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阔步
2007年
十一五
2007年,是“十一五”建设关键之年。总体来看,各学校在做信息化规划的时候,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和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方面。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加快建立教育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增加教育电子政务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电子政务的开发能力和应用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员培训和工作交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电子政务专业和管理队伍。
同时,加快主干网、省网和城域网建设。主要是抓紧规划、逐步建设和完善满足本地教育信息化需求的省级教育网和城域教育网;按要求接入CERNET;保障经费投入,稳定运行管理队伍,共同建立长效建设与管理机制。
此外,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加强高校的条件保障与政策措施,并且落实组织机构,加强校园网管理,保持校园网的技术先进性和持续发展。
在接受《中国教育网络》采访时,时任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表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日渐趋完善,如何让信息化技术更有效地支持教育、支持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他认为“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关注投入和建设向关注应用效益转变;从关注技术本身向关注如何运用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转变;从关注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局部的影响向关注信息化技术对教育整体的改造转变。
而上海市相关部门则表示,以上海教育城域网为基础,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数据体系,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加快资源、协作、管理等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从学校向全社会辐射,最终建立起数据体系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体现世界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服务全市教育需求,并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学校方面,本刊特约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十一五”教育信息化规划。不约而同地,这些高校都把信息化环境与人才培养、大学发展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这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已经与大学的战略密不可分。
在“十一五”规划中,信息化组织的构建成为焦点。而各高校的规划中也将其放到突出位置,提到培养专业人才,引进杰出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相对固定的网络与信息建设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为大学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
经过 “十一五”的努力,高校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无到有构建了基础设施,开发了业务系统,整合了应用资源,提供了综合服务。而且,信息化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原有服务,促使服务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服务越做越精、越做越细。学校在信息化上投入越来越多,师生对信息化的需求增长得更快。