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为光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提 要 “所谓”有两种用法:“所谓1”转述某一概念,然后进行客观解释,即构建一个“引入-解释”结构;“所谓2”表达说话人贬低、否定或讽刺的主观态度。“所谓1”主观化为“所谓2”,转折语境和引入来源的可靠性降低是发生主观化的机制,二者在情态、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谓1”在语篇中有引入话题的功能,通过再次提及语篇内的话题,能够起到拓展语篇的效果。此外,“所谓1”还能增强前后小句的关联性。
《现在汉语词典》(第5版)对“所谓”的解释是:形容词,①所说的,②(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认为“所谓”有两个义项:①通常所说的,多用于提出需要解释的词语,接着加以解释,②用于引述别人的词语,含有不承认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各种词典对“所谓”的释义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有两种意义和用法:所说的,用于正面的或客观引述的词语;某人或某些人所说的,用以表示不承认或揭露讽刺。周巧云(2009)将“所谓”的客观用法称为“所谓1”,将“所谓”的主观用法称为“所谓2”,并认为主观用法的“所谓2”是从客观用法的“所谓1”主观化来的。我们认为该论文的研究还可以继续深入。本文尝试讨论“所谓1”主观化为“所谓2”的过程、二者之间的差异、“所谓1”的语篇功能及“所谓2”句的信息特点,希望以此对“所谓”的功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所谓1”的功能是转述他人所提及的某一事物,然后对该事物进行客观的解释说明,它既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在句尾,这主要是由所引入成分的位置决定的。例如①:
(1)所谓支持技术,指能够为交通宏观决策提供支持服务的各项关键技术主,借助计算机技术提供决策支持。
(2)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像电台一样向外发射较强的无线电波,并能为地球的射电望远镜接收到,这就是所谓的射电源。
被解释对象X可以是词语,如例(1)、(2),也可以是小句。例如:
(3)所谓资产证券化,一般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并据以融资的过程。
我们通过观察例句发现“所谓1”的引入来源主要是政府、社会公众、词典书籍和科学人员,这些来源都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可靠程度比较高。正是由于“所谓1”引入来源具有可靠性,我们才有必要对所引入成分进行解释,如果来源不可靠,那么就直接对其进行否定,而没有必要对其进行解释。这符合会话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质准则要求说话人不说自知虚假或缺少依据的信息。如果“所谓1”的引入来源是不可靠的,那么说话人还要进行解释说明,就违反了质准则。只有引入来源是可靠的,说话人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听话人,才能够使交际顺利进行。所以,“所谓1”的解释功能与其来源的可靠性是有密切关系的。
“所谓1”除了表达信息来源方式外,是否还有其他功能呢?我们认为,它在语篇中有重要的作用。“所谓1”可以引入一个话题,并对该话题进行说明或继续讨论,所以它的语篇功能可以概括为引出一个语篇结构,即构建一个“引入-解释”结构。
依据所引入成分是否在语篇内,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所引入成分来自语篇外(即第一次引入),那么对于构建语篇没有扩展功能;如果所引入的成分来自语篇内(即不是第一次提及),无论是转述他人的话语,还是言者自己的话语,“所谓1”都能通过引入将其衔接起来而使语篇得到扩展。例如:
(4)所谓“心理康复”就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心理和社会角度对患者的损伤、残疾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5)没有轿子可以免去轿子,那后尾儿就叫文明结婚了。所谓文明结婚呢,就是,就是穿上这个纱衣服啊。
(6)战国时期,养士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所谓养士,就是国君和贵族们平时召集一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士”在身旁,供养他们生活。
