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泉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美国学者赫伯特·A·西蒙是最早提出将设计活动作为复杂思维来关注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理论为我们探索设计行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唐纳德·A·诺曼是目前学界公认的对设计心理学研究最系统全面的美国认知科学与心理学家,他将人与物相互作用的方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提出将认知原理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这些研究成果为在设计心理学基础上科学改进设计活动打下了理论基础。[1]国内对于设计心理学的系统研究可以追溯到2001年,最初是以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作为研究的主体,而后又有多位学者从各自的知识积累与学科背景出发,对设计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探讨。由于设计心理学所涉及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研究的内容又分散在各学科领域中,目前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清晰有序的脉络体系。对设计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进行梳理,有助于学科构成更加有序合理、研究方向更清晰明了,使其朝着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本文拟就设计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内容构成、目的指向、研究原则予以探讨。
对于设计心理学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通过对设计艺术与心理学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与梳理,目前可发现设计心理学几个比较明显的学科特征。第一,设计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包括生物医学、现代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艺术学等。第二,对于设计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人员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了多样性的诠释。第三,学科的研究脉络与结构尚不明确,是一门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研究设计活动中设计者与相关对象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全新学科,是隶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崭新的学科分支。[2]由于设计心理学还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很难把某一位研究设计心理学的人员称为设计心理学家,只能称之为艺术心理学家。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所有与设计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研究的对象包括设计活动的组织者——设计师,设计受众——用户,以及设计师与设计受众交互的纽带——设计物。设计师、用户、设计物构成了设计心理学的主体对象,正是这三者构成了其研究骨架:用户对设计物的心理体验,设计师对设计行为、设计对象、设计创造、设计人格等多方面的心理素养研究,以及人对设计物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基本心理反应,组成了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架构。倘若分别研究设计师的设计心理活动或用户的心理活动,而不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其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便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下面我们从用户心理、设计师心理、设计物的心理传导3方面来分析设计心理学的构成。
用户心理是设计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设计物使用者的生理属性、认知能力、心理发展、文化差异、情感需求等心理现象,对设计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设计活动正逐步由重视设计结果的外延发展向重视设计物使用者心理的内涵发展转变。重视用户的个体差异,为其量身定制是每一个用户的理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目前设计的“大众化”正逐步向“小众化”发展,各式DIY产品的涌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用户对自身人格与个性的认知和关注。当然,目前的设计还不能做到为每一个人量身定制,但受到相同背景、环境熏陶的人之间是具有相同的心理共性的,会产生相似的心理现象与行为属性。[3]例如,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可以发现,儿童、少年、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层的用户各自具有相似的生理特征与认知能力,这些特征正是设计活动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设计人员只有充分尊重与了解用户,才能创造出深入人心的设计作品。设计人员不可能完全知道用户的想法,用户有时候也不一定清楚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但是,通过对用户设计心理的挖掘与研究,可以总结出目标人群的心理特征,并用来发掘、引导用户的需求。实践表明,作品的设计形式与内涵只有符合用户的需求,才算获得成功。
设计师与用户一样具有主观意识、思维与情感诉求,设计师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设计师的创意过程受其知识背景、心理素养、人格特质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命题进行设计创意,最终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对设计师心理的研究,就是要从心理学角度对设计师在思维创意、问题解决、人格特质、心理素养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以便给予积极的引导与帮助。具体来说,设计心理学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设计师的创意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潜能,引导设计师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养,学会获取及运用有效的心理学数据,为设计活动服务。
设计物是设计师与用户交互、作用的媒介,是用户与设计师沟通的桥梁:如用户充分理解设计物的形态、功能、符号等设计要素,则设计成功;如用户无法解读设计物,则说明设计失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存在这样一个过程:设计师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对设计物进行编码,而用户则从用户的视角对设计物进行解码。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受各自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性别、年龄、职业等条件的影响,容易产生认知差异,这样的差异表明心理传导不畅。
设计心理学所要研究的设计物的心理传导并不是对某一具体的设计而言(因为具体的设计会因不同的用户而产生不同的理解),而是从设计物的点、线、面、体、色、质等设计物的基本要素出发,将其置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归纳出用户相对一致的认知模型。当然,设计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基本要素的堆砌,而是要关注用户对设计物的综合心理体验,设计物的形态、色彩、肌理是设计物心理传导的最直观、最基本的环节,用户对于他们的体验先于使用结果。设计物的心理传导研究对做好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4]
对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它对于设计活动的实际应用价值。它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认识人,其研究的目的是:描述现有的设计活动,以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通过已有的数据资料预测设计活动的动向;对已有的设计行为、设计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等。这些描述、预测、理解等研究成果有助于洞察人的行为与心理过程,使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
描述是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帮助研究人员更加全面准确地描述心理现象。例如,调查收集有关老年人对银行自助设施的误操作,或产生认知困难的信息,这对于今后改良银行自助设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预测是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测验、观察等科学方法,预言人们的行为或心理过程。例如,通过对男性汽车用户的调研,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什么样的汽车款型最受男性用户青睐。
理解是通过一定的阐述,力求解释行为与心理过程的联系。当然,这样的理解往往属于暂时性的解释,它会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理解行为与心理过程的联系对于设计艺术至关重要。人的心理过程隐秘而复杂,设计师如果能够充分理解受众的需求,使设计契合用户的认知模式,一定会得到用户赞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便能真正落到实处。
影响是指通过一种有益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当我们找到能够有益地影响人们行为的方法时,设计心理学才算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就设计心理学而言,设计行为本身的影响显而易见,新产品的不断问世冲击并影响着整个世界,我们的行为方式随之改变——改变是必然的,问题在于这样的改变是不是大家所期望的,而人们期望的改变又是什么?
