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云珠 汪素珍 陆杏仁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浙江余姚 315400)
倾斜式卧位在母婴病房中的应用观察
任云珠 汪素珍 陆杏仁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浙江余姚 315400)
目的探讨母婴病房中产妇与婴儿的合理卧位。方法按分娩顺序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200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采用倾斜式卧位,对照组采用平卧位。结果观察组产妇48 h后恶露明显减少,开奶时间提早,新生儿溢乳和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减少,避免了新生儿生理性体重减轻。结论 母婴病房产妇和新生儿取倾斜式卧位有利于母婴康复,促进母乳喂养的有效实施,无任何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倾斜式卧位 母婴病房 产妇 新生儿
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已在我国普及多年,为探讨母婴病房中产妇与婴儿的合理卧位,笔者选择我院母婴病房中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200例,分别取倾斜式卧位和传统的平卧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2009年1月母婴病房中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200例。随机按分娩时间顺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均取倾斜式卧位,对照组产妇和新生儿取传统的平卧位。两组新生儿胎龄37~42周,体重≥2 500 g,出生1 min Apgar评分≥7分。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指导、常规护理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倾斜式卧位的安置方法 产妇的倾斜式卧位安置方法:可参照头高足低位和半坐卧位,先将产妇病床的床头脚垫高5~10 cm,再摇起床头支架5°~10°,即成倾斜式卧位。新生儿的倾斜式卧位安置方法:可选用三夹板和木板制成倾斜坡度为10°~15°的倾斜式床架,将制作好的倾斜式床架放于普通新生儿平板床的床垫下,即成倾斜式新生儿床;也可将新生儿小被折叠成倾斜坡度为10°~15°的床垫,新生儿卧于其上即成倾斜式卧位[1]。
2.1 两组产妇产后恶露量的观察(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24 h、48 h恶露量的比较(例)
2.2 两组产妇产后开奶时间比较(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开奶时间的比较(h)
2.3 两组新生儿呕吐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溢乳和呕吐3例,占3%;对照组发生溢乳和呕吐16例,占16%。χ2=8.37,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2.4 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变化 两组新生儿每日常规沐浴后予以称重。观察组新生儿出院时的体重明显比出生时增加,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变化(g,±s)
表3 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变化(g,±s)
tP观察组100 3 150±261 3 294±250 3.98 <组别 例数 出生时体重 出院时体重0.01对照组100 3 137±273 3 156±256 0.507>0.05
产妇分娩以后宫腔内含有大量的血液、粘液及坏死的黏膜组织需经阴道排出体外,若不及时排出,会影响子宫的收缩,延缓子宫复旧,增加阴道出血量。取倾斜式卧位有助于恶露的及时排出,避免积存于宫腔内而影响子宫的收缩。观察组与对照组24 h的恶露量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48 h后观察组的恶露量明显减少,P<0.01。新生儿取倾斜式卧位后溢乳和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尤其是易发生溢乳和呕吐的新生儿效果较明显,这与其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因为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食道喷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且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较差[2],加之哺喂时,不同程度地吸入空气,平卧位极易引起溢乳和呕吐;另外,当胎儿通过产道时不同程度地咽入羊水、粘液和母血等物质,出生后由于羊水等物质的刺激,常常呕吐泡沫样粘液或咖啡色粘稠液体,取倾斜式卧位后,有利于这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进入肠道,从而减少刺激,避免溢乳和呕吐的发生,这样有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增加有效吸吮母乳的次数,从而使开奶时间明显提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着母乳喂养的有效实施,新生儿生理性体重减轻明显减少,观察组新生儿出院时体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所上升,与出生时体重相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
实践证明:母婴病房产妇与新生儿采取倾斜式卧位后,有利于产妇的恶露排出,子宫复旧,提早开奶时间,减少新生儿溢乳和呕吐,增加新生儿体重,无任何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汪素珍.倾斜式卧位对减少新生儿溢乳效果好[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424.
[2]袁承文.儿科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84.
Lateral position Maternal and child wards Pregnancy women Newborn infant
R472,R473.71
B
1002-6975(2011)11-1021-02
任云珠(1971-),女,浙江余姚,大专,主管护师,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
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