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以亚欧大陆桥为东西通道,东部可通过中国其他省区与东亚国家相通,西部可穿越中亚等国与西欧大陆交流,南部与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北部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相连。新疆是我国邻国最多、边界线最长的省区,也是我国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俄罗斯及欧洲的重要陆路通道,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缘优势。国务院3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新疆将实施面向中亚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建设成中国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进口能源的国际大通道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新亚欧大陆桥。
在西部大开发及新疆“内引外联、东联西出”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新疆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近年来增长迅速,外贸过货量也有大幅度的增长,日趋完善的国际运输通道是实现边境贸易的重要支撑条件。但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新疆共有一类口岸17个,其中陆路口岸15个、航空口岸2个,二类口岸12个;已与1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形成了陆地、航空交叉,公路、铁路、管道运输并举,沿边、内陆互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口岸对外开放格局,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和国际通商桥头堡。
在西部大开发及新疆“内引外联、东联西出”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新疆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近年来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760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33倍,2010年达到171.28亿美元,2008年甚至超过了200亿美元;其中,边境贸易占据新疆对外贸易半壁江山,居全国9个陆路边境省区之首。2008年,新疆边贸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76.42亿美元,同比增长87.4%,占新疆进出口总值的近80%,占全国边贸进出口总值的57%。
同时,“十一五”期间新疆口岸外贸过货量也有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口岸货运量达2626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66.4%。其中,阿拉山口口岸是我国惟一集铁路、公路、输油管道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从1991年到2010年口岸外贸过货量从16.2万吨跃升为2524.13万吨,稳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二位。
表1 边境贸易在新疆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表2 2008年新疆边境口岸外贸过货量及人员过境量
日趋完善的国际运输通道是实现边境贸易的重要支撑条件。新疆口岸外贸过货量增长十分迅速,但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运输能力不足,新疆联系周边国家的运输通道不同程度的“瓶颈”制约,如铁路方面,兰新线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段单线铁路已越来越不适应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公路方面,与霍尔果斯、红其拉甫口岸连接的干线公路国道主干线GZ45、国道G218、G314基本通而不畅,多个口岸主要通过省道或县乡道路连接,交通通行条件较差、技术等级低、通行能力不足;输油管道线路单一。其次,运输通道的运输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绝大多数口岸为公路口岸,难以满足大宗工业产品出口和能源进口的要求;经阿拉山口口岸的通道集中了骨干铁路、公路和管道,通道辐射带动能力弱、机动性差、抗风险能力不足。再次,连接口岸的国际运输通道与境内境外通道衔接不畅,如精伊霍铁路建成后与哈方铁路网的连接线难以配套建设,直接影响到该条新国际通道作用的发挥。既有国际运输通道上,跨境运输管理制度不统一、管理手段落后、运营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影响了边境贸易。
随着新疆边境口岸未来的客货运量的大幅度提升,加快构建能力充分、内联外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国际运输通道,对于构筑我国向西开发开放的新格局,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新疆边境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存程度增加,实现贸易货物运输便利化和运输方式多元化,必须保证国际运输通道的安全、畅通和高效。随着新疆边境口岸未来的客货运量的大幅度提升,加快构建能力充分、内联外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国际运输通道,对于促进新疆边境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新疆已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以新疆为平台,构建连通中亚、南亚、东亚和欧洲地区交通运输网络,整合区域交通资源,建立综合高效的国际运输通道体系,缩短与周边国家的空间距离,对于远离大洋的新疆地区改善运输条件、发挥地缘优势、构筑开发开放新格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周边的中亚、俄罗斯、蒙古等国消费市场巨大,同时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周边国家的资源性产品、市场的需求巨大,双方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双边贸易蕴藏着巨大的依存性和潜力。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开拓边境贸易市场、加快进出口商品运输速度、实现贸易便利化、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创造条件。
目前,我国进口的重要能源矿产资源运输过于依赖海运通道,特别是马六甲海峡,资源进口风险指数高。中亚国家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积区。无论从地缘政治利益还是地缘经济利益来看,积极参与该地区的能源开发,构筑新疆连接中亚地区的资源运输通道,提高能源运输能力,将成为我国海上国际通道的重要补充,可以大大促进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行,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新疆对外运输需求全面升级的实际状况和服务于边疆贸易的现实需要,应全面提高交通运输通道能力,加强国际公路通道和口岸公路建设,拓展口岸交通功能,加密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周边各国的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国际运输通道体系。
