),代入公式β= 2ξ/ω1,可以求得模型的瑞利阻尼系数为α=0和β=0.00668.
应用ABAQUS计算出一维岩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分布,计算时间为10秒,每个分析步的时间为0.01秒,每十个分析步输出一次计算结果,图3-3列出岩体分别在0.2、0.4、0.6、0.8秒时的加速度分布.由图3-3可以看出,岩体在受到地震作用时水平加速度出现明显的成层分布,而入射到两侧的地震波都被无限元边界吸收,没有产生反射效应,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图3 -3 岩体在地震过程中的水平加速度分布图(单位:m/s2)
图3 -4 结点151、411、563、617的水平加速度时程(time:s;A1:m/s2)
在进行计算时设置了对应历史变量的输出,下面选取地面、基岩以及洞室所在位置的几个关键结点,将其10秒内的加速度时程显示如图3-4.其中,结点151为模型地面处结点,最大加速度(绝对值,以下同)为0.325764m/s2,结点411为模型主厂房所在区域关键结点,最大加速度为1.14749m/s2,结点563为模型主变室所在区域关键结点,最大加速度为1.47996m/s2,结点617为模型基岩处结点,最大加速度为4.26931m/s2.
图3 -6 剪切应力沿高程的分布(t=5.5s)
图3 -5 相对位移沿高程的分布(t=5.5s)
图3 -7 水平加速度沿高程的分布(t=5.5s)
图3 -8 水平向速度沿高程的分布(t=5.5s)
场地岩体上下底位置的最大相当位移发生在t=5.5s时,此时由一维场地地震动分析得到的岩体各层上的相对位移、剪切应力、加速度和速度的数值沿高程的分布情况见图3-5~图3-8.并且,取各个结点加速度时程中的最大值,列出其沿高程方向的分布见图3-9.
将计算所得结果与文献[2]中:将土层沿深度详细划分,用SHAKE程序对自由土层进行计算,得到土层上下底位置发生最大相对位移时(t=4.59 s)一维自由土层的加速度、速度、相对位移和剪应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数据;逐一进行比较,在相对应的深度范围内其分布情况基本吻合,各个分布数据的数值相差为相对位移偏小25%~30%,剪切应力偏小20%~33%,加速度偏小60%~70%,速度偏小75%左右.
鉴于文献[2]研究的是自由土体,而本文研究的是自由岩体,其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自身密度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中应用ABAQUS程序进行的一维岩体地震动分析所得到的数据是可靠的,可以作为进行进一步动力分析和抗震分析的参考数据,并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图3 -9 场地岩体一维地震动反应分析水平加速度峰值
本文基于动力无限元分析理论,采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进行对于弹性动本构岩体的一维地震动反应分析.应用ABAQUS中的无限元模型模拟半无限边界,使用软件中的瑞利阻尼理论模拟岩石对地震波的耗散,并采用多点输入地震加速度时程,实现了在强震情况下的一维岩体动力分析.进而同基于SHAKE程序进行的一维土体地震动反应分析结果作了对比,说明本文在ABAQUS软件中实现的一维岩体动力反应分析方法是可行并且具有合理性的.
[1]陈健云,胡志强,林皋.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4).
[2]谷拴成,朱彬,马德梅.地下结构抗震计算中拟静力法的地震荷载施加方法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25(2).
[3]邵国建,苏静波.民治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围岩稳定、变形、开挖次序及支护参数分析研究[R].南京: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