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在京举行

2011-01-25 02:26韩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1年1期
关键词:营养食品交流

当前,食品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重大公共问题,不断引发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

为了提高政府机关、专业机构、各类媒体、生产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和消费者对“风险交流”的重视,推动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客观和可持续的“风险交流”策略,为今后实施较为长期和系统的科普工作奠定基础,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中国办事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环球》杂志社于2010年12月15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首届“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论坛”。

来自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食安办、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相关领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学术机构的专家,以及媒体和食品企业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主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国当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比较薄弱,对公众食品安全科普力度低,很多科学信息没有能够在相关机构、团体和个人之间及时的沟通,造成认识和行动上的不一致,不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陈君石院士指出,在食品安全方面,风险不同于危害。食品危害是食品中存在的致癌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食品风险则客观存在,只能通过有效管理将食品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控制各种危害产生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其强度。应对食品风险,应进行风险评估,引入风险交流机制,使食品安全信息在政府、学术界、食品行业、媒体和消费者之间得到及时、准确、透明的沟通、以消除公众对饮食安全的信任缺失。

专家指出,消费者中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是由于缺乏食品安全常识以及不熟悉食品生产重要环节引起的,而这种不必要的恐慌却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混乱,同时也使生产者和经营者承受了巨大压力。

针对食品安全事件,美国国际食品信息中心总裁施密特在论坛上介绍了美国应对食品风险交流的一些状况。他所在的国际食品信息中心使命是向健康专业人员、媒体人士、教育人员、政府官员和大众有效传播关于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的科学信息。该组织专门制定了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资源指南,为媒体提供300多位专家的联系方式,以便于及时、准确向公众传播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

与会专家建议,有关部门需设立专业风险交流机构,加强政府、专家、企业、媒体各方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借鉴国际经验,加大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投入。

猜你喜欢
营养食品交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