强化连接口岸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建成沟通周边国家的新丝绸之路。其中中哈通道连接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吉木乃口岸、巴克图口岸,是我国贸易陆上资源进出口的主要通道和联系中亚、欧洲的纽带;中巴通道连接红其拉甫口岸,通往印度洋出海口,将促进我国新疆地区与南亚、西亚等地区的经济联系;中吉通道连接伊尔克什坦口岸,有助于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巩固国防安全;中吉乌通道连接吐尔尕特口岸,是新亚欧大陆桥的南通路,我国西南地区经南疆地区通往中西亚的捷径;中蒙通道通过塔克什肯口岸,是中蒙边境贸易、资源进出口的重要通道。
畅通国内运输通道,密切与我国内地的经济联系,这是新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依托。兰新运输通道,经河西走廊向中国内地供应煤炭、油气等新疆的优势资源,是进出疆最重要的通道,是中国内地与中亚、欧洲商贸往来的重要桥梁。北部运输通道,是新疆经内蒙古出海的便捷运输大通道,为新疆资源外运开辟了新的通路,能够缓解兰新通道的压力,大大缩短西北与东北、华北的交通运输距离,对推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东南运输通道,是新疆联系青海、西藏的重要通道,能够扩大国际运输通道的辐射范围。新藏运输通道,是新疆联系西藏的战略通道,可以加强新疆与印度的联系,并推动沿线国土资源开发,提高国防交通能力。
适应边境贸易快速高效的运输要求,以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等快速、大运量、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为主,航空、管道运输等方式为辅,全面提升国际运输通道的运输能力,并通过规模化运输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加快构筑“五横七纵”高速、高等级公路网,提升公路网等级和运输能力,全面提高区域可达性;加快形成“四横四纵、四大对外通道”的铁路主骨架,扩大路网覆盖面,加快建设中吉乌、中巴铁路,有效使用新建成的精伊霍、临哈铁路,拓展区际通道,加快干线铁路电气化进程,发挥铁路大运量、低成本的技术经济优势,提升运输能力。
改变目前新疆国际运输通道以公路为主的模式,采用多元化、综合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满足边境贸易需要,优化运输结构,形成铁路、公路、管道并举,陆地和航空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提高运输机动性、灵活性和可靠性。在航空运输方面,通过提高的机场密度和增加航线航班,连接更多的国内外城市,构筑便捷的空中通道。铁路运输方面,加快连接口岸的铁路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力争使新疆的铁路口岸数量增加至6个。管道建设方面,加快我国连接中亚、俄罗斯的多条油气管道建设,深化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加快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构建并完善能源走廊。
在“十二五”期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吐尔尕特口岸(中吉乌铁路口岸)、红其拉甫口岸(中巴铁路口岸)将开通铁路,多个口岸将采取扩大开放时间、向第三国开放等方式提高开放水平。应以边境口岸为依托,在完善国际运输通道的同时对口岸枢纽进行统一布局规划和建设,实现各交通方式之间、国际与国内运输之间的顺畅衔接。
新疆应抓住“十二五”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新疆的地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面向中亚的对外开发战略,采取务实、高效的措施,把新疆国际运输大通道早日建成欧亚大陆的黄金通道。
新疆国际运输通道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应以中央政府为投资主体,加大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采取资源能源的开发权参股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考虑通过多种形式援助周边经济基础较薄弱国家的道路建设,建立国际合作专项资金,为国际通道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周边国家共同争取联合国开发署、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或机构对国际运输通道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
通过政府推动,全面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通合作,制定多方合作协议,设立双边/多边协调机构,建立协调和合作机制,全面加强在铁路、公路、民航建设发展方面的合作。加强与周边各经济体在交通规划方面的协调,加快落实《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并切实落实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在通关便利、口岸合作、检验检疫、标准化、物流信息共享等领域,通过磋商、谈判,制订共同行动计划。尽快签订同周边国家的多边道路运输协定,完善国际道路运输法律法规体系,就开通国际间运输线路、简化通关手续、制定车辆技术标准、发放行车许可证等进行深入磋商,推进运输便利化进程。
通过加强管理,实现口岸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做到管理的科学、规范、有序。强化运输组织,对口岸运输给予能力上的倾斜,为口岸提供有力的运力支持。加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建立连接口岸联检运部门之间及口岸联检联运部门与各货代企业、贸易企业之间的公共信息平台,使企业的报关、保险及办理银行、运输、信息查询等项业务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口岸通关工作效率,实现口岸的“大通关”。认真贯彻国家扶持口岸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塑造口岸运输新形象,改善“软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以适应发展口岸经济的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口岸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口岸物流涉及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口岸通关、增值服务等物流过程,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环节。积极培育现代口岸物流服务市场,拓展口岸物流业务,提供优质高效和丰富多样的口岸物流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口岸物流效率、效益。促进口岸物流资源整合,推进行业联盟和企业联合经营,逐步使物流业务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大力培育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以第三方物流服务为核心的口岸物流综合服务系统。引入先进的信息流技术,建立口岸物流信息网络,加快口岸物流信息化进程。▲
[1]王克林,何伦志.新疆边境贸易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5):17-20.
[2]肖昭升,吴文化.我国向西开放国际运输通道的战略构想 [J]综合运输,2007(10):21-25.
[3]阿不都斯里木·阿不力克.新疆边境贸易现状及评价分析 [J]对外经贸实务,2010(2):39-40.
[4]李豫新,王志飞.环新疆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战略思考[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7):28-32.
[5]秦放鸣,毕燕茹.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交通运输合作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