例(4)中首次提及“心理康复”,说话人只是对这个词语进行解释。例(5)中“文明结婚”在前一句子中处于句尾位置,是新信息,由于该句对它提供的信息量不够,所以后面的小句将它作为话题继续对它进行解释说明。例(6)中“养士”在前面小句中已经是话题,说话人考虑到听话人得到的信息量可能不足,就延续这个话题,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由于所引入成分“文明结婚”和“养士”在上文已经出现,“所谓1”将它们引入进来进一步解释、说明,这样就使语篇得到延续,扩展了语篇。
话题延续可以分为连续延续和间隔延续,Giv ó n(1983)建立了一条延续同一话题可能性大小的链条:
零形回指>代词回指>同形名词>指示词+名词>描写性定语+名词
在这个链条中“同形名词”居于中间位置,“所谓1”后名词是同形名词,它的延续性是居中的,但是前面出现“所谓1”后,发现延续性大大增加,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例如:
(7)构成受贿罪,必须具备以下两个主要特征:第一,行为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所谓行为人指故意、过失作出或者有义务而不为某种行为者;第二,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行贿人谋利益,而有非法索取、接受其财物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可以是在其职权范围内允许或应做的行为,也可以是不实施其职权范围内应当实施的行为。
例(7)中法律文献规定了构成受贿罪的两个条件,按理这个语段完全可以先说完两个条件,然后再分别进行解释,可是因为“所谓1”的使用,就使话题延续增强,中间不能被其他偶现话题打断。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让听话人能够获得充足的信息,让交际顺利进行。说话人在第一次提及某一概念时,考虑到这个概念对于听话人来说可能比较复杂、难以理解,所以说话人为了能够让交际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它再次进行补充说明,直到听话人能够理解这一概念,而不能再添加新话题,否则听话人对当前话题还不能完全理解,又加入其他话题,这样交际就会失败。
“所谓2”的功能不再是对某一事物进行客观解释说明,而是表达说话人对所转述事物的主观评价,否定或贬低该事物。例如:
(8)福缘门那边乱哄哄的,你看那些所谓的艺术家,头发留得长长的,整天喝酒搞女人,没有饭钱就到别的画家那儿吃大户。
例(8)中说话人不是介绍“艺术家”是怎样的一类人群,而是表明说话人不承认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与自己的期待相反,表达了说话人对他们的否定。
在介绍“所谓1”的功能时我们提到“所谓1”的引入来源都是可靠的,而“所谓2”引入来源的可靠性与原来的期待相反。这个可靠性期待可以是说话人的,也可以是社会公众的一般常识。例如:
(9)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个所谓的公司“培训部”,原来是这老板利用朋友关系,请几名老掉牙的演员给“签约演员”上几节课,就算培训了。
(10)在约旦、摩洛哥、巴基斯坦和土耳其4个伊斯兰国家中,多数民众认为美国所谓的反恐战争实际上是为了统治世界和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
例(9)中说话人认为“培训部”应该是有固定培训地点和培训人员的单位,但实际情况与说话人对“培训部”的可靠性期待相反。例(10)中多数民众对反恐战争的可靠性期待应该是真正为他们消除恐怖袭击,过上安稳的日子,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的反恐战争不真实,只是为了统治世界和控制石油,这与公众对反恐战争的可靠性期待相反。
陆俭明(2010)提出了语义和谐律,认为语义和谐在句法层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整体的构式义与其组成成分义之间在语义上要和谐;其二是构式内部词语与词语之间在语义上要和谐;其三是构式内部词语的使用与构式外部所使用的词语在语义上要和谐。依据这一认识,“所谓2”表达的是实际情况的可靠性与原来的可靠性期待相反,那么相对于中性期待而言就是有标记的,因此在形式上会出现具有转折义的词语“不过、其实,仅仅、实际上,事实上、竟、谁料”等。例如:
(11)某些所谓的国家一级文物,事实上并没有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
(12)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所谓的公投实际就是陈水扁打着民主旗号愚弄台湾民众之举。
Traugott(1989)提到语义变化的道路有三个趋势,趋势之一是:基于外部描写的情景意义>基于内部描写的情景意义;趋势之二是:基于外部和内部描写的意义>基于篇章和元语言学的情景意;趋势之三是:意义倾向于表现说话人对命题的主观信仰和态度。从“所谓1”到“所谓2”就经历了从客观说明到表主观认识情态的过程。我们认为转折语境和可靠性程度降低是导致“所谓1”主观化为“所谓2”的主要动因。