设计心理学并不是可以直接用于操作的设计方法,但它可以给我们以引导,使设计师感悟设计前行的方向,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深层次地解读设计艺术、设计对象、设计行为。
我们能体验到挑战高难度游戏成功后所带来的高涨情绪,也会由于不断的经历失败而情绪低落,其直接原因是我们的神经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5]我们可以看见、听见、闻见,但我们的视力远没有展翅翱翔的雄鹰锐利,我们的听觉与嗅觉在犬类面前也大为逊色。人类的生物性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但认清生物性的本质并不局限于此。我们天生的智慧可以由丰富的外部刺激而得到增长,肌肉可以通过练习而更加强健。我们会走但不会飞,可以设计制造飞行器来实现飞翔梦想。只有认识到人类的生物性本质,设计才能切实契合我们,弥补我们的不足,使设计的意义得以体现。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好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各人的遗传都是独特的,即使是一卵双生的双胞胎,他们对事物的体验也是不尽相同的。在设计心理的研究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在人格、智力、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促成了个体的唯一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却又都拥有思考、感受、记忆的能力,有了这种共性才有可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策略,可以用一门心理科学来理解人的心理。对设计心理而言,抓住共性,认识到个体的唯一性是对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良好解读。
理解一个人不仅要从他的内心去识读,更要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去解析。人们对于设计的偏好、是非观、认知等许多方面都来自于文化环境的学习经验。如果不能理解社会文化环境,如民族、性别等对人的影响,那么便不可能充分地理解一个人。事实是,我们不断被自身文化中其他成员的体验感悟所塑造。1956年日本的设计大师柳宗理设计的“蝴蝶凳”(见图1)由两块高频弯曲成型的胶合板制作而成,对木纹的强调反映出其对自然的热爱,是融合设计与技术的典范。2块木板、4颗螺丝、1根金属棒、特殊的弯板技术,加上宛如蝴蝶般的美丽曲线,造就了柔和雅致的美。尽管这样的形式在日本产品设计中并无先例,但如果你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从对日本历史的知识经验出发,就能由蝴蝶凳的造型联想到日本的建筑与书法,进而品味出其中的诗意和禅意。
图1 蝴蝶凳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开始,每个人都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这样的发展历程,这是我们的生物性使然,从生到死,人始终处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生物性特征的变化不可阻挡,而另一方面的变化源于我们不断积累的生活体验。人所具有的发展性清晰地告诉我们,没有一件产品能永远满足你的用户,因为他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由此生成的产品设计其发展有时不一定都呈线性上升状态,或可能划出一道美丽的抛物线甚至归零。例如,老年人手机的数字按键较大,注意到了老年人视力退化的生理变化;而老年人的手机设计尽量简化功能,基本通讯改由一键完成,也是为契合老年人求简的心理取向。
我们的行为大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并非漫无目的。我们去喝水,是因为感到口渴;开名车戴名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实际使用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希望能通过其符码属性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设计师更愿意看到用户对自己设计的产品流露出拥有的自豪与喜悦。
我们的祖先深知群体对于生存的重要性,一起居住、一起围猎、一起抵抗入侵,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其中的成员方能受益。从丛林集体捕猎到工厂的流水线作业,社会群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人。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的社会性已经超越简单的互惠关系,许多人希望与他人保持联系、畅谈心声,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友谊与爱情。注重家庭、注重群体是中国人的传统,在设计心理研究中需要关注社会性特质对于设计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专业理论学科,对设计艺术所具有的指向性价值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可,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建立起大家普遍认可且较为系统的学科体系,这需要广大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完善的设计心理学学科体系有助于科学规范地引导设计实践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为设计艺术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1] [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田平,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126-129.
[2] 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1-2.
[3] 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4.
[4]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80-81.
[5] [美]本杰明·B·莱西.心理学导论[M].吴庆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