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虹 王 青
(1.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 青岛 266021;2.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3.青岛市立医院,山东 青岛 266011)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和胃溃疡相比,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更多,约为胃溃疡的3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 尤其是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 常由于出血量大而危及生命。目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仍是以药物治疗为首选的方法, 其中抑酸治疗为主要的措施。2008年1 月至2010年11月, 我科应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30 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30 例均有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 经电子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①注射用兰索拉唑组30例, 男26 例, 女4 例; 年龄18~ 65 岁。②奥美拉唑组32 例, 男27 例,女5 例; 年龄21~68 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临床表现
均表现为呕血和(或) 黑便,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心悸、出汗、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肠鸣音亢进。兰索拉唑组:以呕血为首发症状6例,以黑便为首发症状10例,呕血和黑便同时出现14例;估计出血量<400ml者14例,400~1000ml者12例,>1000ml者4例。奥美拉唑组:以呕血为首发症状12例,以黑便为首发症状18例,呕血和黑便同时出现2例;估计出血量<400ml者12例,400~1000ml者18例,>1000ml者2例。
1.3治疗方法
注射用兰索拉唑组: 用注射用兰索拉唑 30mg,q12h。奥美拉唑组: 给予奥美拉唑(洛赛克) 40mg,q12h。所有患者在活动性出血期间, 同时给予禁食、一般止血剂应用(血凝酶、凝血酶) , 并根据病情给予输血等其他支持治疗。如治疗无效, 改用其他方案或转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血压、脉搏、呕血和黑便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给予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1.4疗效判断
下列情况提示出血停止: 无呕血和(或) 黑便, 胃镜下无活动性出血, 血压、脉搏稳定。显效: 24h 内出血停止, 生命体征稳定; 有效: 24~ 72h 出血停止; 无效: 72h 后仍有继续出血征象。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SAS9. 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P值小于或等于0. 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效果
24h内出血停止:注射用兰索拉唑组76.67% ,奥美拉唑组84.38%; 48~ 72h出血停止: 注射用兰索拉唑组13.33% ,奥美拉唑组12.5%; 72h出血未停止: 注射用兰索拉唑组10% , 奥美拉唑组3.13%。总有效率: 注射用兰索拉唑组90% , 奥美拉唑组96.8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详见表1, 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时间兰索拉唑组为(30.19 ±4.17) h,奥美拉唑组为( 27.05 ±5.45) h;止血率分别为试验组90% ,对照组96.87%。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χ2=0.018P=0.9
表2 两组病人用药后止血时间的比较
P=0.562
2.2不良反应
注射用兰索拉唑组过程中出现皮疹1例(3.33%),奥美拉唑组出现头痛1 例(3.13%),均不影响继续用药,停药一周后不良反应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χ2=0.236P>0.05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它是由于胃酸侵蚀溃疡基底血管, 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有时出血量大甚至危机生命.消性溃疡出血时, 溃疡粘膜中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显著增强, 从而使血凝块易于溶解。血浆凝血功能所引导的止血作用及血小板聚集需在pH>6 时才能有效发挥, 而且新形成的凝血块在pH<5 的胃液中会迅速被消化[1]。延长胃内pH> 6 的持续时间可显著降低溃疡粘膜中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稳定血凝块, 这是抑酸药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效的主要机制[2]。所以, 有效快速的抑制胃酸分泌进而提高胃内pH 值是消化性溃疡的止血与愈合的关键。
目前, 临床上常用的抑酸剂有质子泵抑制剂和H2 受体拮抗剂。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妥拉唑等所有这些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经临床广泛应用,均认为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服用方便。兰索拉唑是一苯并咪唑衍生物,是继奥美拉唑之后又一新的较强的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腐蚀性食管炎、胃食管返流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3],兰索拉唑由血液吸收入壁细胞后,分泌到酸分泌细管,在酸性条件下变为活化体,兰索拉唑与H+-K+-ATP酶SH基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可抑制94%H+-K+-ATP酶的活性,迅速提高胃内pH 值,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4]。
本组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30例, 显效率76.67% ,有效率13.33%,总有效率90% ,其疗效与奥美拉唑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 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3% ,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叶任高, 陆再英. 内科学[M].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80-488.
[2] Vreeburg E M , L EV Im , Rauw S E A , et al. Enhanced mu-co sal fibrino lytic activity in gastroduodenal ulcer haemo rrhage an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acid supp ression [J]. A 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1, 15 (5) : 639-646.
[3] 李孝生,沈鼎明,何璐,等. 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对照研究[J]. 重庆医学,1999 ,28 (3) :178.
[4] 调查协作组. 中国消化性溃疡治疗现状调查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 2007 , 27 (2) : 1142-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