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3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1-01-25 11:17帅维忠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3期
关键词:椎动脉供血痉挛

帅维忠

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医院骨外科,辽宁阜新 12300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后,椎体间松动,半脱位,椎体缘、钩椎关节增生,产生骨赘或椎间盘破裂脱出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动脉壁水肿,血管狭窄痉挛,脑缺血缺氧而引起各种症状,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且易于复发[1]。本研究现结合笔者所在科室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10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观察,其中男66例,女40例,年龄22~58岁,平均(40.5±7.8)岁。所有患者就诊时均主诉出现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将10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选择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为标准。全部病例均经X线片或CT检查、脑血流图检查明确诊断,症状及体征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应用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日一次;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睡前服用,每日一次,10 d为一个疗程;对于恶心、呕吐严重者给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注。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颈椎牵引及推拿等治疗。其中中药方剂[2]:天麻 12 g,钩藤(后下)15 g,五味子 15 g,石决明 15 g,夜交藤 36 g,柏子仁 15 g,枣仁 15 g,远志 12 g,半夏10 g,胆南星 12 g,川芎 10 g,当归 12 g,白芍 15 g,葛根 20 g,丹参15 g,恶心、呕吐重者干姜10 g,竹茹10 g,有湿热者加霍香12 g,佩兰10 g,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

1.4 疗效评价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3]。治愈:症状消失,能正常参加工作和劳动;好转: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能较为正常参加工作和劳动;无效: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在治疗后6个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复查,治疗组患者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有4例(7.55%)复发。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736,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出现2例头晕、头痛症状 ,停药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在循行途径中反复出入椎间孔,并存在较多迂曲,因此受其周围结构异常、颈部活动及颈背部软组织应力、血管内本身病变以及交感神经刺激等,从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及颈项部板滞为主的症候群[4]。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属于“眩晕”范畴,其以虚为本,风痰为标,瘀贯穿病之始终,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本组中药方剂中,天麻平肝熄风治头痛头晕;钩藤清热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治疗头痛、头胀;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活络以治神衰失眠;半夏、南星有祛风散结化痰止痉、止痛;五味子、柏子仁、枣仁、远志具有养心安神,以益肝肾;当归、白芍具有益气养血功能配合川芎使补而不滞;葛根发表、解肌止痛,专治项背强痛,且能引药上行;丹参活血化瘀、通利血脉、又能养心安神,因而在治疗上补虚与熄风,温阳与化痰同时并用使正气得复,症状得除[5]。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葛根有舒缓血管平滑肌,抗血管痉挛,增加椎动脉供血作用。当归、川芎抑制血小板凝聚,丹参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增加脑的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有氧代谢。白芍解痉、镇痛、解热、抗惊厥。方中大部分药物均有扩张血管,缓解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消除和缓解临床症状。另一方面,颈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增大,颈背部痉挛的肌肉放松,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和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对椎动脉的刺激,使症状逐渐减轻和消失。推拿治疗有助于矫正椎间关节的不稳定,缓解肌肉痉挛,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改善脑循环,从而使症状得以缓解[6]。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2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既可迅速缓解患者因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痛的症状,又可以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1] 黄代富,倪祖文,曾玉先,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150例[J].陕西中医,2007,28(4):425-426.

[2] 李磊,黄性贵,司道山.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7例[J].光明中医,2007,22(1):46-47.

[3] 莫积铭,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8例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2008,7(4):101.

[4] 古力扎·库尔班,阿孜古力·胡达拜地.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8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8):1198-1199.

[5] 刘世静,付跟锋,王宝奇.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6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4):139-140.

[6] 赵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0例[J].山西中医,2008,24(5):22-23.

猜你喜欢
椎动脉供血痉挛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辣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