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赟
(陇西县职业技术学校 甘肃 定西 748100)
实验题是历届高考物理题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题型.电学实验以其灵活多样,更为常见,多以实验原理、方法、电路设计等不同的形式出现,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多种实验技能.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很高.但由于方法灵活,形式多样,使不少学生对这类题目感到束手无策,无法下手.
其实,电学实验题的解答也是有一定原则、方法和技巧.解答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审清题意,看清题目的要求,即要看清题目要求测定什么物理量,验证探索什么规律,只有实验的目的明确了,才能保证解题思路正确、方法得当.这里以2010年的部分高考题为例,谈谈常见电学实验题的解法.
【例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第23题)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Im.所用器材有:
图1
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1,内阻r1=10.0 Ω,量程标称为5.0 mA;标准电流表A2,内阻r2=45 Ω,量程为1.0 mA;标准电阻R1,阻值10 Ω;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约为3 000 Ω;电源E,电动势为3.0 V, 内阻不计;保护电阻R2;开关S;导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答题卡(图2)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图2
(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应滑动至______端.
(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A1满偏;若此时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A1的量程Im=________.
(4)若测量时,A1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A1的示数I1=______,A2的示数I2=______;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Im=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3
(5)写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要测定量程标定不准确电流表的实际量程,也就是电表的校准,实际上考查了实物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连接方法,并联电路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
(1)连接实物电路图时,注意按电流的方向依次连接,涉及电表时,电流由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2)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使用时,初始状态应调到最大阻值,起到保护电路中其他电器的作用.
(3)两电流表所在支路的并联电压相等,故电流与支路电阻成反比.
(4)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电流表刻度是均匀的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1)连线如图4所示.
图4
(2)在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中,接通开关前需要将滑动触头滑动到阻值最大b端.
(4)待测表未满偏有I1r1=I2(r2+R1),将A2的示数0.66 mA和其他已知条件代入,有
但图3中A1的示数I′=3.0 mA,量程为5.0 mA,根据电流表的刻度是均匀的,有
即准确量程为6.05 mA.
【例2】(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21题)(1)甲同学要把一个量程为200 μA的直流电流计G○,改装成测量范围是0~4 V的直流电压表.
1)甲同学按图5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G○的内电阻rg,其中电阻R0约为1 kΩ.为使r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应选用______,电阻器R1应选用______,电阻器R2应选用______(选填器材前的符号).
A.电源(电动势1.5 V) B.电源(电动势6 V)
C.电阻箱(0~999.9 Ω) D.滑动变阻器(0~500 Ω)
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 kΩ) F.电位器(0~51 kΩ)
图5
2)该同学在开关断开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R2的阻值调至最大.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记录R1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符号)
A.闭合S1B.闭合S2
C.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D.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E.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F.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3)如果所得的R1的阻值为300.0 Ω,则图5中被测电流计G○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______Ω,该测量值______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
4)给电流计G○______联(选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______kΩ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G○改装为量程4 V的电压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半偏法测电阻的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由于该实验要求在S1闭合前后电路中的干路电流几乎不变,这就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远大于电流计的电阻.变阻器应选阻值较大的,而在实验中要是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电源电压应选较大的才行.至于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可由串联电阻的分压关系求得.
解析:
1)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时,首先选择滑动变阻器(必须大于电路所需的最小电阻),根据电路的电压为电动势,电路的最大电流为表头的满偏电流,则最小电阻为
或
考虑到保护电阻1 kΩ,则可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表头满偏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接近29 kΩ或6.5 kΩ,电路图5中R2是滑动变阻器,不能选D和E,只能选F.表头满偏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大,实验的误差越小.所以电源选择电动势为6 V的B,而且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也满足调节所需.而R1是用来测量表头内阻的电阻箱,只能选择C.
2)实验步骤:第一步闭合S2,选择B;第二步调节R2阻值使电流计满偏,选择C;第三步闭合S1,选择A;第四步调节R1阻值使电流计半偏,选择E;第五步读出R1阻值为待测表头的内阻.
3)待测表头的内阻与R1的示数相等是300.0 Ω,闭合S1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当表头半偏时,干路上的电流就大于表头的满偏电流,流过电阻箱的电流就大于表头的满偏电流,所以电阻箱的阻值略小于表头的内阻.
4)给表头串联一个电阻可以改装为电压表,改装后的电压表的内阻为
则串联电阻的大小为20 kΩ-0.3 kΩ=19.7 kΩ.
(2)乙同学要将另一个电流计G○改装成直流电压表,但他仅借到一块标准电压表V0○,一个电池组E,一个滑动变阻器R′和几个待用的阻值准确的定值电阻.
1)该同学从上述具体条件出发,先将待改装的表G○直接与一个定值电阻R相连接,组成一个电压表;然后用标准电压表V0○校准.请你画完图6方框中的校准电路图.
图6
由此可以判定,表G○的内阻rg是______kΩ,满偏电流Ig是______mA.若要将表G○改装为量程是15 V的电压表,应配备一个______kΩ的电阻.
分析:本题1)是考查对电表的改装,意在考查对改装后校对电路的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电压应从零开始增加到最大值,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2)应用并联电路的两端有相同的电压来求电流计的内电阻和满偏电流,进而求得改装为15 V电压表示所需的电阻值.
图7
解析:1)本实验是对改装电压表进行校准的,将改装电压表和标准电压表并联后要求电压从零至满偏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电路连接如图7所示.
U=I(rg+R)
代入测得的数据,得到关于rg和Ig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0.4Ig(rg+17×103)=4
0.4Ig(rg+7×103)=2
解得
rg=3.0 kΩIg=0.5 mA
量程为15 V的改装电压表的内阻
所以改装时串联的电阻是
30 kΩ-3.0 kΩ=27 kΩ
【例3】(高考全国新课标试卷第23题)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连成图8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L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8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L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图8
表1 RL测量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8所示的电路,在图9所示的实物图中连线.
图9
(2)为了检验RL与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0和11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____,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
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实验仪器的读数、电学实物图的连接等实际操作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从图线上获取数据的能力.
解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如图12所示.
图12
(2)根据数据描出点,拟合成直线图13.
图13
(3)因为电流表的最小刻度为5 mA,故读数时只能精确到1 mA,所以电流表的读数为115 mA,而电压表的最小刻度为0.1 V,故读数时能估读到0.01 V,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5.00 V.则
对照图找出相应的温度64.0 ℃.
图14 图15
(1)由图线a可知电池a的电动势Ea=______V,内阻ra=______Ω.
(2)若用同一个电阻R先后与电池a及电池b连接,则两电池的输出功率Pa______P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效率ηa______η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得
Eaka=0.5 Ω.
(2)从图像约知:截距bb≈0.2 V-1,斜率kb≈0.13 ΩV-1,电动势Eb≈5 V,内阻rb≈0.7 Ω.Ea 答案:(1)2.0 V;0.5 Ω.(2)小于;大于. 从以上例析可看出,电学实验涉及内容较多,题目取材广泛、情景新颖、形式复杂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数跟教材中的基本电学实验有关.测量电路(如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控制电路(滑动变阻器的分流接法、分压接法)、实验仪器的读数和选择,实验方法、步骤的确定.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问题,都是从实验原理派生出来的.因此只要熟练掌握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在学习中勤观察,多思考、多关注新的实验题材,在解答时熟练的应用电学的基本原理(如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等),明确实验原理和目的,巧妙地运用数学知识,问题就能得以顺利解决.另外,设计电路一般应遵循安全性、精确性、方便性,兼顾使用仪器少,耗电少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