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观察

2011-01-29 08:40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6期
关键词:性休克存活率休克

孙 刚

(湘潭县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204)

创伤性休克常出现在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情况下,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准确,存在较大的死亡隐患。本文总结了创伤性休克的救治要点,为临床提供相关根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研究186例病例均为湘潭县人民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其中男106例,女80例,年龄14~72岁,平均50.8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02例,跌落伤40例,压挤伤36例,其他8例;受伤至入院时间30min~4h;休克程度:轻度41例;中度85例;重度60例。

1.2 救治方法

①入院时的处理:患者入院后,安排2名医务人员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位测量,一位记录,同时问询并记录损伤原因和患者基本情况,建立好第一手资料,以便诊断时利用。在监测的同时,安排另一队医务人员对危重症状的处理,包括清楚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进行气管插管,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并给予吸氧;血压偏高的患者查找原因并给予降压药;颅脑损害的患者要及时观察颅内压,并给予甘露醇脱水,防止病情恶化;四肢骨折的患者先进行伤口的清理,包括消毒、清洗,处理完毕后进行固定包扎,以防在搬运过程中加重创伤。②适时液体复苏。在明确休克后,快速有效的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并选择有效的复苏液体。我们的做法一改传统的快速复苏,而是在安排手术彻底止血前给予少量液体维持机体平衡,手术完毕后给予彻底复苏,即延迟复苏[1],所选的液体为3∶2 ∶1胶体液(0.9%氯化钠、6%右旋糖酐40、5%葡萄糖配合而成)。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在救治过程中,不可忽视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因为它可作为判断病情和救治有无起效的根据。在监测过程中,要根据其变化及时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比如若发现患者意识由清晰变模糊,面色苍白,皮肤变冷,血压下降则表明休克未有效的控制,有加重的趋势,此刻要技术给予纠正;若患者皮肤变暖,面色红润则表示病情好转;若患者尿量在25mL/h以下,说明有循环血量不足的可能,可加快输液速度,若通过调控输液速度仍无改善,则表示患者肾功能出现衰竭,而尿量在30mL/h以上者,说明休克已得到有效控制。④手术安排。出血是休克的主要原因,一般出血有内出和外出血[2],无论哪种出血,若能及时进行彻底止血,均有存活的机会,这也是在“黄金时间内予以正确止血”的处理原则所在。对于外出血找到出血点后采用止血带包扎近端动脉,同时可以给予止血药,内出血要通过探查工具进入体内检查,一旦查找出血源迅速给予止血。根据患者的出血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手术,一般血压在80/50mmHg的患者和身体状态良好的患者可尽早进行手术给予止血。

1.3 统计数据处理

本组数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通过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救治效果

186例患者存活126例,存活率为67.74%,死亡60例,病死率为32.26%。

2.2 不同入院时间救治效果比较

损伤至入院1h内的患者存活率最高,与其他时间短患者救治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入院时间救治效果比较(例)

2.3 不同程度休克救治效果比较

轻度休克纠正效果最佳,与其他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休克救治效果比较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代步工具不断出现,给人们带去便利,而对住房的需求使建筑业同样飞速发展。但在这些领域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意外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建筑业和交通业所导致是损失一般冲击力比较大,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也比较重,而创伤性休克常在此种损伤中出现,其救治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存活率。

3.1 基础处理是救治起效的关键

对于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入院后首先要对其进行基础的处理,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已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吸氧、清除呼吸分泌物、切开气管等保持呼吸通畅,以免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加重病情;给予降低血压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扎骨折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等,为接下来的救治争取有效时间。

3.2 正确进行复苏

以往的做法是给予大量的液体进行快速复苏,此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历史,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快速复苏存在诸多不利。比如在彻底止前进行快速复苏,大量的液体使凝血因子稀释,从而降低其凝血功能而导致止血无法彻底,使休克加重。而我们的做法是彻底止血前先给予小量液体维持机体基本功能,而在彻底止血后再给予大量液体进行有效复苏,如此做法能够降低因在彻底止血前大量补充液体所致的出血量增加现象,从而缩短止血时间,争取更多的有效时间;同时还能够避免因大量补充液体所致的体温急剧降低[3]。

3.3 复苏液体的选择

复苏液体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救治效果,对于如何选择复苏液体也一度成为临床争论的焦点。曾经等渗晶体在很长时间是选择的标准,能够降低病死率和降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但也有研究发现此种液体对肺间质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休克肺”的发生,标准被打破,提示临床更需谨慎。高渗盐能够扩充血浆容量,增加回心血量,且能够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从而规避了“脱水与输液”的矛盾[4],但若在未彻底止血前使用,会增加出血量。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的是3∶2 ∶1胶体液,由0.9%氯化钠、6%右旋糖酐40、5%葡萄糖配合而成,可通过胶体渗透压进入血管,既保证扩容又能减少肺、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抑制血小板黏附,改善血流运动,且其中的负电荷能够抑制中性白细胞黏附作用,改善休克后微循环。

3.4 救治效果与入院时间和休克程度的关系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入轻度休克和1h内入院的患者存活率最高,由此可见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提示患者一旦遭受创伤后,要及时送往医院,争取在“黄金一小时”内获得救治,以免休克加重,而医师必须在最佳的时间里果断的实施有效的救治,在双向的协同下,实现挽救患者生命的效果。

[1] 张连阳.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救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221-222.

[2] 姚飞.创伤性休克137例临床救治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5):410-411.

[3] Gutierrez G,Reines HD,WulfGutierrez ME.Clinical review:hemorrhagic shock[J].Crit Care,2004,8(5):373-381.

[4] 吴印爱,王志伟,刘献棠,等.快速输注3:2:1胶体液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7,35(3):411-412.

猜你喜欢
性休克存活率休克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