在语法化过程中,语境对词语演变的方向和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所谓1”向“所谓2”发生语法化过程中,语境也是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这一语境是转折语境,也就是实际情况与说话人的期待、常规认识出现偏差或不一致。这种语境与“所谓1”的功能是分不开的,“所谓1”的功能是解释某一事物,该事物对于听话人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说话人为了让听话人能够了解被解释对象,会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向听话人解释,那么说话人会使用“其实、不过、仅仅”等词语来降低被解释对象的陌生性。此时“所谓1”就处于转折语境中,而这恰好为向“所谓2”发展提供了临界环境(critical context)。临界环境指具有结构及语义上的歧义,诱发包括目标义在内的数种解释,也就是源义和目标义都是可能解释。(彭睿,2008)例如:
(13)所谓劝课农桑,不过就是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通过宣传、示范和展览等方式,传递给广大农民,以使农业生产有所增长。
(14)所谓“一盅两件”,其实是指上茶楼喝茶,一边品茗一边享用点心。“一盅”是盅,或称“盖碗”,意即用盖碗泡茶;“两件”是指点心,如虾饺、烧卖等。
例(13)中说话人为了解释“劝课农桑”,用“不过”来降低它的陌生性,指的是平时常见的事物,而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这样说话人的解释与人们对“劝课农桑”的想象就不一样了。例(14)听话人可能对“一盅两件”具体是什么不知道,在心里有一个较高的期望值,而说话人为了让听话人明白,就用详细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样就降低了被解释对象的地位和期望值。对于这两例中的“所谓”,我们既可以看作是“所谓1”,即对引入成分进行解释,只是解释的内容与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出现偏离情况;也可以看做是“所谓2”,即对引入成分进行否定,但否定的强度不是很高,只是部分否定。此时“所谓”所处的句法框架就变成了“所谓X,不过是……”,这是“所谓1”和“所谓2”都可以出现的句法框架。
以上两例中,引入来源的可靠性是很高的,说话人才对被引入对象进行解释。但是有些情况,虽然实际情况并没有与人们对它的期望值相反,但是却低于人们对它的期望,即属于负期待(齐沪扬等,2006)。例如:
(15)刚安顿下来后心情很好,竟有了去动物园看看动物的闲情逸致,所谓的动物园,有是有,但园里的品种却极为稀少,差不多成了圈养鸡鸭鹅的地方。
(16)等到全体团员凑齐了,我才知道,所谓的“十佳名模”里,真正属于“名模”的只有1个,余下9个都是我这样的冒牌货。例(15)中说话人对这个公园的期待是动物的种类很多,但实际情况是动物的种类很少,并且没有珍稀动物。虽然是动物园,但是却低于说话人对动物园应有情况的期待。例(16)中实际情况低于说话人期待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在十佳名模里只有一个是真正的名模。
这里所提及的期望值既可以是针对说话人而言,如例(15)、(16)中说话人对“动物园”和“十佳名模”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实际情况却低于他们的期望值;也可以是针对一般社会常识而言。例如:
(17)第二天下午,车队开始驶入山地。所谓道路不过是平时车辆压出来的土路,大雨过后,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泥泞小道。
人们对道路的期望值是平坦结实,可以通行各种车辆,但这里道路的实际情况是平时车辆压出来的土路,大雨过后,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泥泞小道,这与人们对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随着偏离程度越来越大,以至于完全不符合人们的认识,就很容易演变为否定义的“所谓2”。例如:
(18)所谓的牵手护台活动,其实是将本土人和外省人区隔开来,转移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管治失败的注意,打击对手,捞取选票。
(19)不料,画家村也让我大失所望。所谓画家村竟是一个看上去十分脏乱的村落,垃圾任意撒在路上,虽是秋天,也有苍蝇成群飞舞。
例(18)中所引入成分“牵手护台活动”的实际情况与人们对它的期望完全相反,后续小句中的转折义副词“其实”从形式上表达了这种关系。例(19)中画家村的实际情况与人们对它的期望相反,所以才表现出失望的情绪。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1”向“所谓2”的渐变过程:
图 1:“所谓 1”向“所谓 2”的渐变
