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娇蕾 马冠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水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占成人体重的60%~70%,它是人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的介质;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载体;是调节体温、保护器官的重要物质。水是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饮水、食物水和内生水来获得水分,又通过尿液、皮肤蒸发或汗液、呼气和粪便排出水分。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均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产生影响,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动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有关居民饮水量的资料非常有限,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于2010年7~8月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组织开展了此次调查,以了解我国居民每天饮水量,为制定我国居民适宜饮水量提供基础数据。
以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个城市的18~60岁成年人为调查对象,分为两个人群分别对其饮水量和水分来源情况进行调查。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四城市1483名居民。采用一周饮水记录法,了解调查对象每天的饮水情况,由调查对象利用定量用具估计每次饮水量,并记录每次饮水种类。关于一般情况及饮水知识等问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相应的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从四城市中选取63名居民。饮水量调查由调查对象利用定量用具,记录连续3天的每天每次饮水量和饮水种类;食物水来源调查采用双份饭法进行食物样品收集,用国标方法(GB/T 5009.3-2003)测定食物中的水分。
2.1.1 饮水量
如图1所示,四城市18~60岁调查对象平均每天饮水量为1 676ml。调查期间白水的饮用率为97.8%,平均每天饮用量为966ml,占饮水量的57.7%;茶水的饮用率为62.8%,平均每天饮用量为437ml,占饮水量的26.1%;饮料的饮用率81.1%,平均每天饮用量271ml,占饮水量的16.2%。
2.1.2 饮水行为
四城市18~60岁的调查对象平均每天饮水次数少于6次者占74.9%;平均每次饮水量少于200ml者仅占15.4%,200ml~400ml者占53.5%,超过400ml的达到31.1%。
调查对象在下午时饮水量最高,平均为430ml;上午和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382ml、318ml;清晨和夜间的平均饮水量也超过了200ml。调查对象在工作日的平均每天饮水量、白水和茶水饮用率量分别为1685ml、977ml和442ml,都高于休息日的饮用量(分别为1648ml、938ml和420ml);而饮料饮用量为265ml,低于休息日(289ml)。
2.1.3 饮水知识认知情况
2.1.3.1 近1/3的调查对象不知道每天应至少饮水1 200ml
如图2所示,四城市中,28.4%的调查对象不知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每人每天的饮水量为至少为1200ml;而每天饮水量未达到1 200ml的比例为32.4%,尚有4.0%的调查对象有正确的认知,但却没有实际行动。
2.1.3.2 对饮水不足的危害认识不充分
如图3所示,四城市中,14.4%的调查对象不知道饮水不足对身体健康有危害。而知道饮水不足危害健康的调查对象中,认为饮水不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82.8%)、便秘(81.3%)和肾结石(61.3%)的比例较高,知道饮水不足可能导致高血压(19.2%)、头痛(16.9%)、中风(10.2%)、冠心病(9.0%)等疾病或症状的比例较低。
2.1.3.3 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口渴时才饮水
如图4所示,四城市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在“口渴时才饮水”的比例为48.3%,而在口渴时才饮水的比例为64.1%,说明仍有15.8%的调查对象知道口渴才喝水不对,但并不更正自己的行为。
2.1.3.4 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白水最健康
四城市的调查对象中,81.1%的认为白水是最健康的饮品,18.9%的人认为。在不认为白水最健康的人中,认为茶水最健康的比例较高(74.6%),有少部分人认为牛奶(7.5%)和饮料(17.9%)。
2.2.1 调查对象每天的水分58%源于饮水,41%源于食物
如图5所示,四城市18~60岁的调查对象中,平均每天水分摄入总量为3 259ml。其中,饮水量为1 815ml,占每天水摄入总量的55.7%;平均每天饮酒量为114ml,占3.5%;平均每天来源于食物的水分含量为1 331ml,占40.8%。
2.2.2 食物水分主要来源于主食和菜
如图6所示,四城市调查对象中,平均每天从主食、菜、汤和零食中摄入的水分别为553ml、496ml、207ml和75ml,分别占食物水量的41.8%、37.9%、13.8%和6.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中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度身体活动的成年人,每天最少饮水量为1 200ml。同时还建议,饮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200ml左右(1杯)。
但本次调查发现,无论饮水量还是饮水行为,都有一部分调查对象不符合建议。因此,要大力提倡科学足量饮水,以保证身体健康。
知识决定行为,而行为本身具有滞后性。本次调查发现,四城市调查对象饮水知识不充分。故要长时间在全社会中加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和科学饮水知识的宣传力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居民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本次调查仅在夏季中的四个城市进行,而我国幅员辽阔,且不同季节对饮水量的影响也很大。此四城市人群的调查结果不足以代表我国居民的整体状况。因此,建议在不同季节深入开展居民饮水的调查研究,为制定我国居民适宜饮水量积累更广泛的数据。
另外,国外除了有健康成年人的适宜饮水量外,还特别针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营养物质需要量增大的孕妇和乳母以及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出专门的饮水量建议。因此,建议在我国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成年人的饮水调查外,同时应对特殊人群的饮水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和提出相应的饮水摄入量建议。
(志谢:感谢所有调查对象对本次调查的配合;感谢中国达能饮料研发部对本研究给予的大力支持)
参与单位及作者名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胡小琪,张倩,潘慧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卢立新,张东
北京市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建梅,刘彩霞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邹淑蓉,宋峻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倪慧娟
上海市金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伟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晓辉,王瑶,潘茜,刘艳
广州市荔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万方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聂少萍
江门市鹤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振华,朱文光
马冠生简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1993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1996~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1998年作为联合国公共卫生观察员在伊拉克从事“石油换食品”项目的评估工作;2002年开始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2003-2004年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挂职副秘书长;2009~2010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工作。现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