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11-01-26 05:34:40李萍彭莉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癌栓脉管氟尿嘧啶

李萍 彭莉

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李萍 彭莉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0月妇产科确诊为Ib2-IIa期,局部肿瘤直径>4cm的宫颈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其中研究组术前行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结束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研究组的近期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例化疗后宫颈局部肿瘤平均直径缩小为1.97cm,与化疗前的肿瘤平均直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71.4%,完全缓解率19%。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化疗副反应。研究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阳性率分别为9.52%和19%,低于对照组的38%、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近期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手术质量及减小号不良病理预后因素。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手术和放射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1]。传统的观点认为,宫颈癌手术指证应为IIa及IIa期以下,而对IIb及IIb期以上宫颈癌是否能接受手术治疗依然尚无定论[2-3]。在本研究当中,我们采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后再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旨在探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前的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07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Ib2~IIa期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部肿瘤直径>4cm,年龄43~67 岁,平均(46.2±7.8)岁。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证实为宫颈癌;②分期标准为Ib2~IIa期;③无严重合并症,术前血常规、心电图、肝肾以及心、肺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转移性宫颈癌;②非上皮来源性肿瘤;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各种全身性疾病;④术前接受过放疗和化疗;⑤年龄>75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顺铂剂量:70mg/m2,第1d,静脉滴注,维持8h;5-氟尿嘧啶:1000mg/m2,第1d,静脉滴注,维持96h。3周后进行下一疗程。化疗结束2周后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对照组仅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由两名妇科肿瘤医师进行盆腔检查判定疗效,并结合阴道超声或阴道镜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依据国际抗癌联盟的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判定为临床有效,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视为无效。同时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资料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化疗疗效

研究组21例患者中。其中17例患者完成2疗程化疗,4例患者完成3疗程化疗。肿瘤直径由化疗前(4.62±0.61)cm 缩小为化疗后(1.97±1.07)c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化疗完全缓解率19%(4/21),有效率71.4%(15/21)。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腹泻及白细胞下降,未出现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完成了化疗计划。

2.2 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

如表1所示,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研究组21例患者中,2例(9.52%)出现盆腔淋巴结阳性;而对照组中,8例(38%)盆腔淋巴结阳性,x2=4.725,P<0.05。

表1 两组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

2.3 脉管癌栓情况

见表2,研究组中有4例(19%)出现脉管癌栓阳性;对照组有10例阳性(47.6%)。x2=4.36,P<0.05,表明研究组脉管癌栓阳性率较对照组低。

表2 脉管癌栓阳性率比较

2.4 宫旁浸润情况

术后宫旁浸润情况见表3所示,研究组2例出现宫旁浸润病例;对照组5例(8.5%)有宫旁浸润,x2=0.000,P>0.05。

表3 宫旁浸润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顺铂是一类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也是目前宫颈癌化疗中的最有效药物,G1期肿瘤细胞对本药最敏感。顺铂对多种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单独使用反应率达23%~50%。且交叉耐药少见,多用于联合化疗。体外研究发现低剂量顺铂可增加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同时,顺铂与5-氟尿嘧啶具有协同作用。基于此两种药物抗肿瘤的机制不同,因此不会诱导交叉耐药[4-5]。

宫颈癌化疗一般以静脉给药常见,其次为动脉介入给药[6]。事实上,通过静脉滴注或动脉给药在宫颈癌化疗中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因此前者被本文所采用。本研究当中研究组21例Ib2-IIa期宫颈癌患者,经过顺铂和5-氟尿嘧啶化疗后,肿瘤平均直径由化疗前的4.62cm缩小为化疗后1.9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完全缓解率19%,与文献结果接近。研究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脉管癌栓阳性率分别为9.52%、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和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宫旁浸润率无差异,可能与两组阳性例数均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化疗对Ib2-IIa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明显,经化疗后肿瘤直径缩小,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阳性率有所降低。这说明能使局部病灶缩小,降低了病理分期,减小了高危病理因素如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脉管间隙受累等的发生几率率,最终增加了手术切除干净的可能性。当然,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本文为回顾性研究,样本数量不多,对病例的分组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此外,组间病例数有较大差异,这也会降低检验的效能。由于术后远期生存随访不完善,失访病例数不少,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

[1] 刘燕妮,童文聪,庞会芳,等.宫颈癌的流行情况调查与诊疗[J].当代医学,2011(12):15-16.

[2] 陈年芳.Ⅰb2~Ⅱb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124.

[3] 舒宽勇,熊树华,肖仲清,等.改良宫颈电环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初步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0):769-771.

[4] 吴明辉.紫杉醇联合顺铂动脉化疗在Ⅰb~Ⅱb期宫颈癌术前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09(05):484,493.

[5] 柳友清,邢辉,韩晓兵,等.顺铂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04):248-251.

[6] 谭道彩.化疗对宫颈癌的意义[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2(04):200-202.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33

424400 湖南省桂阳县人民医院(李萍 彭莉)

猜你喜欢
癌栓脉管氟尿嘧啶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右蝶窦脉管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与右支癌栓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研究
脉管复康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米诺地尔外用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