张伯江(1997)指出,传信范畴关心的是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其最典型的语义表现反映出人们对一句话现实依据的关心,也就是说,他们十分看重一个陈述所依靠的证据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自己亲眼看见的,还是听别人说的,一般传闻的,或是推断出来的,或是转述别人的说法。“所谓1”的引入来源可靠性非常高,符合人们对该成分的认识,但是“所谓1”的引入来源还可以是个人或没有明确的说话人,这样引入来源就发生了变化,从权威部门、书籍到一般人物再到没有明确的说话人。引入来源的可靠性与信息的可靠性成正比,引入来源越可靠、明确,信息就越可信,相反所得信息越不可信。例如:
(20)所谓“产业垃圾零排放”,是指将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弃物不断进行循环使用,将所有的废弃物都加工成各种有用产品,最后达到彻底消除垃圾的目的。
(21)据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关负责人士介绍,所谓的“纯文学”其实主要是由中国作家原创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
(22)我也是没办法,本来像我这样胸怀大志的人,是不屑于给这种皮包公司所谓的“总裁”当秘书的。
例(20)来自科普文章,所以“产业垃圾零排放”前省略的主语是相关专业机构,其引入来源的可靠性非常高;例(21)中“纯文学”前的主语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某个人,那么他的权威性就降低了;例(22)中“所谓”前找不到一个确定的说话人,那么它的可靠性就更差了,所以出现了违反可靠性期待的情况。这一变化更加有利于“所谓1”向“所谓2”发生主观化。
由于“所谓1”的语体色彩是文言形式,文言格式在现代汉语的语篇中通常不与其他词语组合,这也是导致“所谓”之前一般不出现主语的原因。
由于“所谓2”引入的实际情况与原先的可靠性期待或预期中相应的正面解释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形成讽刺效果,反差越大,讽刺效果越明显。“所谓2”的主观性变得更加明显:
(23)你看那些所谓的艺术家,头发留得长长的,整天喝酒搞女人,没有饭钱就到别的画家那儿吃大户,连吃饭都成问题的人还谈什么艺术?
(24)董事长王永庆大声疾呼:两岸不只要“三通”,更要“全通”,而搞所谓的“公投”,是“吃饱太闲”!
例(23)中说话人看见的那些艺术家形象与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经验反差很大,表达了说话人对他们的讽刺。例(24)中王永庆否定了台湾当局“公投”的合法性,同时从“吃饱太闲”这句话中可以表现出他对公投行为及台湾领导人的讽刺语气。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下,虽然“所谓”发生了虚化,但是虚化的程度还不够彻底,只要言者感到有必要强调来源,就可以在“所谓”前加上主语,“所谓”的实义性就可以得到加强。例如:
(25)沃兹对此表示,研究人员所谓新发现是在试管中得出的,纯属纸上谈兵。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证明这种药物的效果不明显。
(25')沃兹对此表示,所谓新发现是在试管中得出的,纯属纸上谈兵。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证明这种药物的效果不明显。
例(25)中“所谓”前有主语,它的言说功能就比较实在;例(25’)中“所谓”前没有主语,它的言说义就很弱,主要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它可以去掉,而不影响句子的真值变化。
最后我们可以把“所谓”的演变顺序及功能合并在一起,如图2:
图2 :“所谓”演变的完整过程
谷峰(2007)提到“言说义→转述义→听说义→不置可否义→不确信义”是一条普遍的虚化路径。我们认为“所谓”的虚化也部分符合这条路径,“谓”的初始义就是“说”,当说话人表达的信息是通过间接手段获得时就衍生出转述义和听说义,当转述或听说的情况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就衍生出否定义。
双引号的作用很多,其中一个是表示否定和讽刺,而“所谓2”也恰好是这个功能,我们发现在例句中有时二者共同使用,有时双引号省略。例如:
(26)所谓“面包烤炉”,并不是真正烤面包的,而是红灶鸟所营建的一种椭球形巢。
(27)所谓的交权,其实是美国当局导演的一出戏,交的是权力形式,而不是真正的权力。
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恰好反应了“所谓”的演变过程,在“所谓1”向“所谓2”演变初始阶段,“所谓2”的否定义还不是很稳定,所以就需要添加双引号来加强否定义。随着“所谓2“否定义的增强和稳定,双引号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双引号逐渐隐退。
注 释
①本文语例均来自北大语料库、网络,不一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